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自然生态
 
  •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公布2007年度十大照片

    [内容预览]

    | 2007/12/17 8:58:00
    渔船在南极捕获最大乌贼  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报道,《国家地理杂志》近日公布了07年度十大照片,照片反映的内容包括深海巨型乌贼、咬掉人手臂的鳄鱼、微笑鸟、百岁巨型岩鱼、新种云豹、珍稀的超级袖珍猫头鹰。     1、在南极海域捕获巨型乌贼     新西兰官员2007年2月22日宣布,一艘渔船在南极罗斯海域抓获了可能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大一只巨

    [阅读全文]

  • 我国冰川面积萎缩严重 5年缩小7.4%

    [内容预览]

    | 2007/12/17 8:21:17
    本报兰州12月15日电 (记者彭波)日前,一项由中科院院士秦大河任组长的“中国冰川资源及其变化调查”项目显示,在该项目组所调查的近2万平方公里无表碛覆盖冰川总体处于面积缩小状态,5年来缩小比例为7.4%。这表明,受到气候变暖的影响,冰川物质目前亏损十分严重,冰川储量变化监测已迫在眉睫。  据了解,在项目组所调查的近2万平方公里无表碛覆盖冰川中,绝大部分都处于面积缩小状态。其中伊犁河流域、

    [阅读全文]

  • 2007年终盘点:2007十大动物新闻

    [内容预览]

    | 2007/12/16 8:15:25
    2007年即将成为过去,各种年终盘点纷纷出炉。人类在关心自我的同时,也越来越关心动物的命运。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发生了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与动物有关的新闻。以下是《时代》杂志评选出的年度十大动物新闻。  1.小北极熊成明星  3月,在国际社会的一片议论声中,刚出生不久的小北极熊克努特在柏林动物园首次公开亮相(上图)。克努特随即成了小明星,经常为绿色环保活动作宣传,有时候也为数量逐渐减少的北极熊作宣

    [阅读全文]

  • 科学家预测:2013年北极将迎来无冰夏季

    [内容预览]

    | 2007/12/14 15:31:00
    北冰洋的冰缩小示意图    新浪科技2007年12月1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科学家作出了与北极海冰消失有关的一个最令人震惊的预测。根据他们最新进行的电脑模型研究结果,在短短的5到6年时间里,北极水域将迎来一个无冰的夏季。  可能太过保守  维斯拉夫-马斯洛斯基教授在美国地球物理学联合会的一次会议上表示,之前的预测对冰层融化过程估计过低。2007年夏季,北极海冰

    [阅读全文]

  • 全球变暖 美景易名

    [内容预览]

    | 2007/12/14 14:38:55
    也许用不了多久,美国最美丽的一道风景就不得不改名了。蒙大拿州的冰河国家公园一度曾因150条壮观的冰河而闻名于世,然而如今这里只剩下25条冰河,并且最新数据显示,剩下的这些河流也“将在我们的有生之年消失殆尽”。这是一位生态学家在12月11日于旧金山市召开的一次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议上报告的。除了美学上的损失,美国西部冰川的消失将对生活在这里的居民造成巨大影响——大约85%的人口依赖于冰川提供的淡水,事

    [阅读全文]

  • 冰川退缩加剧 释放中国气候与环境变化强烈信号

    [内容预览]

    | 2007/12/14 14:28:30
    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冰川是一种特有的景观。正是由于这些冰川的存在,才在深居中国西北内陆腹地的干旱区形成了许多人类赖以生存的绿洲。而如今,这些冰川却面临着不断退缩和变薄的命运。 正在开展的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与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主要方向项目《中国冰川资源及其变化调查》项目显示,目前已经调查的近2万平方千米无表碛覆盖冰川与上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第一次冰川普查相比总体处于面积缩小

    [阅读全文]

  • 科学家海底发现新种深水珊瑚

    [内容预览]

    | 2007/12/13 8:34:57
    深水珊瑚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2月1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研究人员在数千英尺深的海底发现了一种新的深水珊瑚和海绵层。  这是一种淡黄色的竹子状珊瑚树和一种巨大海绵,是上月在Papahanaumokuakea海洋国家纪念碑由夏威夷水下研究实验室的“Pisces V”号潜水器在3000英尺到6000英尺的深海所发现的。研究人员收集了珊瑚和海绵的样本,用于分类鉴定和DNA分析。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

