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合国称亚太地区森林草原持续减少
[内容预览]
| 2014/3/18 9:58:44在山西省长治市木材市场工作的一名工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上周称,亚太地区的国家未能有效制止森林和草原的破坏,许多人因此失去了他们赖以为生的依靠,也恶化了沙漠化和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高级林业官员帕特里克?邓斯特(Patrick Durst)在乌兰巴托举行的粮食会议上说,森林和草原占亚太地区58%的面积,但每年有200万公顷(即2万平方公里)的森林和草原退化。邓斯特说,整个亚太地区亟需[阅读全文]
-
农药导致澳洲野鸟大量死亡
[内容预览]
| 2014/3/17 9:38:47一名志愿者正在救助野生鸟类。(自《自由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环境保护局近日表示,原本用于控制有害昆虫和外来鸟类的化学物质有可能导致该州中西部达博市附近数百只野生鸟类的死亡。死亡样本的调查显示,常用来消灭有害昆虫的农药——倍硫磷,可能成为罪魁祸首。2013年10月,澳大利亚农药和兽药管理局将家用和农用倍硫磷的使用权限延长了一年。环保局北方分局局长加里·戴维(Gary Davey)说:“目前为止,[阅读全文]
-
美国加州大旱百年不遇 三千万鱼苗将被放养
[内容预览]
| 2014/3/17 9:32:49在加州的一个葡萄园里,种植者试图用特殊仪器定位水源。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由于近3年来严重干旱,导致大量水库蓄水量急剧减少,2500万人受灾。据报道,这次旱灾是加州1895年以来遭受的最严重干旱。 加州的野生动物官员称,创纪录的干旱导致萨克拉门托河水位过低,在该州最大人工孵化基地孵化的3000万条小鲑鱼,可能不得不用卡车运到太平洋里放养。 干旱已持续3年 美国航空航天局测量的数据显示,加利福尼[阅读全文]
-
俄堪察加半岛火山喷发2公里高灰柱 蔓延70公里
[内容预览]
| 2014/3/14 8:37:30图为正在喷发的卡雷姆火山。 中新网3月13日电 据外媒报道,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卡雷姆火山于当地时间13日晨向天空喷发出2公里高的火山灰柱。 据报道,这是俄罗斯联邦紧急情况部驻堪察加边疆区总局发布的信息。报道称:“本地时间周四7点37分记录了火山灰柱的喷发。喷发高度为两公里。” 报道说,火山灰向东南克罗诺茨基海湾方向蔓延至70公里,未经过居民区。报道还称,居民区没有被火山灰覆盖的记录。对过往飞机[阅读全文]
-
专家否认北极海冰“变暗”加剧全球变暖说法
[内容预览]
| 2014/3/13 17:17:20最近,一则关于“北极海冰‘变暗’,加剧全球变暖”的消息再次引起大家的关注。北极海冰现在“变”成什么样了?它是否会加剧全球变暖?带着一系列疑问,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北极海冰融化‘变暗’是由全球变暖引起的,说‘这一现象正显著加剧全球变暖’,颠倒了因果关系,科学性不够。”陆龙骅认为。 “变暗”指的是在北极原先的白色冰面上,由颜色相对较暗的海水所取代。“‘变暗’主要与反射率有关[阅读全文]
-
塑料垃圾成海洋微生物避风港
[内容预览]
| 2014/3/13 15:29:41发光微生物是否正诱使鱼类吞噬漂浮在海洋中的塑料垃圾?这一有趣的观点在近日举行的2014年海洋科学会议上引起了热议——与会者都是专门研究“塑料垃圾”问题的专家。这些垃圾是指漂浮在海洋中的上百万吨的合成碎屑。美国马萨诸塞州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微生物学家Tracy Mincer说:“这是由人类活动创造的新的生物栖息地。” 有研究显示,超过1000种海洋中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能够在塑料碎片中生存,而[阅读全文]
-
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结束枯水期 冬夏候鸟换防
[内容预览]
| 2014/3/11 10:51:519日17时,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点星子站水位越过“枯水线”,达到10.26米。这标志着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结束了自去年10月以来持续5个月的枯水期。 据江西省水文局介绍,鄱阳湖“枯水线”为10米,目前星子站水位相比2月20日的7.9米上涨了2米多,比往年同期平均水位低0.7米。随着后期降雨持续,水位还将继续上涨。 水文专家称,水位抬升,湖区面积也在扩大,将有助于改善鄱阳湖流域河道通航能力。据3月10[阅读全文]
