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鲁木齐将新增绿地3万余亩
[内容预览]
| 2010/4/23 11:24:51中国环境报见习记者 杨涛利 乌鲁木齐报道 为抓好周边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构建城市的绿色生态屏障,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单体投资最多、造林规模和生态效益最大的绿化生态造林工程——乌板乌水公路生态景观防护林三期工程开工建设,这一工程总投资8500万元,植树面积将达到4300亩,建成后乌鲁木齐南郊地区造林区域植被覆盖率将达到40%以上。 据了解,乌鲁木齐市今年计划新增绿地面积3.14万亩[阅读全文]
-
我国首个网络森林医院开通
[内容预览]
| 2010/4/22 9:38:14中国环境报记者 娄忆波 北京报道 我国首个网络森林医院日前正式开通。通过网络森林医院,林农足不出户就可以自我诊治林业有害生物,并得到专家的现场指导和帮助,有利于进一步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网络森林医院”是集自助诊治、专家诊治、专业支持、信息查询、知识宣传和行业管理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式网络便民服务平台,由国家、省、市、县四级森防机构构成的网络服务和管理系统。 “网络森林医院”涉及林业[阅读全文]
-
洱海填湖建别墅 大理政府承认项目缺乏监督
[内容预览]
| 2010/4/21 8:56:39新华网云南频道4月20日电(记者 李倩)云南省大理市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拿出全市最好的洱海公园附近区域进行开发建设,将市民充满回忆的“情人湖”大部分水域填埋,建成了一片别墅群,给湿地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 如今这一别墅群已成为市民心中的痛,人们呼吁恢复湿地生态,并要求还湖于民,然而恢复“情人湖”原状的成本远远超过投[阅读全文]
-
为防气候变暖 阿根廷牛变“背包客”收集牛屁
[内容预览]
| 2010/4/20 10:50:35中新网4月20日电 据台湾“东森新闻”20日报道,牛只放屁打嗝,听起来是稀松平常的事,不过这也是地球暖化的大元凶。阿根廷的科学家最近就发明一种专门“集气”的牛背包,也就是专门收集牛放屁所释放出来的甲烷,希望可以藉此减轻地球暖化的大危机。 香喷喷的美味牛排,让人忍不住食指大动,但在吃牛排的时候,你有想过这会加速地球暖化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全球最大牛肉产地之一的阿根廷,有不少牛[阅读全文]
-
大兴安岭实施生态移居工程
[内容预览]
| 2010/4/14 10:36:16本报呼和浩特4月13日电 (辛阳、王宇新)为巩固生态建设成果,扩大林区腹地无人区,减少森林资源隐性消耗,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将棚户区改造与生态移居相结合,鼓励林场职工向旗市所在地移居。截至目前,已清理达不到管护要求的家庭生态林场807户,扩大森林腹地无人区面积22.2万公顷。 去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将不符合当前生态保护建设需要的47个林场实施撤并,使林区林场由168个减至121个,在牙克石市建设[阅读全文]
-
海水升温使大批剧毒紫色水母入侵英国水域
[内容预览]
| 2010/4/13 10:10:24这种紫水母被认为是因近来海水温度升高而来到英国海域。北京时间4月1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成群的有毒紫水母首次入侵英国沿海水域。这种紫水母被认为是因近来海水温度升高而来到英国海域。这种4英寸(约合10厘米)长的紫粉色水母在温暖水域繁殖较快。 几年前它们很少出现在英国水域,它们更喜欢生活在温暖的地中海和大西洋中部。但是,在过去3年,数亿水母出现在大西洋东北部并靠近英国海岸,英国海岸温度自[阅读全文]
-
云南洱海遭破坏性开发 开发商填湖建豪华别墅群
[内容预览]
