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芬兰:政府采取措施为农业发展找出路
[内容预览]
| 2006/2/25 9:16:32提要: 1995年芬兰加入欧盟后,芬兰的农产品在欧盟内部大市场及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导致每年数以千计的农场特别是小农场难以维持生计而破产,为此,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不断为农业的生存与发展寻找新的出路。 芬兰地处北欧,四分之一的国土在北极圈内。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等不利因素,芬兰农业生产一直是高投入低产出,而且是以家庭农场形式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1995年芬兰加入欧盟后,芬兰的农产品[阅读全文]
-
《全球规模的减贫行动》中文版发行
[内容预览]
| 2006/2/23 23:15:23新华网北京2月23日电(记者谢登科)23日,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和世界银行在京联合举办《全球规模的减贫行动——来自上海全球扶贫大会的启示》中文版首发式。 《全球规模的减贫行动——来自上海全球扶贫大会的启示》一书,由世界银行根据2004年上海全球扶贫大会收集的106个扶贫案例汇编而成。这些案例均来自中国等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减贫实践。案例所昭示的发展与减贫战略、理念和方法,对国际社会进一步推进减贫事[阅读全文]
-
减少包装 治“美丽垃圾” 许多国家找到绝招
[内容预览]
| 2006/2/22 12:46:47欧盟委员会认为,提高包装垃圾再利用率不但可以减少包装材料对能源的消耗,节约建设焚烧处理场的费用,而且可以降低包装材料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环境是一个非常切实有效的措施 量化试验:4个家庭一个月内积攒的垃圾能量 今年年初[阅读全文]
-
以德联手保护世界著名候鸟迁徙线路
[内容预览]
| 2006/2/22 12:15:32本报特拉维夫2月20日电 以色列是世界著名的候鸟迁徙中转站之一,每年都有数亿只候鸟两次途径此地。为进一步开展对候鸟的研究,保护候鸟的生存环境,来自德国的鸟类学家和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在以色列自然保护协会鸟类研究中心的组织安排下,对以色列的候鸟资源和现状进行了为期5天的考察。今天,德以两国研究人员商定,共建候鸟研究和保护基金,重点研究和保护那些往返于德国、以色列和埃塞俄比亚的大[阅读全文]
-
研究发现全球变暖减弱火山爆发造成的影响
[内容预览]
| 2006/2/15 21:16:54据discovery网站2006年2月13日报道,气候学家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由于全球天气变暖的影响,近来的火山爆发已经不能象过去那样冷却海洋表面的海水。这个研究结果是气候学家对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1883年爆发的造成的影响,与菲律宾皮纳土波火山1991年爆发时造成影响相比较,并对世界各地数十个顶极的气候计算机模型进行了研究后得出的。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阅读全文]
-
联合国全球环境展望年报:污染防治经济收益可观
[内容预览]
| 2006/2/14 11:45:00人民网2月14日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2006年全球环境展望年报》指出,采用了空气污染防治措施的国家和城市在经济方面也有显著的收益。 据美国绿色商业网站报道:这些收益包括:医疗健康支出降低,未成年死亡率下降,由于污染引发的疾患数量减少。其他的收益还有,农业和森林生态方面的损失由于污染的减轻而缓解,保护了建筑物和公共设施免遭腐蚀。 能源生产和利用是主要的空气污染源。年报指出,治理环境污染所带来的[阅读全文]
-
“中国熊猫吃空了美国动物园金库”
[内容预览]
