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自然生态
 
  • 气候变暖影响法属圭亚那植物

    [内容预览]

    | 2009/11/10 10:37:17
    新华社巴黎11月8日电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日前发表公报说,气候变暖严重影响了法属圭亚那热带雨林内的植物繁殖。   公报说,在1995年至2005年间,法国研究人员对法属圭亚那热带雨林内一座山上的所有植物进行了长达10年的调查。结果发现,10年间,五分之一的植物繁殖受到影响,尤其是幼苗期的树木和灌木影响最大。  研究人员还发现,10年间,这座山上的一半稀有植物已经灭绝。  研究人员说,这一现象主要

    [阅读全文]

  • 乞力马扎罗冰川20年内将消失

    [内容预览]

    | 2009/11/5 9:51:24
    本报讯  非洲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的冰川和积雪将在20年或更短的时间内完全消失。11月3日,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一篇论文中对外公布了这一预测。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这座“赤道雪山”的消融现象近年来一直被广泛关注,不少学者都将其看作是全球变暖的一项“实物证据”,但有数据支持的定量研究却并不多见。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古气候学家朗尼·汤普森教授和他的研究团

    [阅读全文]

  • 逾万物种陷"灭绝危机" 生存受人类活动威胁

    [内容预览]

    | 2009/11/5 9:44:23
    ·近年十大灭绝物种:白鳍豚、金刚鹦鹉上榜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3日说,全球超过1.7万物种入围这一机构2009年“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可能有灭绝危险。   冰山一角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今年对全球47677种动物和植物展开调查,认为其中17291种存在灭绝风险。   依据这一机构官方网站发布的调查结果,受调查已知物种中,21%哺乳动物、30%两栖动物、12%鸟类、28%爬行动物、37%淡水鱼、3

    [阅读全文]

  • 天山冰川对全球变暖越来越“敏感”

    [内容预览]

    | 2009/11/3 22:56:00
    最新一次观测研究显示,位于欧亚大陆腹地的天山冰川对全球气候的变化越来越“敏感”——气温的升降几乎会立即导致冰川状态和融水出现变化,总体趋势仍是冰川消融量随着气候变暖逐渐加大。   这项针对天山冰川的观测研究结果显示,在天山南坡的台兰河流域,年均气温每变化1℃,河流径流量就随之变化16%。1957年至2000年,冰川融水每年额外补给台兰河水量占河流年径流量的15%。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

    [阅读全文]

  • 世界自然基金会肯定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网络的保护经验

    [内容预览]

    | 2009/10/30 13:32:30
        新华网合肥10月30日电(记者 王立武)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全球副总干事斯伟德日前在安徽省安庆市召开的“2009年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网络年会暨湿地与气候变化适应研讨会”上表示,中国的长江湿地保护网络实现了气候变化适应性工作从理论到实践的成功尝试。推广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网络的工作经验,无疑将为长江流域生态系统、全球其他流域生态系统乃至全球生态系统提

    [阅读全文]

  • 聚焦卧龙湖候鸟

    [内容预览]

    | 2009/10/28 8:58:52
    大雁    卧龙湖是辽宁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总面积112平方公里,具有广阔的水面,各种水生动植物为鸟类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优越的栖息繁殖场所,吸引了大量候鸟和留鸟,是亚洲东部鸟类迁移的必经之地。有白鹤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6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23种。几年来,康平县加大了卧龙湖湿地的保护力度,使湿地生态功能更为显著。目前,卧龙湖自然保护区正在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随着迁徙季节的来临,卧龙湖自然保护区

    [阅读全文]

  • 美摄影师同数百万只水母一起游泳

    [内容预览]

    | 2009/10/23 10:41:59
    水母湖中生长着数百万只水母,在隔绝的湖中它们的毒刺慢慢失去了。这些神奇的照片是美国海军海洋摄影师约翰-布雷达姆拍摄的约翰的妻子艾米手捧无毒的水母每年艾尔莫克岛水母湖都会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和水母一同嬉戏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22日消息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在游泳时被水母蜇伤的滋味可是不好受,然而美国一对夫妇在菲律宾艾尔莫克岛水母湖却和数百万只水母一起游泳、嬉戏,因为它们都不会蛰人。而作为海

