-
全球关注石油运输和海洋环境
[内容预览]
| 2007/11/16 20:53:05“石油能源是各国经济重要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但是,石油的开发和利用,特别是石油的海上运输对海洋环境造成的污染危害也将更为明显、更为巨大。”这是中国海事局常务副局长刘功臣在日前举行的“全球关注石油运输和海洋环境保护论坛”主题发言中发出的呼吁。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石油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具有持续性强、扩散范围广、处置难、危害大等特性,船舶一旦发生重特大污染事故,可能会给海[阅读全文]
-
智利环境部长呼吁各国减少非科学目的的南极活动
[内容预览]
| 2007/11/15 17:09:44智利《信使报》14日援引智利环境部长乌里亚特的话说,各国应减少出于经济利益而在南极进行的活动。乌里亚特说,南极是“一块进行科学研究的土地”。她呼吁,在21世纪,国际社会不应该以非科研的眼光看待南极大陆。她同时强调,1959年签署的《南极条约》仍然有效。据报道,乌里亚特是在前往西班牙参加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会议前发表上述言论的。英国10月份表示将对南极地区部分海床提出主权要求,这引起智利、[阅读全文]
-
科学家解开尘埃来源谜团 人类和地球都来自于黑洞
[内容预览]
| 2007/11/15 13:53:31本报讯 人类究竟起源于哪里?天文学家认为,整个地球都是由环绕早期太阳的尘埃造的,太阳系中的固态物质概莫如此。但是尘埃本身又从哪里来呢?这一直是个未解之谜。最近,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他们已解开了这个尘埃来源的谜团,答案就是黑洞。此项发现将发表在新一期的《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上。 现代太空尘埃由100亿年前形成的恒星喷发而来,但这些恒星在45亿年前太阳系形成时都还太年轻,因此不可能产生[阅读全文]
-
欧洲通过立法建议:航空业将纳入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机制
[内容预览]
| 2007/11/15 13:51:19新华社法国斯特拉斯堡11月13日电 欧洲议会13日通过欧盟委员会提出的将欧盟航空业纳入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机制的立法建议,但将纳入机制的日期提前一年,以应对气候变暖的挑战。 欧洲议会当天发表声明指出,飞机是排放温室气体最多的交通工具,每个飞机乘客平均每公里就产生191克温室气体,而火车和汽车的乘客每公里只分别产生47克和31克温室气体。另外,飞机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速度最快,从1990年至今,全球[阅读全文]
-
俄油轮泄漏致黑海生态灾难 3万只海鸟死亡
[内容预览]
| 2007/11/14 10:17:46俄罗斯油轮泄漏引发黑海生态灾难据新华社电 连接黑海与亚速海的刻赤海峡11日遭遇猛烈风暴后出现严重生态危机,在风暴中沉没的一艘油轮泄漏了2000吨燃料油,俄罗斯新闻社12日援引俄罗斯紧急情况部官员的话说,目前刻赤海峡12公里长的海岸已被污染,3万只海鸟已死亡。俄罗斯总理维克托·祖布科夫12日亲临刻赤海峡处理这一问题,俄总统弗拉吉米尔·普京也将前去,但恶劣的天气恐将阻碍清理工作。黑海起风暴 油轮断两截[阅读全文]
-
掩埋处理方式不环保 英国成“欧洲垃圾箱”
[内容预览]
| 2007/11/14 10:16:17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据英国《每日电讯报》11月12日报道,根据英国地方政府联合会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欧洲各国中,英国是使用掩埋法处理一般垃圾最多的国家,其数量相当于掩埋垃圾处理率最低的18个欧盟成员国的总和。调查表明,2004年至2005年,英国共掩埋垃圾2260万吨,居欧洲首位;同期意大利掩埋垃圾数量为1760万吨,西班牙1420万吨,法国和波兰分别为1200万吨和860万吨。报告指出[阅读全文]
-
日本大力倡导“生态驾驶”
[内容预览]