| 2006/2/14 11:31:48美国华盛顿国家动物园附近的玩具店,一个小男孩抱着一个熊猫玩具。 “以前,一座城市的动物园拥有熊猫就像是这个城市拥有世界职业棒球大赛冠军一样令人羡慕,而现在我们真的不想要熊猫了。”美国大熊猫保护基金会主任大卫·托恩表示,出于纯商业角度,熊猫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每年每对100万美元的租借费,100万美元支持科研保护项目,以及饲养娇贵熊猫的巨额支出,已令美国动物园不堪重负。 如今,美国四座拥有熊猫的动[阅读全文]
-
绿色食品在德国渐受青睐
[内容预览]
| 2006/1/27 1:49:02本报讯绿色食品在德国越来越受欢迎,绿色食品店遍布全国各地,绿色食品的销量大幅上升。 据报道,近几年来德国新开的绿色食品店达到250多家,经营面积都有200多平方米。专家估计,到2007年,这一数字将可能翻一番。购买绿色食品的消费者人数也在增加。最新调查显示,60%的德国人都购买过绿色食品。除了专门的绿色食品商店外,许多超市也都有未经化学处理的水果和蔬菜供应。大型连锁店则开设有绿色食品系列专柜,即[阅读全文]
-
日本治理环境污染重视立法 依法治理环境
[内容预览]
| 2006/1/25 2:20:25学习时报报道,日本环境治理与环境保护走过了一段曲折的过程。战后50年代至60年代初的日本,将复兴经济摆在了优先位置。由于片面发展经济,环保意识薄弱,使得以工业集中的地区为中心,出现了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正常生活的环境公害污染,成为污染问题渐露端倪的时期。比较突出的公害问题有大气污染、SO2废气引起的哮喘,水质污染等,在一些地方出现了“水银中毒”、“骨痛症”等。  [阅读全文]
-
第二届中德环境论坛聚焦紧迫课题
[内容预览]
| 2006/1/13 9:22:22本报1月12日讯 第二届中德环境论坛今日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祝光耀在论坛上指出,国际合作已经成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将积极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和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环境保护事业进程。 祝光耀指出,中国正在步入一个充满机遇也充满挑战的发展时期。中国政府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并把改善环境列为重要任务。中国政府今[阅读全文]
-
世界各国大比拼,挪威第五次蝉联最适宜居住国家
[内容预览]
| 2005/8/28 10:52:57中国日报网站消息:据路透社8月26日报道,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5年度的“人类发展指数报告”(Human Development Index)日前已经出炉,富庶秀美的北欧国家挪威连续第5年蝉联榜首,获得“全球最适宜居住国家”的称号。 这份报告所考察的项目包括各国人均收入水平、国民教育水平、医疗卫生和国民预期寿命、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除了国家综合性指数以外,报告还考察了女性生活质量、收入公平性、[阅读全文]
-
既经济又环保 美男孩发明仓鼠充电器
[内容预览]
| 2005/8/27 10:58:07“仓鼠动力”手机充电器 据美国媒体26日报道,美国一名叫彼得·阿什的16岁男孩发明了一种“仓鼠动力”手机充电器。 彼得将一台微型发电机安装到一只名为“埃尔维斯”的仓鼠用于“锻炼”的轮子上,然后再把发动机与自己的手机连在一起。这样,彼得一边用经济、环保的形式给手机充电,仓鼠则在一边玩耍。 彼得之所以能想[阅读全文]
-
瑞典“世界水周”颁发“水奖”和“工业水奖”
[内容预览]
| 2005/8/26 12:18:26中国日报网站消息: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8月25日为2005年“斯德哥尔摩水奖”获得者印度非政府组织“科学和环境中心”颁奖。该中心主席苏尼塔·纳拉因女士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接受了国王的祝贺,并领取了15万美元的奖金。 创建于印度新德里的“科学和环境中心”是一个以传播科学、增强国民环境意识为宗旨的民间组织。该组织通过宣传手册、图书等多种方式向公民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向企业提出环保[阅读全文]
-
全球变暖致欧洲城市升温
[内容预览]