    [阅读全文]

  • 珍稀蜻蜓百余年后重现法国

    [内容预览]

    | 2009/10/20 14:34:30
    新华网巴黎10月19日电(记者李学梅)法国昆虫与环境保护机构19日说,在法国消失了近133年的一种珍稀蜻蜓在汝拉山一带重新出现。  该机构项目负责人帕斯卡尔·杜邦当天对媒体说,从1876年起,这种名为“女神”的蜻蜓就再也没在法国出现过。不过今年7月,一名植物学家和一名昆虫学家在法国萨瓦省的汝拉山区探险时,又重新发现了它的踪迹。  昆虫与环境保护机构当天发表公报说,“女神”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的濒

    [阅读全文]

  • 百万雪雁集体迁徙展现壮观奇景

    [内容预览]

    | 2009/10/18 9:12:03
    天空中密密匝匝的雪雁  在北美的苔原冻土带,冬季快到了,候鸟纷纷踏上飞向南方的迁徙之旅。我们常见的候鸟迁徙不过数十只一群,然而美国密苏里州一个野生动物保护区迎来最壮观的候鸟迁徙景象,上百万只雪雁在迁徙途中路过此地,密密麻麻铺满整个天空,令人惊叹。  摄影师迈克·霍林谢德在密苏里州芒德城的司考溪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拍摄到数量巨大的雪雁在一年一度的向南迁徙过程中休憩的场面。远远看去,上百万只雪雁密密匝

    [阅读全文]

  • 黑猩猩也会毫不利己地“助人”

    [内容预览]

    | 2009/10/16 7:00:45
    新华网东京10月15日电(记者钱铮)日本研究人员发现,即使在没有任何直接回报的情况下,某些黑猩猩也会应其同伴的要求,将喝饮料的吸管等工具递给同伴。研究者认为分析这种“助人”行为有助于研究人类的进化。   日本京都大学副教授田中正之等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网络科学杂志《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制作了两个房间,中间用透明的墙壁隔开,墙壁上留有一个洞,然后让两只黑猩猩分别进入这两个房间。研

    [阅读全文]

  • 江津地区"桫椤王宫" 难以破解的身世之谜

    [内容预览]

    | 2009/10/12 22:03:51
     这就是滚子坪山腰狭长沟谷中的一棵桫椤树。 桫椤树,被科学界称为研究古生物和地球演变的“活化石”。    江津区塘河镇滚子坪山中,约6000亩峡谷地带,分布着大小不等的上万株桫椤树。其中高达7.5米,直径逾15公分的,就有2株。高1米以上的,则有2000余株。    高度和数量在川渝均属罕见的这片桫

    [阅读全文]

  • 中国今年停止捕捞野生中华鲟亲鱼 保护濒危物种

    [内容预览]

    | 2009/10/11 12:53:59
        记者10日从湖北省宜昌市渔政部门获悉,已持续20多年的秋季野生中华鲟亲鱼捕捞工作今年将停止,此举旨在使长江中野生中华鲟的自然产卵行为免受惊扰,从而更好地保护该濒危物种的野生亲鱼资源。    宜昌市渔政船检港监管理处副处长刘长春说,自1982年以来,中国对中华鲟的保护主要依靠从长江中捕捞野生亲鱼进行人工繁殖放流。

    [阅读全文]

  • 科学家完成物种普查:全球共有190万物种

    [内容预览]

    | 2009/10/4 17:25:58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4日消息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近日科学家完成了世界上首次对所有已知物种的登记造册工作。根据这项综合性研究,世界上大约10%的已知物种面临灭绝危险。  据悉,科学家将名为《澳大利亚和世界生物物种数量》的报告发表在《澳大利亚生物资源研究》(ABRS)杂志上。科学家们进行该项研究的目的是旨在将地球上已知的现存物种和灭绝物种全部进行登记。报告指出,由于栖息地遭到破坏、全球气候

    [阅读全文]

