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球热点
 
  • 加科学家认为气候变化可能影响地球内部运动

    [内容预览]

    | 2006/4/25 20:32:21
    科技日报2006年4月25日讯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地球物理科学家拉塞尔•皮斯克里维克教授在《地质学》杂志4月刊的封面文章上提出,因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有可能最终影响地球内部的运动方式。他的研究发现,因降雨而引起的侵蚀会直接影响山脉底部的大陆板块运动。     拉塞尔•皮斯克里维克教授目前从事对新西兰南阿尔卑斯山的研究,该山脉有足够高度而且相对“年轻”

    [阅读全文]

  • 宇宙黑洞其实很“绿色环保”

    [内容预览]

    | 2006/4/25 20:21:41
    雅虎科技2006年4月25日讯 据外电4月24日(北京时间4月25日)报道:据美国NASA的ChandraX射线观测器一项最新研究表明:黑洞是宇宙中最有高效的“引擎”。为确定黑洞的效率有多高,这一工作对黑洞产生能量的过程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发现表明:大多物质坠向超致密黑洞所带来的能量转换成了从黑洞发出的以光速飞行的高能喷射物。这是理解黑洞附近的引

    [阅读全文]

  • 减缓气候变暖匹夫有责

    [内容预览]

    | 2006/4/21 12:36:07
    2006年4月22日是第36个世界“地球日”,其主题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运动”。地球日联盟(Earthdaynetwork)围绕这一主题发起了一项应对气候变化解决方案的全球运动,此运动将持续3年,其目标是对全球各界人士进行教育和动员,例如大学生、各级政府、公司团体以及宗教组织等。   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为此撰文指出,自36年前第一个地球日以来,我们已经赢得了多次环境保护斗争的胜利

    [阅读全文]

  •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贻害深远

    [内容预览]

    | 2006/4/21 12:28:24
    据新华社电 致力全球环境保护的“绿色和平”组织4月18日说,20年前的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造成致癌死亡人数十倍于联合国作出的官方估计,约为9.3万人左右。   建立在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研究成果上的这份报告说,全球共有20亿人受切尔诺贝利事故影响,27万人因此患上癌症,其中致死9.3万人。   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带有放射性物质的污染物扩散到北欧、西欧,

    [阅读全文]

  • 日本树木烂在森林里 政府呼吁多用本国木材

    [内容预览]

    | 2006/4/20 12:45:52
    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张莉霞  日本农林水产省4月18日发表了2005年度《森林、林业白皮书》,强烈呼吁国民尽量多使用国产木材。像日本这样一个格外珍惜自有资源,“能进口就进口”的国家,发出这种呼吁,的确让人有些意外。  开采成本太高:森林覆盖率66%,木材主要靠进口  日本森林覆盖率高达66%,除了富士山顶之外,几乎所有的山麓都被森林覆盖,是世界上少有的高森林覆盖率国家,森林木材储备量已经达到了

    [阅读全文]

  • 亚洲人居环境国际峰会提出着力构建绿色发展体系

    [内容预览]

    | 2006/4/16 22:01:37
    新华网北京4月16日电(记者姚润丰)“第二届亚洲人居环境国际峰会”将于今年4月25日在日本福冈市启幕。这次峰会以“紧凑型城镇、节约型社会”为主题,旨在资源和能源紧缺的全球大背景下,积极探讨亚洲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模式,加强亚洲各国的环保和节能协作,着力构建绿色亚洲发展体系。  据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面积最大,也是目前全球经济发展最快和最活跃的地区,

    [阅读全文]

  • 东瀛樱花盛 环境友好行

    [内容预览]

    | 2006/4/13 10:34:06
    4月份,正是东瀛日本樱花盛开的时节。4月2日,中国环境新闻代表团一行6人,应日立公司邀请飞赴日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采访考察活动。这次考察活动是在日立集团中国总代表田实先生的安排下实现的。  代表团团长为中国环境记协主席、全国政协文史委副主任、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李仁臣,代表团成员为中国环境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杨明森、科技日报总编辑陈泉涌、中国环境记协副秘书长成亚威、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于青和中国环境记协办公