-
日本海岸相继发现平日罕见深海鱼 长逾4米
[内容预览]
| 2014/3/8 17:42:37图为3月7日在日本山口县长门市仙崎地区白潟海滩发现的深海“皇带鱼”。 据共同社报道,3月7日,日本山口县长门市仙崎地区白潟海岸有居民发现一条长4.38米的深海“皇带鱼”。 毗邻该地区的萩市也于2月中旬发现9条深海“石川氏粗鳍鱼”(体长1.5至2米),山口县水产研究中心(位于长门市)认为“连续发现深海鱼的情况实属罕见,这可能是由于深海水温发生变化”。 据该中心称,皇带鱼的特征是银色的身体上有长[阅读全文]
-
中国北方草原地区以"硬措施"推进大气污染治理
[内容预览]
| 2014/3/7 15:00:14淘汰2万辆黄标车,全面淘汰燃煤小锅炉,所有加油站全部完成油气回收治理任务……2014年,内蒙古将以“硬措施”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大力整治工业点源污染和城市面源污染,建设完善大气污染防治体系。 内蒙古地处中国北方草原地区,既是保障首都、服务华北、面向全国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也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近年来,随着火电、煤化工等产业发展壮大,内蒙古煤炭消耗量不断增加,给当地环境空气质量带来压力[阅读全文]
-
全球变暖间断减缓极热天气增加
[内容预览]
| 2014/3/5 15:31:26据路透社消息,来自瑞士、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科学家日前在《自然》杂志发表研究称,虽然近15年全球变暖的速度有所放缓,但极热天气仍在增加。极热天气是气候变化引起的严重后果之一,会导致死亡率上升(尤其是老年人)、粮食作物减产、水资源过度发电等问题。2010年热浪曾导致俄罗斯逾5.5万人死亡,当年巴基斯坦最高气温达53.5摄氏度,创1942年以来亚洲最高纪录。目前已有近200个国家同意在2015年底就共同[阅读全文]
-
全球首个森林保护在线平台启动
[内容预览]
| 2014/3/5 8:40:05据ENS环境新闻网报道,包括世界资源研究所、谷歌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内的40多家组织日前共同发布了一款名为“全球森林观察”的免费森林在线监测和预警系统。该系统能够通过最新卫星技术、开放数据以及众包信息,提供全球森林情况的实时数据。世界资源研究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安德鲁·斯蒂尔(Andrew Steer)博士表示:“即刻起,无论对森林进行破坏还是保护,我们都将一目了然。”据马里兰大学和谷歌的数据显示,[阅读全文]
-
火山爆发等或能延迟全球变暖
[内容预览]
| 2014/3/5 8:38:55近日,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科学家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称,火山爆发的喷出物能遮蔽日光,部分抵消温室气体排放增加而造成的升温效应。这或将有助于解释本世纪全球变暖趋势变缓的原因。据路透社报道,本次研究着重关注火山爆发对于对流层气温变化的影响,指出此前的气温变化研究和升温预测都忽略了火山爆发的影响,从而高估了全球变暖的速度。为降低全球变暖研究中的不确定性,必须对火山喷发形成的悬浮颗粒进行更深入的观察[阅读全文]
-
冰河时代生物不止吃草
[内容预览]
| 2014/3/2 17:59:13在最后一个冰河时代,猛犸象和其他在北极圈一带觅食的生物不仅仅吃草,这是一项新研究得出的结论。先前的研究主要依靠识别古代沉积物中的花粉粒判断动物的食物来源。大多数生长在北极苔原和干草原的植被属于一种名为禾草类的植物。 禾草类植物包括稻科植物、芦苇属植物、莎草等。但是,当研究人员分析来自斯堪迪纳维亚半岛、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加拿大等地21个地点的240份永久冻土样本时,他们发现了[阅读全文]
-
中国举行公益宣传活动纪念首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
[内容预览]