    [阅读全文]

  • 网友评感动中国十大动物 母猪救夫夺冠

    [内容预览]

    | 2007/12/12 9:08:53
    1.(资料图:母猪事后一直被关在猪圈里)  [内容速览]记者在论坛看到一位热心网友总结选出了《2007感动中国年度十大动物》,并逐个进行点评,致以颁奖辞。其中福建“母猪咬伤屠夫救公猪”感动指数最高。你认为2007年还有什么动物让人感动,值得入选呢?  “母猪咬伤屠夫,救下案上公猪。现在依稀记得网友们疯狂地跟帖:‘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母猪救夫情’,‘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猪’”。11日,记者在

    [阅读全文]

  • 最新报告指全球变暖严重威胁南极洲企鹅生存

    [内容预览]

    | 2007/12/11 21:18:04
    WWF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南极洲的企鹅种群正承受着全球变暖的压力。(WWF / Fritz PÖLKING)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12月11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南极洲的企鹅种群正承受着全球变暖的压力。因全球变暖一些企鹅种群的数量大幅减少。 这份名为“南极企鹅与气候变化”的报告,显示了生活在南极大陆的四种企鹅正面临着不断增加的压力。对它们中的一部分来说,全球变暖使

    [阅读全文]

  • 史上最牛菊花一株开花547朵 分属513个品种

    [内容预览]

    | 2007/12/10 16:04:15
    图片说明:这株大立菊上嫁接了513种菊花  第九届中国菊花展览会正在中山小榄举行,一株开出547朵花、分属513个不同品种的嫁接大立菊成为菊展的明星,并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近日召开的世界首届国际菊花研讨会上,各国专家对小榄花农的此项成就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新的嫁接技术可运用到全世界。  菊展明星创造新纪录  昨天上午,记者在菊花会现场看到,该株奇特的大立菊被摆放在菊展主会场最显眼的地方,吸引了众多

    [阅读全文]

  • 中国外来生物入侵呈现加重趋势

    [内容预览]

    | 2007/12/9 22:53:46
    新华网福州12月9日电(记者 沈汝发)10年来,新入侵中国的外来生物至少有20余种,平均每年新增约2种。外来生物入侵中国频率加快,蔓延范围扩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12月7日至11日,全国首届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在福州举行。来自中国农科院、中国科学院、中国林科院、国家农业生物安全科学中心等127个研究机构的472名专家,就外来入侵生物的遗传变异、预防预警、检测监测、控制管理等进行研讨。   

    [阅读全文]

  • 绿色生态引来万鸟翔集

    [内容预览]

    | 2007/12/9 8:54:05
    本报沾化12月8日讯 大大小小、成群连片的鸟儿,时而凌空翻飞、时而钻浪戏水,这是今天上午记者在沾化县看到的情景。据该县有关部门观测统计,这些鸟中有白天鹅、灰鹤、丹顶鹤、白鹳、野鸭等共240多种,数量超万只,比上年增加三成多,其中十多种鸟是首次来这里栖息过冬。  沾化县苦海缘边、盐碱遍地,一度被戏称为“兔子不拉屎”的地方,特别是近几年来大力发展盐及盐化工等工业经济,缘何能引来万鸟翔集?  据介绍,这

    [阅读全文]

  • 呈现人与自然和谐景象

    [内容预览]

    | 2007/12/7 9:34:38
    本报湖口讯 日前,鄱阳湖湿地保护区湖口境内迎来了150多种、数十万只候鸟越冬。该县实施的保护“一湖清水”行动,为这些候鸟提供了水草、螺、蚌等丰盛的食物,处处呈现出一派人鸟和谐、人水和谐的景象。  湖口地处鄱阳湖与长江交汇处,沿鄱阳湖岸线有30公里,环鄱湖湿地面积18万亩。该县本着“规划先行,有序保护”的原则,制订了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滩涂水域利用规划等方案,呵护环鄱阳湖周边良好的生态环境。该县将沿

    [阅读全文]

  • 40万年前海南岛曾有熊猫巨猿猩猩共存

    [内容预览]

    | 2007/12/6 8:49:54
    40万年前熊猫、巨猿和猩猩等生物曾在海南岛生存过。在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信冲洞和红林三队采石场,考古人员首次发现了巨猿、熊猫、猩猩、犀牛、獏、象、硕豪猪等近20种哺乳动物化石。 这些化石经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子自旋共振(ESR)法测定,距今40万至60万年前。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万波说,这个考古发现表明,熊猫、巨猿和猩猩40万年

    [阅读全文]

  • 喜马拉雅山脉是怎样形成的?

