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干旱导致森林火灾频发 加剧全球变暖趋势
[内容预览]
| 2005/8/6 10:26:13新华社伦敦8月4日电(记者曹丽君)欧洲研究人员近日发表报告指出,欧洲近几年持续干旱导致森林火灾频发、植物枯萎、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4日报道,欧盟的一个研究小组对100多个欧洲有关网站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和研究,分析了近几年欧洲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比例,并计算出生态系统和大气之间交换二氧化碳的总量。 从分析数据看,在2003年7月到8月期间,西欧地区由于[阅读全文]
-
科学家研究表明全球变暖使热带风暴破坏力增大
[内容预览]
| 2005/8/3 12:30:00新华网伦敦8月2日电(记者曹丽君)美国科学家的新研究表明,近几十年来,全球变暖导致飓风和台风等热带风暴的破坏力大幅增强。这是科学家首次提出气候变化影响飓风和台风活动的证据。 在热带海洋上空,由于海水蒸发得很快,空气温暖潮湿,流动剧烈而且复杂,很容易出现热带气旋。产生于太平洋东部和大西洋的气旋被称为飓风,产生于太平洋西部的气旋被称为台风。海洋表面温度与气旋上方空气温度的差异为飓风或台风提供动力,因[阅读全文]
-
克林顿警告全球变暖危机
[内容预览]
| 2005/8/2 11:19:20人民网8月1日讯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近日与南非的一个年轻团体聚会,在和南非反种族歧视的领袖纳尔逊·曼得拉(Nelson Mandela)午餐时提出警告,呼吁要重视气候变化带来的危机。 这个集会由纳尔逊·曼得拉基金会在约翰内斯堡发起,这是一个在南非的服务性城市志愿者团体,克林顿应邀参加此次集会并为年[阅读全文]
-
欧洲重视可持续发展(综述)
[内容预览]
| 2005/7/29 7:28:26热心倡导循环经济 在欧洲很少听人说起“循环经济”这样的字眼,但日常生活中的好多事情却实实在在地体现了普通人对“循环经济”的觉悟。 记者站所在的公寓楼里,关于垃圾投放有着相当严格的规定。废纸、塑料瓶与饮料盒、铁罐头、玻璃瓶需用不同颜色的垃圾袋存放。此外,还有一个带盖的桶用来存放生物垃圾,即蔬菜、果皮、鱼骨头之类。楼里的一位中年妇女住户,算是一位管理垃圾的志愿者。有一天,她发现有人[阅读全文]
-
《世界遗产名录》新增一批世界遗产地[图]
[内容预览]
| 2005/7/26 9:01:55世界遗产名录添新丁 人类瑰宝喜中有忧 新华网德班(南非)7月15日电(记者袁晔 刘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主席坦巴·瓦卡什15日在德班说,24个遗产地在本次会议上新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至此,全球共有812处世界遗产地,分布在137个国家。 在过去两天的闭门会议期间,世界遗产委员会共审议了45个备选项目。2[阅读全文]
-
中英联合研讨气候变化效应
[内容预览]
| 2005/7/22 14:46:21本报讯 气候变化将对生物多样性、森林和农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气候变化又会给疾病的发生过程、水资源和空气质量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7月18~21日在北京举办的中英间有关气候变化议题的首次会议上,来自英国和中国的著名气候变化专家利用电脑模型研究上述问题并做出最新预测。30位中国专家和14位英国专家利用涉及降雨、海平面和风暴潮的区域模型,在不同碳排放条件下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农[阅读全文]
-
市场报:欧环保新指令对中国家电意味着什么
[内容预览]
| 2005/7/22 8:47:18随着欧洲新环保指令WEEE指令(《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和ROHS指令(《关于在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全面推行时间的临近,业内普遍认为,中国家电企业将在出口扩张进程中迷失方向。 新指令无疑为中国家电企业进军国际市场设置了更高的门槛,一些企业会因此倒下,乃至消亡。但西门子家电总裁盖尔克先生认为,中国家电企业不应过度担心,贸易中的壁垒可以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如欧[阅读全文]