    [阅读全文]

  • 生态承诺,不容缺失的企业价值观

    [内容预览]

    | 2006/4/11 7:45:30
        莱茵河边,勒沃库森,鲁尔工业区,距离德国著名的拜耳公司总部不远处,有一处寂静的公园。也许这是世界上造价最高的公园之一。0.5平方公里左右的面积,茵茵绿草间散落着一些雕塑小品,乍一看没什么特别,无法想像它的总造价会超过10亿欧元。  这个公园,其实是拜耳公司的一处废弃物填埋场。在植被底下的几十米,原来是一座垃圾山。从1995年至2003年,拜耳和勒沃库森市政府一起投资了11亿欧元,

    [阅读全文]

  • 全球气候变暖 南极冰层大规模解体已成事实[图]

    [内容预览]

    | 2006/3/30 8:55:58
    卫星拍摄的D-16冰山照片   国际在线消息:近些年来,全球气候不断变暖。科学家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南极大陆的冰山会不会大规模解体、融化。为此,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上许多科技大国都在利用卫星对南极地表的变化过程进行跟踪观测。而日前一块面积如同一座小城市的冰山从南极大陆永久冰层里解体出来,这再次表明南极

    [阅读全文]

  • 美出台空气质量评估新规则

    [内容预览]

    | 2006/3/29 12:11:35
    颗粒物污染引发多种疾病,已经成为影响美国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防控颗粒物污染,美国环保局3月上旬宣布:经与美国交通部协商决定,出台有关交通运输项目的空气质量影响评价新规则“交通运输达标规则”,以便帮助美国各地交通部门和空气质量监测机构确保今后的交通运输项目有利于空气质量达标或保持达标水平,使项目符合联邦政府的空气质量要求,分别达到有关直径不超过2.5微米(PM2.5)的微粒物和大于2.5微米

    [阅读全文]

  • 从英国推及全球地球面临第六次生物大灭绝

    [内容预览]

    | 2006/3/28 9:15:09
        英国生态学和水文学研究中心的杰里米·托马斯领导的一支科研团队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英国野生动物调查报告称,一直被认为是有很强恢复能力的昆虫也和众多更大型动物和植物一样,正在面临灭绝的命运,比如蝴蝶,其物种灭绝速率甚至比鸟类还大。研究者说,如果证据表明这种情况是世界规模的,那就可以证明,地球正面临第六次生物大灭绝。  当代人对现今世界上动植物物种的消失速率越来越感到担心。不过,直至不

    [阅读全文]

  • 全球气候变暖有了新解 通古斯大爆炸可能是罪魁

    [内容预览]

    | 2006/3/17 14:39:06
    1908年通古斯大爆炸后的惨状    TOM科技2006年3月16日讯  俄罗斯数学家弗拉基米尔·沙伊杜罗夫日前撰文称,1908年坠落在西伯力亚通古斯地区的巨大陨石可能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真正原因。他认为,正是这场发生在近百年前的灾难导致西伯力亚上空的云层结构遭到破坏,导致照射到地面的阳光数量发生了变化。    通过对最近140

    [阅读全文]

  • 欧委会鼓励“环保出行” 乘公交可报销一半费用

    [内容预览]

    | 2006/3/16 22:58:32
    国际在线消息:欧盟委员会15日通过“2006-2009年布鲁塞尔工作人员出行计划”的指导性文件,为在布鲁塞尔的2.2万名员工设定了因公出行方式——即减少私家车使用,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及步行上下班或往返各欧盟办公机构之间,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切实为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出力。   “出行政策”效果明显  “2006-2009年布鲁塞尔工作人员出行计划”的出台是欧委会近些年来实施的一揽子“出行政

    [阅读全文]

  • 世界环境大排名 德国位列22

    [内容预览]

    | 2006/3/16 22:56:14
    全球瞩目的世界经济论坛第35届年会1月25日-29日在瑞士东部格里松州的滑雪胜地达沃斯镇举行。在这次峰会召开的同时,由美国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环境专家所做的全球环境的大排名也被公布,大洋洲的新西兰排名位居第一,德国位居第22名,中国排名为第94。  据德国《世界报》消息,专家们在本年度对全球133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环境绩效的排名(EPI)是以这些国家六大政策类别中的十六项指数来进行参考并打分的。

