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印尼要求补偿说开去
[内容预览]
| 2007/12/3 8:43:51巴厘岛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前夕,印度尼西亚环境国务部长维杜拉尔再次提出,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发达国家必须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直接的资金援助,这种方法最有效。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印尼每年需要“富国”资助或补偿60亿美元,用于保护日益减少的森林资源。 据报道,印尼有大量人口的生存依靠林地。在以往几十年间,由于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印尼的森林面积已经大大缩减。印尼也被戴上了“温室[阅读全文]
-
《瞭望》:极端气候事件的全球责任
[内容预览]
| 2007/12/3 8:39:24加频繁、更加反复无常、更加难以预测和更加极端的自然灾害,正影响越来越多的人 在全球注视下,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定于12月3日至14日在印尼巴厘岛召开,主要讨论《京都议定书》在2012年到期后,全球如何进一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 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联合国等国际机构的约1万名代表承诺出席会议。 此前,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阅读全文]
-
关注气候变暖
[内容预览]
| 2007/12/3 8:29:42这是2007年3月27日,阿根廷西南部圣克鲁斯的乌普萨拉冰山一角正在融化。 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当前越来越热的话题。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07年上半年发布的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指出:全球气候变暖的客观事实毋庸置疑,并且“很可能”由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变化已对许多自然和生物系统产生了负面影响,如果不采取措施减排温室气体,气候变化将加剧。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阅读全文]
-
美科学家批评日本捕鲸
[内容预览]
| 2007/12/3 8:24:30据新华社洛杉矶12月1日电 日本捕鲸船队日前开往南极海域开始“捕鲸之旅”,美国科学家批评说,此举将使本来就处境堪忧的鲸鱼更加岌岌可危。 美国鲸类学会发布声明说,日本此次计划捕鲸1000多头,包括935头小须鲸、50头长须鲸和50头座头鲸,其中长须鲸和座头鲸都属于濒危动物。日本捕鲸打着“科研”的旗号,还宣称捕杀是为了控制鲸鱼的繁殖水平,如果有谁相信这一谬论,就“犹如相信太阳从西边升起”。 研[阅读全文]
-
聚焦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内容预览]
| 2007/12/3 8:04:37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于12月3日在风景如画的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气候问题关系到环境变化、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等,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次大会能否为遏制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创造机遇,是世人最为关注的焦点。 全球关注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今年最“热”的全球话题之一。近年来,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成为众多国际会议的重要议题,它已经远远超过本身[阅读全文]
-
联合国报告称温室气体减排富国未尽责灾害频发
[内容预览]
| 2007/12/1 14:01:32发展中国家不应承担和发达国家同等的减排责任,美国等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人类发展报告,首次清晰表达了这一立场。 11月28日,在北京发布的这份报告有所针对地提出了各国在气候问题上的责任和义务。这被看作为下周即将在巴厘岛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进行铺垫。 是次会议将讨论 《京都议定书》2012年到期后,全球如何进一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许多国家领导人及部长们都将与会。 而人[阅读全文]