    [内容预览]

    | 2007/12/6 8:32:38
    据地质考察证实,早在20亿年前,现在的喜马拉雅山脉的广大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称古地中海,它经历了整个漫长的地质时期,一直持续到距今3000万年前的新生代早第三纪末期,那时这个地区的地壳运动,总的趋势是连续下降,在下降过程中,海盆里堆积了厚达30000余米的海相沉积岩层。到早第三纪末期,地壳发生了一次强烈的造山运动,在地质上称为“喜马拉雅运动”,使这一地区逐渐隆起,形成了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经地质考

    [阅读全文]

  • 我国近30年来海平面上升9厘米 天津沿岸上升最快

    [内容预览]

    | 2007/12/3 8:02:31
    资料图片:这是位于北极附近的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一条冰川(8月23日摄)。自1966年以来,这条冰川已缩减了3.5公里。研究表明,北极地区气候变暖的速度是地球其他地区气候变暖速度的两倍,这对北极地区的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威胁。(新华社/法新) 近3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总体上升了9厘米;到205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还将比2000年上升13至22厘米……日前,国家海洋局发布了近期海洋领域取得的

    [阅读全文]

  • 中国南方地区遭受五十年来罕见秋旱

    [内容预览]

    | 2007/12/1 13:48:00
    11月15日,一名长沙市民推着车从一处干枯开裂的河床上走过。从九月初至今,长沙出现连续60多天的秋旱,江河水位持续下降。造成秋旱的主要原因是降雨偏少、上游来水不足等。秋旱为城市供水、河流水质、水力发电、航运交通等方面带来严峻挑战。长沙市有关方面已采取措施,调度枯水期水资源,以确保饮水安全。(新华社记者 赵众志摄) 中国气象局专家11月30日在北京说,九月下旬以来,南方大部地区降水明显减少

    [阅读全文]

  • 北爱尔兰海面紫水母泛滥造成十万条鲑鱼窒息而死

    [内容预览]

    | 2007/11/25 10:39:28
    中新网11月24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今天报道,英国北爱尔兰海面发生的紫水母刺死或挤死养殖场大批鲑鱼的事件可能是气候变化,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紊乱的结果。数量多达10亿的紫水母(mauve stinger、又称远洋水母)在上周末浩浩荡荡地来到爱尔兰东北部旅游胜地安特里姆郡的沿海,把海上唯一鲑鱼养殖场的10万条鲑鱼活活刺死或挤死,养殖场的损失巨大。有30年养鲑鱼经验的养殖场业主拉塞尔说,紫水母以

    [阅读全文]

  • 气候变暖将主要对自然和人类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内容预览]

    | 2007/11/23 10:20:14
     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西南120公里处的天山“一号冰川”,是世界冰川组织重点监测以研究世界气候变化的10条冰川之一。据中国科学院兰州寒区旱区研究所设在这里的冰川站观测,受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的影响,“一号冰川”每年退缩8米左右。图为9月7日拍摄的天山主峰----博格达峰下的冰川,经过一个夏季的高温融化后雪线不断退缩,原本终年为皑皑白雪拥裹着的碧湖已经成为沙石中的孤舟。横

    [阅读全文]

  • 生态环境改善,来宁越冬候鸟增多

    [内容预览]

    | 2007/11/23 8:20:04
    【南京日报报道】南京日报记者 江 瑜  成群的冬候鸟经过长途跋涉,已陆续飞抵南京越冬。江苏野鸟会近日对南京地区冬候鸟的种类和种群数量做了一次调查发现,今年冬候鸟的“队伍”比去年要壮大一些,已有68种冬候鸟迁徙到南京越冬。   冬候鸟种类和数量比去年增多   据野鸟会成员辛夷介绍,冬候鸟迁徙的高峰期在10月底到11月上旬。近几天,野鸟会的鸟友们分别来到南京的沿江湿地、水库和紫金山等地观鸟,记录冬候鸟

    [阅读全文]

2371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