| 2007/11/14 9:45:50日本政府将11月定为“生态驾驶月”。随着原油价格的上涨,日本汽油也不断涨价,而近日关于日本温室气体减排目标难以实现的议论,使汽车运输的减排问题重新引起重视。于是,“生态驾驶”的概念产生了。“生态驾驶”号召人们改善日常驾驶技巧,以减少汽车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 刚刚结束的“2007年东京车展”除了强调最鲜明的节能和环保主题,还专门辟出“生态驾驶”展厅,向观众普及生态驾驶技术。这里有几台驾驶模拟机,[阅读全文]
-
IPCC主席警告:亚洲面临全球变暖威胁
[内容预览]
| 2007/11/13 14:49:04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主席拉津德·帕乔里(Rajendra Pachauri)警告说,亚洲尤其容易受到全球变暖的威胁,如果不采取任何行动,亚洲将面临更多灾难。 据法新社报道,帕乔里在东京出席一个环境会议时说,遏制温室气体排放不仅仅需要应用新技术,还要求个人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作为发展最快、人口比例最多的大洲,很明显亚洲(在全球变暖问题中)的脆弱性将是非常重要(的议题)。[阅读全文]
-
美国推进农业土壤碳汇法案
[内容预览]
| 2007/11/13 14:43:04人民网2007年11月13日讯 最近,美国的一些议员正在酝酿一项新的法案,帮助美国农民通过土壤碳汇赚钱。这一法案预计将会创造一个每年240亿美元的土壤碳汇市场。正在努力推进法案的包括康涅狄格州的无党派议员约瑟夫·利伯曼(Joseph Lieberman)和弗吉尼亚共和党议员约翰·华纳(John Warner)。[阅读全文]
-
第20届世界能源大会在罗马开幕
[内容预览]
| 2007/11/13 14:39:24据《经济参考报》2007年11月13日报道:在国际市场油价持续飙升、逼近每桶100美元之际,第20届世界能源大会11日在罗马开幕,与会各方将探讨能源与政治、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等问题。 为期5天的世界能源大会将围绕“在相互依存世界中的未来能源”这一主题,就区域能源市场的作用、能源价格的制订、能源供应安全、能源技术开发和转让中的障碍及刺激机制、能源利用效率与环境保护、能源运输、能源供求关系等问题[阅读全文]
-
生命的奇迹:众海豚围成屏障鲨鱼口中救下游人
[内容预览]
| 2007/11/13 10:03:34据美国媒体10日报道,美国男子托德·恩德里斯冲浪时遭到一条大白鲨袭击,就在托德即将命丧鲨口时,几只海豚阻退鲨鱼保护托德,令托德抓住机会爬上冲浪板逃向岸边。大难不死的托德表示,如果不是这些海豚恩人,他恐怕早已葬身鲨腹了。 大白鲨悄然发动突袭 据报道,现年24岁的托德·恩德里斯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蒙特里市水族馆维护公司的老板。 今年8月28日上午,托德和几名朋友到当地海边进行他们最喜欢的运动——冲[阅读全文]
-
联合国环境署:四大环境问题威胁人类健康
[内容预览]
| 2007/11/13 9:49:11本世纪,全球温度还会升高1.8℃―4℃;发展中国家,每年有300万人死于水相关疾病;全世界每年有200万人因空气污染过早死亡……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出自10月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一份最新报告,其中对全球目前诸如大气、土地、水资源、生物多样性等状况作出了评估。在中国,这些问题同样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为此,《生命时报》连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专家、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世秋,对报[阅读全文]
-
千吨重油泄漏酿环境灾难
[内容预览]
| 2007/11/13 9:38:08“卡夫卡兹港”的死鱼被冲上海滩。 12日,俄罗斯商业港口“卡夫卡兹港”的海滩受到污染,一只活着的鸟身上沾满油污。“卡夫卡兹港”位于刻赤海峡。 重油泄漏给环境造成重大灾难,一只死去的鸟身上也覆盖着厚厚的油污。时报讯 据《中国日报》报道,俄罗斯紧急情况部官员11月11日向媒体宣布,当天凌晨,一艘载有4000多吨重油的俄罗斯油轮遭遇暴风雨后发生断裂,导致至少1300吨重油流入黑海和亚速海之间的刻[阅读全文]