-
应对气候变化不是“不可能的任务”
[内容预览]
| 2007/11/30 12:49:03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执行主任阿齐姆·施泰纳同时担任第四届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国合会)副主席一职。在新一届国合会第一次年会上,同其他外籍委员一样,他日程十分繁忙。11月29日,本报记者见缝插针般利用午餐时间对他进行了专访。 新一届国合会紧扣中国环发领域热点问题 第四届国合会第一次年会的召开,标志着新一届国合会又将开始发挥其5年的的独特作用。作为资深的国合会外籍委员,施泰纳对[阅读全文]
-
SOS:全球变暖正在毁灭地球
[内容预览]
| 2007/11/30 12:23:52编者按: 越来越温暖的冬天不只令科学家们感到“可怕的寒冷”,气候变化早已从环境问题演变成经济问题、政治问题甚至国家安全问题。11月27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人类发展报告》,同时也作出了迄今为止对环境污染最严重的警告。扪心自问:我们将何去何从? 危言·耸听 “人类濒临发展倒退的边缘” 联合国最新发布的《人类发展报告》指出,除非国际社会同意,在接下来一代人时间内,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削减一半,[阅读全文]
-
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严重影响非洲
[内容预览]
| 2007/11/28 19:24:282007年5月15日,冰山的影子倒映在格陵兰岛沿岸的水面上。据测算,格陵兰岛的冰盖约为260万立方千米,目前正在以每年100至150立方千米的速度消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6月4日公布的《全球冰雪展望》报告中,详细列举了冰川、积雪加速融化的严重后果,并呼吁各国联手采取切实行动,应对全球变暖问题。(新华社/路透)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1月27日发布的《2007/2008人类发展报告》指出,发达[阅读全文]
-
澳大利亚新总理承诺签署《京都议定书》
[内容预览]
| 2007/11/28 9:54:3211月25日,澳大利亚工党领袖凯文·拉德出任该国新总理。据《自然》杂志在线新闻报道,当天在当选总理后举行的首次新闻发布会上,拉德强调,将履行自己在大选中的承诺,争取在今年圣诞节前签署《京都议定书》。 “现在,澳大利亚有了一个机会成为对付气候变化行动的领导成员。”澳大利亚保护自然资源基金会的丹尼斯·博伊德说:“在此之前,我国一直是一个行动缓慢者。” 拉德1957年出生于澳大利亚,[阅读全文]
-
科学家呼吁投资20~30亿美元用于海洋健康状况研究
[内容预览]
| 2007/11/27 19:21:15据雅虎新闻网2007年11月25日报道,海洋科学家周日(25日)呼吁投资20~30亿美元用于一些可能对海洋造成威胁的活动进行研究,如捕捞过度和气候变化给海洋造成的影响。他们称,他们对海洋的了解就像对月球的了解一样少。十年来,更好的卫星网络系统、海啸监测器、针对鱼类的飘流机器人浮标或电子追踪标志也在帮助减小自然灾害、污染或破坏性的藻花对海洋造成的影响。 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负责人兼全球海洋联合[阅读全文]
-
伦敦奥组委公布环保计划 计划采用“绿色圣火”
[内容预览]
| 2007/11/27 10:32:00中新网11月27日电 2012年伦敦奥运组委会26日公布了一项奥运环保计划。根据该计划,伦敦奥运圣火将采用可抑制二氧化碳排放的燃料以取代通常的天然气,从而使之成为“绿色圣火”。 据共同社报道,伦敦奥组委此次提出的环保计划包括:(1)为防止全球变暖,将温室气体排放减到最低限度;(2)减少建筑垃圾,奥运期间产生的垃圾采用非填埋处理;(3)充分考虑奥运场馆建设对周围地区的生态系统影响等。此外,伦敦奥[阅读全文]
-
从国外看生态文明建设:英国向塑料袋宣战
[内容预览]
| 2007/11/26 10:05:06塑料袋自其问世以来,以其方便、耐用、经济的优点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立下过汗马功劳。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塑料袋如今变成了危害环境的大问题。最近,英国提出“禁用塑料袋”的口号,举国上下,从首相到商家以及平民百姓都在关心如何降低塑料袋的危害。 英国全国人口约6000万,每年塑料袋的使用量却超过130亿个,平均每人一年用220多个,每个家庭一周用10个以上。如此多的塑料袋制造了大量的“白色垃圾”。且不[阅读全文]