-
气候变化威胁世界自然遗产
[内容预览]
| 2005/7/20 14:13:38全球变暖导致珠穆朗玛峰尼泊尔一侧的冰山融化,正对拥有大量冰川的尼泊尔萨加玛塔国家公园构成威胁。气候变化对世界遗产所产生的类似影响,是7月10~17日在德班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有迹象表明,气候变化已成为包括世界最高峰在内的部分世界自然遗产濒危的直接因素。 一些环保组织在大会上发布材料说,位于珠峰南侧的尼泊尔萨加玛塔(尼泊尔对珠穆朗玛峰的称呼)国家公园1979年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它[阅读全文]
-
草原环境急剧恶化 印度黑冠鹭鸨数量大减
[内容预览]
| 2005/7/19 16:44:12本报专稿 据美联社孟买7月17日报道,7月17日,印度数千自然爱好者和环境保护者携带着双眼望远镜和笔记本,穿过整个半干旱的西印度草原,计算一种被列入濒危鸟类——黑冠鹭鸨的数量,其结果令参加此次普查的人们担忧不已。 黑冠鹭鸨是一种长腿、有黑色顶冠的大鸨鸟类,站立起来大约有1米多高,不善于飞翔,可以涉水。这种鸟类在印度西部的大草原上栖息繁衍,他们数量的急剧减少,是大草原 环境正在急剧[阅读全文]
-
气候变暖河水变清 绝迹大鲇鱼重现莫斯科河
[内容预览]
| 2005/7/19 12:06:47俄罗斯渔民捕捉的大鲇鱼 国际在线消息:巨大的鲇鱼曾经一度生活在俄罗斯首度莫斯科著名的莫斯科河中。但由于种种原因,公元12世纪至13世纪时,鲇鱼从河中消失了。但近日,这种巨大的淡水鱼又重新出现在这条河中。 据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7月18日报道,俄罗斯考古学家们曾在莫斯科河沿岸发现过身长2米、宽1.5米,生活在公元1世纪至2世纪的鲇鱼骨架的化石。考古学家们经考证认为,但随后,鲇鱼在莫斯科河中消失[阅读全文]
-
汉城呵护“民族的乳汁” 严格的汉江保护
[内容预览]
| 2005/7/18 17:33:02韩国首都汉城是一个拥有1200多万人口的现代化大都市。滔滔汉江穿城而过,24座雄伟的大桥把汉江两岸连成一片,构成“天堑变通途”的风景。汉江两岸绿树成荫,各具特色的12个江畔公园,如一串五彩项链,把汉城打扮得分外妖娆。韩国人把汉江洁净的江水比喻成“民族的乳汁”,倍加珍惜和呵护。 汉江全长497.5公里,流域面积26219平方公里,占韩国总面积的27%,全国一半的人口享受着汉江的恩泽。发源于太白山麓[阅读全文]
-
纽芬兰区域北极熊出现繁荣迹象
[内容预览]
| 2005/7/18 17:31:34人民网7月18日讯 加拿大广播公司有消息说: 在生物学家一度担心北极熊正逐渐变成濒危物种时,加拿大纽芬兰地区拉不拉多半岛(Labrador)北部的北极熊却表现出繁荣的迹象。 生物学家担心全球变暖使北极圈环境发生变化,将对动物产生很大的影响。 监测动物数量是件很困难的事,因为世界上约有2万至2.5万只北极熊,大多数都聚集在北极人们难以接近的区域。[阅读全文]
-
“京都经济”影响深远欧盟美国分歧难弥
[内容预览]
| 2005/7/5 10:30:44世界各国目前十分关注“京都经济”,聚焦《京都议定书》的实施给经济带来的影响。联合国担心气候变化将会严重影响世界经济,希望各国实施议定书;欧盟以及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积极支持议定书。欧盟虽然因实施议定书会使国内生产总值(GDP)有所减少,但它近日称“这是走上清洁能源之路的一个非同寻常的机会。”然而,美国则另有一本经济账,仍然以影响经济为由拒绝批准议定书。 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阅读全文]
-
国际环境与发展会议在古巴开幕
[内容预览]
| 2005/7/5 10:27:23新华网哈瓦那7月4日电(记者余定良)为期5天的第五届国际环境与发展会议4日在古巴首都哈瓦那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和科研工作者共聚一堂,共同商讨如何开展环保教育、有效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以保障各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来自拉美、欧洲和亚洲地区30个国家的代表以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等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如何加强环境保护[阅读全文]