  • 全球气候变化威胁高山鸟类生存 栖息地大幅减少

    [内容预览]

    | 2009/10/3 15:32:52
        由国际鸟类联盟与德国鸟类学家协会联合举办的鸟类保护专业会议目前正在奥地利举行。与会专家2日发表公报警告说,全球变暖改变着高山植被,正在对高山鸟类的生存环境构成日益严重的威胁。    专家们指出,研究表明,由于森林线上移,预计到2080年,雪雀的生存空间将比现在缩小15%。还有调查显示,1990年以来,阿尔卑斯山

    [阅读全文]

  • 澳地下苛刻环境中发现850种"无脊椎"新物种

    [内容预览]

    | 2009/9/29 8:09:43
     澳大利亚地下苛刻生活环境发现850种无脊椎动物新物种     据美国科学日报报道,日前,研究人员在澳大利亚内地地下水域、洞穴和“微型山洞”等苛刻环境中,发现大量无脊椎动物新物种。    这支由18位研究员组成的研究小组共发现850种无脊椎动物,其中包括多种类型的昆虫、小型甲壳纲动物、蜘蛛目动物、蠕

    [阅读全文]

  • 阿拉伯发现新种粉红褐色蜥蜴

    [内容预览]

    | 2009/9/28 13:14:28
     阿拉伯发现新种粉红褐色小蜥蜴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在数百万年时间内惨遭忽视之后,图片中这种小蜥蜴最终获得人们的尊重。它们所受待遇的180度大转折要感谢一项新研究。据悉,这种粉红褐色小蜥蜴生活在阿拉伯海索科特拉岛的多岩地带,是一种刚刚被确定的新种蜥蜴。长久以来,它们一直被视为另一个“壁虎王”。研究论文合著者法比奥·普平表示:“这也就是为什

    [阅读全文]

  • 湄公河流域发现163种新生物

    [内容预览]

    | 2009/9/27 14:28:37
    世界自然基金会日前公布的报告显示,湄公河流域2008年共发现163种新生物,其中包括食鸟青蛙和彩色壁虎等。但由于气候变化等原因,这些物种都在濒临灭绝的边缘。   世界自然基金会日前在曼谷公布的报告显示,湄公河流域去年共发现163种新生物,其中包括100种植物、28种鱼类、18种爬虫等。湄公河流域涵盖中国云南、越南、泰国、缅甸、老挝和柬埔寨,是世界上物种最丰富的区域之一。该报告警告说,受到全球气候变

    [阅读全文]

  • 科学家在厄瓜多尔群岛发现已灭绝珊瑚物种

    [内容预览]

    | 2009/9/11 11:43:21
        据英国《卫报》报道,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对厄瓜多尔的加拉帕哥斯群岛进行了一项为期3年的研究。研究过程中,他们在北部的沃尔夫岛和达尔文岛发现了一系列新的珊瑚以及一些已被打上“灭绝”标签的珊瑚家族成员。下面是南安普敦大学在此次远征之旅中拍摄的新珊瑚以及被重新发现的珊瑚物种图片。     1.发现新种珊瑚&nb

    [阅读全文]

  • 澳大利亚大堡礁亮起生态红灯

    [内容预览]

    | 2009/9/5 12:03:35
    本报讯 9月3日公布的一项报告再次亮起海洋生态红灯:在全球变暖和化学径流的双重作用下,被誉为“海中自然生态博物馆”的澳大利亚大堡礁正处于严重的危机当中。   这份由澳大利亚大堡礁海洋公园管理局发布的报告称,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在过去10年当中,大堡礁珊瑚礁群中已有两段出现较大规模的漂白现象(即意味着珊瑚的死亡)。虽然至今为止还没有物种灭绝的记录,但一些极具生态价值的物种,如儒艮(俗称“美人鱼”)、

    [阅读全文]

  • 中国南极长城站附近 野生海豹冰雪中产仔

    [内容预览]

    | 2009/9/2 15:28:51
     新生的小海豹  舐犊情深 海豹母子冰雪中偎依在一起  小海豹吃奶    上月末,一只小海豹在中国南极长城站降生,远在南极的中国长城站队员发回了一批高清照片,展示南极冰雪中生命力量的伟大。    8月28日,长城站队员在我站油罐后边的冰面上发现一只母海豹和一只刚出生的小

    [阅读全文]

2371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