| 2005/8/24 21:36:35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最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欧洲城市夏季的气温已经平均上升了2.2℃(4华氏度),而全球变暖还有可能导致更多闷热天气的出现。在调查报告中,WWF指出,这一上升幅度超过了联合国所预测的全球气温的平均增加幅度,这将使欧洲城市的卫生部门感到紧张。2003年袭击欧洲的热浪夺去了4万人的生命,大部分在意大利和法国。 据WWF对欧洲16个国家首都的调查显示,同19[阅读全文]
-
韩国节能日见闻
[内容预览]
| 2005/8/24 9:55:2822日是韩国第二个节能日,节能成为舆论关注的话题,也正在转化为公众的实际行动。韩国利用本次节能日大力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节能的氛围。 当晚,记者乘坐一辆出租车前往汉城市中心广场采访节能日活动,顺便与司机聊起了节能的话题。他说,今年夏天,韩国的天气比往年热,有时想开家里的空调凉快凉快,但想到政府号召节能就不开了。平时,家里电器很少开,一个月下来能节省不少电。 像这位司机家庭如此节电的情况[阅读全文]
-
弗吉尼亚州动物园图趣 动物们可爱吃像(图)
[内容预览]
| 2005/8/17 20:14:208月14日,一只美洲鸵鸟将头伸进车窗吃游客带来的食物。 这家弗吉尼亚最大的动物园占地180英亩,是数百种来自世界各地的野生动物温暖的家园。 新华社/法新一只印度羚将头靠进车窗吃游客带来的食物。一只南美骆驼将头伸进车窗吃游客带来的食物。一只美洲野牛将头伸进车窗吃游客带来的食物。[阅读全文]
-
汽车尾气造成空气污染 增加儿童患癌风险
[内容预览]
| 2005/8/17 11:17:15中国日报网站消息:英国科学家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儿童患癌症与汽车尾气造成的空气污染有密切关系,即使是怀孕妇女吸入这些废气,其胎儿出世后也更容易患上癌症。据法国《科学与未来》杂志15日报道,英国伯明翰大学克诺克斯教授等人日前发表报告指出,对于儿童来说,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1,3-丁二烯是致癌的元凶。他们发现,在公共汽车站周围300米的区域,这些致癌物质特别集中。儿童长期吸入这些废气[阅读全文]
-
南极冰架崩裂 祸起全球变暖[图]
[内容预览]
| 2005/8/16 8:15:31最新科学研究称拉森-B冰架崩裂为万年来最大规模,原因为近几十年来南极气温上升 在8月最新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中,美国和加拿大科学家发表文章指出,2002年南极拉森-B冰架的崩裂是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变暖的后果。 遥远的南极冰川已经成为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崩溃的冰架和西南极洲冰原的退化将导致海平面显著上升,进而危胁到人类赖以生存的陆地空间。 卫星照片显示,南极拉森-B冰架[阅读全文]
-
全球变暖威胁北冰洋缤纷生物
[内容预览]
| 2005/8/11 10:55:24由45名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科学考察队近日在完成了“隐藏的海洋”考察归来之际,向全世界宣布他们在寒冷的北冰洋最深处发现了大量生物,其中有些是此前从未与人类“谋面”的新物种。这些来自美国、加拿大、中国和俄罗斯等国的科学家在惊喜之余担忧如此众多的极地生物、尤其担忧一些新物种会受到全球变暖的威胁。此次科学考察的资助者美国海洋与大气局近日向全世界传播了这一消息,路透社、美联社等媒体也对此进行了报道。 科考[阅读全文]
-
欧盟两项环保新规即将实施
[内容预览]
| 2005/8/6 10:46:06本报8月5日讯(记者王亚奇)从8月13日起,欧盟两项新环保指令《关于报废电气电子设备指令》和《关于在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将正式实施。这两项指令将直接导致湖南机电出口企业的成本提高10%。 据了解,两项环保指令施行后,欧盟市场上的电子电气产品生产商必须自行承担报废产品回收、处理及再循环的费用。另外,2006年7月1日以后投放欧盟市场的电子电气产品不 得含有铅、汞[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