    [阅读全文]

  • 俄科学家最新发现:马路两旁种树空气可能更糟

    [内容预览]

    | 2006/3/14 9:44:05
    《环球时报》 2006年03月10日 第十八版报道: 街道旁的树木会使空气恶化。这是俄罗斯托姆斯克大学科学家罗曼·努捷尔曼经研究得出的结论。罗曼也因此获得俄罗斯科学院青年科学家竞赛金奖。  罗曼认为,树木有碍空气流动,使街道长时间处在废气的笼罩之中。要想从废气中提炼出植物能吸收的物质,还得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过程,这需要一段时间。而如果是阴天,这些过程需要的时间更长。如果马路边都栽有树,情况还会更

    [阅读全文]

  • 臭氧层破坏危害极大

    [内容预览]

    | 2006/3/14 9:00:53
       1985年,英国科学家观测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并证实其同氟利昂分解产生的氯原子有直接的关系。到1994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面积已达2400万平方公里。   臭氧层的危害是很严重的。如果平流层的臭氧总量减少1%,预计到达地面的有害紫外线将增加2%。有害紫外线的增加的危害有:  一、使皮肤癌和白内障患者增加,损坏人的免疫力,使传染病的发病率增加。据估计,臭氧减少1%,皮肤癌的

    [阅读全文]

  • 《京都议定书》有了“牙齿”

    [内容预览]

    | 2006/3/7 22:24:29
    科技日报2006年3月7日讯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秘书处日前宣布,为了确保《京都议定书》能够得到认真贯彻执行,《京都议定书》监督执行委员会将从即日起开始运作,该委员会设有两个部门,其中执行部有权决定缔约国没有全面履行承诺时所面临的惩罚性后果,而促进部则将为各国政府提供咨询意见,协助其履行减排温室气体的义务。   联合国环境署常务署长特普费尔对该监督执行委员会的启动

    [阅读全文]

  • 为拯救特有树木 美国夏威夷决定“以蜂制蜂”

    [内容预览]

    | 2006/3/7 22:21:30
      国际在线2006年3月7日报道   美国夏威夷农业部门的官员希望利用昆虫学家在非洲东部发现的一种蜂来拯救夏威夷本地的刺桐树。这种“以蜂制蜂”的方法目前正处于实验室试验阶段。   据美联社3月6日报道,为了对抗刺桐瘿蜂(Erythrina gall wasp)对刺桐树的破坏,美国昆虫学家莫森·拉马丹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在非洲坦桑尼亚寻求解

    [阅读全文]

  • 联合国环境计划署称赞都灵冬奥会的环保措施

    [内容预览]

    | 2006/3/7 11:20:23
    新华网日内瓦3月6日电(记者杨伶)总部设在瑞士洛桑的国际奥委会官方网站6日报道,联合国环境计划署对刚刚结束的都灵冬奥会的组委会采取的环保措施予以称赞,认为都灵冬奥会是保护环境方面的典范。  报道说,联合国环境计划署“体育与环境”项目的负责人埃里克·费尔特说,都灵冬奥会组委会积极承诺保护环境,并采取了很多相关措施,如防止气候变化、用环保石质和木质材料建设场馆和设施、引入欧盟环保标志以及“生态管理与审

    [阅读全文]

  • 一千年后地球什么样 全球性的洪荒噩梦

    [内容预览]

    | 2006/2/25 22:01:06
       到公元3000年,全球平均气温会上升15摄氏度,海平面上升会超过11米,海水将淹没伦敦的大部分地区……      在这张2月17日拍摄的电视照片中,菲律宾莱特省一名妇女从泥石流中被救出。当日,菲律宾中东部莱特省因连日暴雨引发泥石流。据菲律宾红十字会初步估计,泥石流已经导致约200人丧生,1500人失踪。 新华社发  人类尝尽了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自然灾难的苦头:去年8月29日的卡特里娜

    [阅读全文]

6503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