| 2010/4/13 9:52:30苍山洱海,驰名中外。洱海是大理的名片,更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然而,记者近日赴云南大理采访时发现,洱海正在遭受破坏性的开发。极目望去,到处是高耸林立的别墅群,这个世界级的旅游景点正在日益变成富人的后花园。 谷歌卫星地图,图中红线框内为情人湖原址,现已被填埋。从卫星图上可以看到,情人湖原址及其周边洱海公园的大片临湖区域,已经建成了较大规模的高档别墅区,附近还有一些尚在施工的工地。王伟 制图[阅读全文]
-
云南玉龙雪山冰川消融加剧 消失超过五分之一
[内容预览]
| 2010/4/13 9:24:30上图为2004年11月拍摄的游客在海拔4506米留影。下图是2009年8月22日拍摄的同一地点景色。由于没有积雪,雪山失去了往日的迷人风采。 科研人员深入冰川内部考察 冰川消融速度加快 以上图片均由新华社供图 【来源:中国新闻社】中新社昆明4月12日电 记者12日从云南省丽江市玉龙雪山管理委员会获悉,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该市著名景点和市区水源供给[阅读全文]
-
中美洲西岸和大西洋四成红树林物种难活
[内容预览]
| 2010/4/9 22:30:15新华网日内瓦4月9日电世界自然保护联盟9日发表公报说,其掌握的调查数据显示,受气候变化和毁林开垦影响,大西洋和中美洲部分地区的约4成红树林植物物种面临生存威胁。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是一个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宗旨的国际组织,总部位于瑞士格朗。该组织指出,美国奥尔德多米宁大学下属的全球海洋物种评估机构(GMSA)[阅读全文]
-
地中海首次发现可在无氧环境中存活多细胞动物
[内容预览]
| 2010/4/9 10:30:24科研人员首次发现,在地中海海底无氧和高盐度的沉积物中,生活着3种属于铠甲动物门的多细胞动物。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4月9日消息,据美国《连线》杂志网站报道,科学家在地中海海底沉积物中首次发现了能终生在无氧环境中存活的多细胞动物。此前,科学家发现一些细菌、病毒等单细胞生物能在无氧环境生存,但是却从未发现过能在无氧环境生存的多细胞动物。这一发现拓宽了人们对动物生存能力的认识,显示出地球的生物多样性。[阅读全文]
-
鄂尔多斯生态治理区建高尔夫球场 冲击脆弱植被
[内容预览]
| 2010/4/8 9:57:38专业人士测算,在西部高原砒砂岩区建一座36洞国际标准高尔夫球场,每年耗水量达500万吨,相当一个巨型“抽水机”;建设高尔夫球场需要完全清除原有植被,对水土资源的冲击和负面影响极大 国家三令五申禁止建设高尔夫球场,而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个占地近3500亩的高尔夫项目,竟公然建在生态极其脆弱的水利部“晋陕蒙砒砂岩区沙棘生态工程”区域。国家历时十余年投入巨大人力、财力和物力培育的大片沙棘生态林被[阅读全文]
-
咸海面积骤然缩减90% 被称最严重生态灾难之一
[内容预览]
| 2010/4/6 10:38:431973年拍摄的咸海 近日拍摄的咸海 潘基文巡视干枯的咸海。 据英国《每日邮报》4月5日报道,位于中亚的咸海曾经是世界第四大湖泊,但是在过去的50年间,它的面积骤然缩减90%,这被称为地球上最严重的生态灾难之一。 渔船搁浅干涸沙地 [阅读全文]
-
英博物馆举行蝴蝶展 数百只蝴蝶登台亮相
[内容预览]
| 2010/4/2 11:13:108岁的小姑娘露西娅·瓦格斯塔夫和一只蓝色大闪蝶亲密接触。大闪蝶产于南美洲,寿命只有137天。 左边的小男孩名叫加布里埃尔·瓦格斯塔夫,右边的小男孩名叫帕克·坎宁,他们正在观察蝴蝶如何享用桔子。成年蝴蝶只有“吸食”能力,而没有“咀嚼”本领。 一只蝴蝶破茧而出。“蝴蝶探索者”[阅读全文]
-
海水升温"漂白"恶化 澳南端珊瑚礁面临生存危机
[内容预览]
| 2010/3/27 17:28:38中新网3月25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澳大利亚科学家24日警告称,世界最南端的珊瑚礁首次出现大规模白化的现象;地球暖化海水温度上升,不但“漂白”了珊瑚,也严重威胁其生存。 科学家哈里森自1993年以来就密切留意被列入世界遗产的豪勋爵岛(Lord Howe)岸外珊瑚礁的变化。他说,海水温度上升摄氏2[阅读全文]