| 2014/3/2 17:53:26今年3月3日是首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为了积极响应联合国的决议,中国国家林业局、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2日共同在北京举办了首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公益宣传活动。 2013年12月20日,第68届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3月3日确定为“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体现了世界各国人民对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关注与关爱。此次公益活动展现了中国在野生动植物保护方面的行动和成就,有助于提高物种保[阅读全文]
-
报告称全球变暖速度减缓但大趋势依旧
[内容预览]
| 2014/2/28 15:04:48近年来全球变暖势头似乎有减缓迹象,一些气候变化怀疑论者又活跃起来。不过英美权威研究机构27日发布一项研究报告说,近年来的变暖速度减缓并没有改变气候变化的整体趋势,到本世纪末全球升温幅度可能为2.6至4.8摄氏度。 这份报告名为《气候变化:证据与原因》,由英国皇家学会、美国国家科学院等机构共同完成,旨在为各国政策制定者、教育工作者和所有关心气候变化的人士提供权威参考意见。 报告说[阅读全文]
-
印尼上千岛屿26年后或因海平面上升消失
[内容预览]
| 2014/2/28 10:14:53中新网2月26日电 据“中央社”26日报道,“气候变迁脆弱指数”报告指出,拥有众多岛屿的印度尼西亚正面临海平面上升的威胁。到2030年时,首都雅加达国际机场恐将陷入水面下,2050年时印度尼西亚会有1500座岛屿从地图上消失。 据报道,印度尼西亚约有1.7万座岛屿,其中有6000座岛屿长期有人居住。但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尼西亚的岛屿随着海平面上升,不断在消失中。 印度尼西亚地理空间情报局去年11[阅读全文]
-
研究显示地球最早期动物能够生存在无氧环境中
[内容预览]
| 2014/2/28 9:27:10图中是面包屑海绵,最新研究显示,类似海绵的地球早期动物可能存活于无氧环境中。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最新研究显示,地球最原始动物可能幸存于几乎没有氧气的水中,该项发现表明,伴随着动物进化发展,形成了现代富氧海洋环境,而不是富氧海洋环境促使动物进化。 海绵类似于地球最早生活在低氧水域的动物,该发现颠覆了之前的观点——缺少充足呼吸氧气延误了动物进化,同时,符合另一种观点——最早地[阅读全文]
-
波罗的海海底发现1万年前早期人类遗址
[内容预览]
| 2014/2/25 15:15:50波罗的海海底发现神秘早期人类遗址,有大量保存完好的人工制品,其历史可追溯至1.1万年前。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最新发现瑞典境内一处石器时代早期人类遗址,暗示该遗址被波罗的海完全吞噬,目前已收集一些保存完好的史前古器物,是11000多年前早期游牧居民遗留下来的。 该遗址被称为“瑞典的亚特兰蒂斯”,科学家推测遗址是早期游牧居民废弃的居住区,它位于瑞典斯科纳省哈诺湾海底15.7米处[阅读全文]
-
研究称今年已处气候变暖顶峰 将步入变冷周期
[内容预览]
| 2014/2/25 10:44:04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是个不争的事实。之前,对于全球气候变暖,普遍认为“极其可能”是人类影响造成的。 但是中科院地质地球所最近提出了一个新观点——气候冷暖变化存在约500年的自然周期,近百年来的全球气候变暖,刚好位于最近一次500年周期的暖相位上。 该研究还认为:今年已经达到这一暖相位的峰值位置,接下来有进入冷相位的趋势,即将开始百年气候变冷周期,有可能减缓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 东北龙岗[阅读全文]
-
最新勘测表明亚马孙河长度或增近百公里
[内容预览]
| 2014/2/23 21:42:50曼塔罗河是从秘鲁中部穿过的一条长河,科学家们现在认为它才是亚马逊河的源头。 据《国家地理》杂志发表的一项报告称,现在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将曼塔罗河确定为亚马孙河的源头。研究人员James Contos和他的团队借助GPS追踪数据和卫星影像,发现曼塔罗河大约比阿普里马克河长10%。 曼罗塔河自东北方向流向东南方向,从秘鲁中心区域的曼罗塔山谷穿过。研究人员宣称,从1971[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