-
全球实时海洋观测网建成
[内容预览]
| 2007/11/12 10:55:55全球海洋实时观测网(Argo)信息中心日前宣布,截至10月31日,在全球海洋上正常工作的Argo剖面浮标已经达到3006个,至此,由国际Argo计划提出的由3000个浮标组成的Argo,历时7年全面建成。 建立Argo的设想最早由美、日等国的科学家在1998年提出,并得到了世界海洋观测大会(OceanObs99)的响应。从美国和澳大利亚于2000年6月在东太平洋和东印度洋海域施放第一批([阅读全文]
-
北京环保努力赢得高度赞赏 荣获两项法国环保奖
[内容预览]
| 2007/11/11 16:52:02新华社巴黎11月9日电(记者卢苏燕)由法国环保专家迪鲁索等人创立的“氧气系列奖”2007年度评奖结果9日晚揭晓。中国首都北京以十多年来的环保努力和准备举办“绿色奥运”的具体行动,获得了该系列奖中的“大气污染治理特别奖”和“推广清洁汽车”三等奖。 “氧气系列奖”是迪鲁索和一些呼吸科专家于2005年联合创立的,此后每年在巴黎大区昂吉安市举行一届“呼吸大会”,并同时颁发“氧气系列奖”。 迪鲁索在接受[阅读全文]
-
关注全球变暖 联合国秘书长踏上南极大陆
[内容预览]
| 2007/11/11 9:07:07CCTV.com消息(午夜新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9号抵达南极进行访问。访问期间,潘基文敦促世界各国领导人应采取紧急行动,应对全球变暖。 当天在抵达南极后,潘基文视察了智利、韩国、乌拉圭位于南极的科考站,并考察了位于南极乔治王岛上的科林斯冰川。潘基文在此间表示,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一项挑战,他希望通过自己此次对南极的访问,[阅读全文]
-
开罗治理空气污染任重道远
[内容预览]
| 2007/11/10 9:24:06新华网开罗11月8日专电(记者余忠稳 郭春菊)和其他许多国际大都市一样,拥有约1800万人口的埃及首都开罗也饱受空气污染之苦,尤其是每年秋季,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片灰暗之中。 英最新研究称:城市空气污染危害大过核辐射 过去,记者站在办公楼顶向开罗西南郊区眺望,吉萨高地上的金[阅读全文]
-
日本:建设节能环保型城
[内容预览]
| 2007/11/10 9:22:48不久前,记者参加了日本外国记者中心组织的采访活动,到日本本州中部的富山市采访,还借赴大阪采访第7届中日经济研讨会之机,参加了当地政府组织的企业采访活动,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不论是富山这样的中小城市,还是大阪这样的大城市,所到之处都在大做环保文章。 富山: 推进资源再利用 &nbs[阅读全文]
-
湿地国际董事大会通过《绍兴宣言》
[内容预览]
| 2007/11/9 21:40:18新华社杭州11月9日电(记者姜锐、张乐)湿地国际第六届董事大会暨2007绍兴湿地论坛日前在浙江省绍兴市举办,大会最终通过了旨在促进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绍兴宣言》。 《绍兴宣言》是来自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董事会成员的80位代表参加了主题为“健康湿地,健康人类”的讨论后达成的共识:“随着人类对湿地系统的认识不断加深,人们已经意识到卓越的湿地管理对湿地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有益[阅读全文]
-
俄罗斯履行京都议定书进展情况
[内容预览]
| 2007/11/9 13:50:37徐兴泽 龚惠平 2006年3月15日俄罗斯联邦政府会议审议了俄罗斯执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的进展情况,并得出相关结论,现简介如下: 1.俄罗斯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及预测 近年来,俄罗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GDP单位能耗却在逐步下降,1998—2005年GDP单位能耗年均下降5%,其中[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