-
英联邦首脑会议承诺加强气候变化合作
[内容预览]
| 2007/11/26 9:43:09中新网11月26日电 综合报道,在乌干达举行的3天英联邦国家首脑会议25日闭幕。与会成员在气候变化等问题上存在分歧,但会后声明承诺将加强气候变化合作。会议做出的重要决定包括中止巴基斯坦的英联邦成员资格。 在作出以上决定前,英联邦方面声称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没有能在限期前取消紧急状态令和辞去军职。 首脑会议上讨论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气候变化。各国领导人就气候变化的政策发表了一项声明,但是他们没有能[阅读全文]
-
南极失事邮轮造成严重环境污染
[内容预览]
| 2007/11/26 9:32:21新华社布宜诺斯艾利斯11月24日电 阿根廷环境国务秘书罗米纳•皮科洛蒂24日说,23日凌晨在南极附近海域失事的邮轮“探索者”号船舱内的燃油泄漏,形成了8公里长、5公里宽的污染带,对附近海域造成严重环境污染。 皮科洛蒂当天在阿根廷国防部官员和环境专家的陪同下乘飞机前往距离南极半岛96公里的失事海域进行视察。他说,专家们经过评估后认为,目前泄漏燃油对周围海域产生的污染尚在可控制范围之内[阅读全文]
-
全球变暖使淡水水系平衡遭打破
[内容预览]
| 2007/11/25 21:48:44卡瑟琳·普林格(乔治亚大学生态研究所生态学教授): 北极熊受到双重威胁:不仅栖息地不断融化,且体内积聚的毒素不断升高; 淡湖水内部对流加剧,底部微生物被“翻”到湖面来,生态系统遭受破坏; 蟾蜍的卵受到真菌的侵袭,导致种群数量下降,引发生物链一系列致命变化。 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天气系统会发生以下变化:首先带来急剧的全球性降水变化,而且造成降水分布不均,导致洪水和干旱两极分化。其次,淡水体的[阅读全文]
-
全球变暖使动植物不断“爬”高
[内容预览]
| 2007/11/25 21:47:07詹姆士·斯巴特(费城Drexel大学环境科学系教授): 全球变暖对动植物会有怎样的影响?我们看到有的动植物种类会灭绝,有的在生态分布上会发生变化,整体生物多样性将会丧失。这些我们都已经预测到了,而且实际的观测也证实了这样的预测。随着天气变暖,动植物会不断地往山峰高处迁移。这样发展的结果就是一些生物地带发生断裂。整体的自然环境变迁就会导致某些动植物灭亡。 全球变暖对植物、动物和人类社会会有什么样[阅读全文]
-
联合国气候变化特使韩升洙肯定中国做出的努力
[内容预览]
| 2007/11/25 21:38:58人民网曼谷11月25日电 (记者任建民)联合国秘书长气候变化特使韩升洙日前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他理解中国的困难并赞赏中国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做出的努力。 11月22日,曾担任韩国副总理和联合国大会主席的韩升洙作为气候变化问题特使来到泰国曼谷,参加气候变化方面的国际会议。他在会议期间接受本报采访时说,联合国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气候变化是确定无疑的事实,而且,地球变暖对贫困国家有着更大[阅读全文]
-
环境保护法规下 国外报废车如何处理
[内容预览]
| 2007/11/25 10:46:04汽车报废回收的过程一般为:被回收的车辆进入报废汽车回收工厂;放掉油箱的汽油和机油;牌照由相关部门检验签字;将“五大总成”(汽车的方向机、发动机、车架、变速器、前后桥)破坏,对可利用或销售的零部件进行筛选后入库;钢铁进行压块后出售给钢铁回收部门;织物及布料作垃圾处理。 平均每辆报废汽车上可以找到1.65美元的零钱,按磅计算卖给美国联邦铸币局。 汽车拆解后,铝片被冶炼成22磅重的铝锭,再出售[阅读全文]
-
世界气象组织:去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创新高
[内容预览]
| 2007/11/25 10:38:192007年11月23日 世界气象组织星期五发布的《2006年温室气体公报》指出,去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为381.2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比前一年上升了0.53%,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据联合国网站报道,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变暖及气候变化异常的主要因素。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是除水蒸气以外最常见的温室气体。2006年,大气中氧化亚氮的浓度也再创新高,达到32[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