-
摄影师拍到蜘蛛在羚羊两角间结网奇特情景
[内容预览]
| 2010/3/25 9:32:16在南非动物园里,一只黑斑羚头顶蜘蛛网却浑然不觉 蜘蛛乐得在羚羊角间做窝中新网3月24日电据英国《每日邮报》23日报道,在南非一处国家公园里,一只羚羊在四处闲逛,而且对于挂在自己脑袋上两只角之间的一张大蜘蛛网浑然不觉。这令人惊奇的一幕被摄影师捕捉了下来。据报道,摄影师弗兰克.所罗门(Frank Solomon)在南非游猎时,无意之中在克鲁格国家公园(Kruger National Park)拍摄到了[阅读全文]
-
南极科考见闻:苔藓大量出现 鳞虾资源锐减
[内容预览]
| 2010/3/24 16:18:24这是中国南极长城站附近的帽带企鹅。帽带企鹅在白色颈部上有一条经过下颚连着两只耳朵的黑色环纹,状似帽带而由此得名(2009年11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崔静摄 编者按: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今年3月22日是第18个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23届“中国水周”。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阅读全文]
-
南极冰下近200米深处发现虾状生物
[内容预览]
| 2010/3/17 12:08:12南极冰下近200米深处发现虾状生物 北京时间3月17日消息,据美国媒体报道,科学家首次在南极冰盖下600英尺(约合182米)处发现一只虾状生物和一只水母。如此复杂的生物竟然可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令人惊讶。 科学家原以为在冰下如此深的地方由于没有光线,只有少数微生物才能生存。这正是美国宇航局的科研小组把摄像机放入南极冰盖下首次探究冰盖下面的世界时有了这一发现并感到惊讶的原因:一只[阅读全文]
-
印度森林内同时发现"花豹"等7种猫科动物
[内容预览]
| 2010/3/16 15:45:27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3报道,一个为期两年的科考项目于2010年2月公布了他们的最新研究发现。据研究人员介绍,在354平方英里(57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竟然同时生存着7种猫科动物,这是迄今在单个区域内拍到的猫科动物种类最为繁多的事例。 野生动物学家卡什米拉-卡卡蒂(Kashmira Kakati)多年来一直在研究杰普雷-德辛(Jeypore-Dehing)低地雨林地区的长臂猿。她对自己长期以来研究[阅读全文]
-
黄河内蒙古乌海湿地迎来白天鹅等候鸟
[内容预览]
| 2010/3/15 17:56:10新华网呼和浩特3月14日电(罗兵、苗云翔)由于气温逐渐回升,黄河内蒙古自治区乌海段开河期间水位上涨,在黄河岸边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湿地,这些湿地成为白天鹅等候鸟栖息的乐园。 在乌海市乌达区马宝店湿地,有近300只白天鹅嬉戏,它们有的闲庭信步、有的梳羽剔翎、有的引吭高歌、有的展翅翱翔,在树木和黄河的映衬下,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马宝店湿地、王元地湿地和乌兰布和沙区湿地是迁徙候鸟途经乌海市的主要栖息[阅读全文]
-
山西黄河湿地白天鹅北迁 跨越万里飞返西伯利亚
[内容预览]
| 2010/3/15 17:50:17新华网山西平陆3月15日电(记者王飞航)王天恩望着一望无际的水面,心中有些惆怅,他的那些天鹅朋友还没有来得及和他“告别”,就匆匆地“回家了”。 近日,最后一批白天鹅飞离山西平陆黄河湿地。这群“西伯利亚来客”在黄河湿地居留了四个月之后,终于要返回家乡了。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作为山西平陆三湾黄河湿地“天鹅湖”巡视员,王天恩每天的工作就是照料这些“西伯利亚来客”:按时为它们撒食物,照顾它们的“起居”[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