-
东欧各国联手防治采矿污染
[内容预览]
| 2005/6/29 9:59:00东欧各国最近在罗马尼亚克鲁日召开的“减少东南欧及蒂萨河流域采矿引起的环境与安全的风险”次地区大会上通过了《克鲁日宣言》,联手应对采矿污染。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消息,波黑、前南斯拉夫的马其顿共和国、塞尔维亚和黑山、科索沃、阿尔巴尼亚等国采掘和加工锌、镉、铜、铁铝氧石、金和银等场所已超过150个,其中有被废弃和无人管理的矿。专家认为,其中超过1/3的采矿场所也许会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阅读全文]
-
欧盟建议成立联合国环境组织
[内容预览]
| 2005/6/27 10:28:54新华社卢森堡6月24日电 正在此间出席欧盟环境部长理事会会议的欧盟25国环境部长24日建议成立一个联合国环境组织,以提高环境问题在联合国大家庭中的地位,加强全世界的环境保护工作。 欧盟环境部长在会议通过的决议中说,这个联合国环境组织应该建立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基础之上,让它享有同联合国其他重要组织相同的地位,并拥有固定的运转资金。这将使目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工作大大得到加强。[阅读全文]
-
美国删改全球变暖公报 企图颠覆气候变暖理念
[内容预览]
| 2005/6/21 7:53:55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是即将于下月在英国苏格兰召开的八国首脑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美国在这一问题上是否会改变其强硬立场引人关注。据英国《观察家报》19日的报道,东道国英国磨破了嘴皮,做着说服美国加入《京都议定书》的美梦,或者希望至少对美国施加些影响,然而从美国政府那里泄露出来的、被《观察家报》获得的文件表明,美国政府一点面子也不给英国,不仅丝毫未松动其强硬立场,而且将会议组委会准备的有关公[阅读全文]
-
《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就南极环保责任达成协议
[内容预览]
| 2005/6/17 9:36:21本报讯 正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第28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6月15日就有关南极发生严重环境灾难时的责任和赔偿问题通过了《斯德哥尔摩规则》。这标志着《南极条约》签约方在这一领域长达13年的协商取得了实质性结果。 《斯德哥尔摩规则》明确规定,在南极从事科学考察或发展旅游业的国家必须努力控制环境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事故,造成事故的国家必须立即采取行动清除现场污染,控制污染扩散。如果当事[阅读全文]
-
MDGS中期报告发布 健康卫生进展缓慢
[内容预览]
| 2005/6/14 10:58:586月9日,联合国发表千年发展目标(MDGS)实施情况中期报告。该报告汇集了联合国25个机构就各项千年目标实施情况作出的最新统计数据,以使各国及时了解千年发展目标进程,并在业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努力,全力弥补不足,从而如期实现各项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指出,千年发展目标计划实施5年来,亚洲在脱贫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各国在妇女和儿童健康以及贫穷人口享有卫生条件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 报告指出,自[阅读全文]
-
为城市新千年寻求绿色未来
[内容预览]
| 2005/6/14 10:56:3920世纪50年代,在城镇中生活的人还不到1/3。如今,世界上近一半的人口都是城市居民。到2030年,城市人口将占世界人口的60%以上。实际上,在以后的25年中,世界人口的增长将集中在不发达国家的城镇地区。增长最快的不在大城市,而是在人口少于50万的中小城市的中心地带。 2000年,世界上人口在100~500万的城市只有402座,500~1000万的有22座。1950年,美国纽约市是世界上惟一一[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