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市场资讯 >> 环保产业
 
  • 山东划定环保产业发展“路线图”

    [内容预览]

    | 2022/2/8 15:07:36
    ◆本报记者 周雁凌 董若义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等7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山东省“十四五”生态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为全省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确定了“路线图”和“时间表”。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宋继宝告诉记者:“‘十四五’时期,山东省将从加快释放市场需求、强化政策扶持、拓宽投融资渠道、构建服

    [阅读全文]

  • 推动氟化工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内容预览]

    | 2022/1/10 11:48:17
    本报讯 近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了《关于严格控制第一批氢氟碳化物化工生产建设项目的通知》(环办大气〔2021〕29号,以下简称《通知》)。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有关负责人就《通知》有关背景、依据、内容等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通知》发布的背景是什么? 答:2016年10月,《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缔约方大会达成了《〈关于消耗臭氧

    [阅读全文]

  • 加快构建我国气候投融资体制机制

    [内容预览]

    | 2022/1/4 19:25:03
    王力 余晨 气候投融资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动能,也是我国产业结构化转型中协同增效的重要抓手。为更好发挥投融资对应对气候变化的支撑作用,《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陆续出台,顶层设计初见雏形。近日印发的《关于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将下一步如何建立健全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机制、自上而下开展试点工作等纳入未来工作考量之中。 气候投融资

    [阅读全文]

  • 如何提升化工园区环境应急能力?

    [内容预览]

    | 2021/12/30 20:37:17
    郑秀亮 自2012年开始,生态环境部先后批复全国多个化工园区开展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建设试点工作。2013年,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小虎化工园区有毒有害气体预警体系被列入全国第一批试点项目。2016年11月,园区建成了7个有毒有害气体预警监测子站、1套信息化平台、1个系统支持实验室,形成覆盖园区43家企业的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体系。 2017年,生态环境部在小虎化工园区召开全国环境应急

    [阅读全文]

  • 生态环境部印发《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

    [内容预览]

    | 2021/12/22 17:07:15
    本报记者杜宣逸北京报道 为深入推进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日前,生态环境部印发实施《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制定《管理办法》是深化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行动。《管理办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推动建立企业自律、管理有效、监督严格、支撑有力的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明确了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的主

    [阅读全文]

  • 金融如何精准支撑绿色发展?

    [内容预览]

    | 2021/12/16 10:18:49
    本报记者 邓玥 工信部、人民银行等四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提出要引导金融资源为工业绿色发展提供精准支撑,包括推动“两高”项目绿色化改造,对工业绿色发展项目给予重点支持等。这是我国“十四五”期间第一项金融支持工业发展的政策。 那么,目前金融机构对“两高”项目设立了哪些门槛?又如何推动其绿色化改造?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金融机构将如

    [阅读全文]

  • 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大有可为

    [内容预览]

    | 2021/11/22 9:02:35
    睢晓康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投资、设计、修复、管护等全过程,围绕生态保护修复开展生态产品开发、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技术服务等活动,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进行全周期运营管护。其中涉及重点领域包括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农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城镇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等6个方面。 《意见》明确社会资本

    [阅读全文]

  • 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助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内容预览]

    | 2021/11/10 16:52:57
    丽荣 金世超 孟锐 王夏晖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以下简称COP15)顺利闭幕并通过了《昆明宣言》,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共识,生物多样性保护逐步实现主流化,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

    [阅读全文]

  • 生态产业链金融模式首次提出

    [内容预览]

    | 2021/11/4 9:58:18
    编者按 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改革目标为:到2025年,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基本完备。以生态保护成本为主要依据的分类补偿制度日益健全,以提升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为基本取向的综合补偿制度不断完善,以受益者付费原则为基础的市场化、多元化补偿格局初步形成,全社会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显著增强,生态保护者和受益者良性互动的局面

    [阅读全文]

  • 绿色供应链指数和企业气候行动指数发布

    [内容预览]

    | 2021/11/4 9:57:20
    本报记者 陈媛媛 见习记者 董亚楠 “ Levi’s 和戴尔分列绿色供应链指数和企业气候行动指数榜首,华为和联想分别领跑两个指数的中国内地品牌,中国石化为首个进入CATI指数全球Top50的央企上市公司。”在2021绿色供应链暨气候行动论坛上,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发布第八期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及全新升级的企业气候行动CATI指数,一批中外企业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导下开始相向而行,积极推动

    [阅读全文]

  • 如何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

    [内容预览]

    | 2021/11/2 17:29:08
    本报见习记者 于天昊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近日正式发布。《意见》指出,要强化科技和制度创新,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加强绿色低碳重大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 科技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推进绿色低碳技术革命,以先进技术手段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高效、高质推动,将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提供强大驱动力。那么,目前我国在低碳

    [阅读全文]

  • VOCs治理走向精细化规范化差异化

    [内容预览]

    | 2021/10/28 10:43:39
    本报记者徐卫星 在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与减污降碳的背景下,“十四五”期间,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替代二氧化硫列入大气环境质量的约束性指标,VOCs污染防治将成为大气污染控制的关键与重点。 近日,第十届全国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减排与控制会议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为期两天的会议以“协同减排,精准治污”为主题,深入解读“十四五”VOCs污染防治相关政策法规和管理要求,探讨VOCs减排与控

    [阅读全文]

  • 广东环保集团亮相广交会

    [内容预览]

    | 2021/10/8 15:19:29
    本报记者黄慧诚报道 由广东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环保集团)、广东省环保产业协会、中国环博会联合主办的“环境综合整治创新技术及减排应用高峰论坛”近日在广州广交会召开。论坛展示了广东环保集团新形象,牵头搭建广东环保行业技术交流新平台,建立产学研一体化新机制,促进广东环保企业新合作。 广东环保集团副总经理黄贵生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广东环保集团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带动战略发展全局。希望以这次论

    [阅读全文]

  • 第一届全国碳中和与绿色发展大会召开

    [内容预览]

    | 2021/9/30 22:20:58
    本报记者刘蔚 9月26日-27日在深圳召开的第一届全国碳中和与绿色发展大会上,与会专家和学者不约而同关注绿色低碳技术。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强调:“要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提出:“促进碳达峰碳中和,要攻克十大关键技术。” 解振华在书面致辞中指出,要抓紧部署一批具有前瞻性、系统性、战略性布局的绿色低碳前沿技术和创新项目,建立完善绿色低碳技

    [阅读全文]

  • 绿色发展行业平均回报率不输信息技术

    [内容预览]

    | 2021/8/17 15:35:40
    本报记者黄勇 在生态文明、绿色低碳成为国家发展“底色”,尤其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作为专业投资机构,怎么选择自己的投资方向?怎么为绿色低碳发展增加绿色“成色”? “我们布局绿色发展领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云和资本董事长兼党支部书记赵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云和资本一直遵循长期价值投资理念,有足够的耐心去培养更多这一领域的优秀企业成长,打造良好生态。” 长期布局、深入持续研究绿色经济赛道 在

    [阅读全文]

  • 推动污染场地修复行业可持续发展

    [内容预览]

    | 2021/8/17 15:30:23
    张红振 董璟琦 何军 孙宁 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深入推进,我国土壤污染修复产业逐步向纵深发展。据统计,我国土壤污染修复产业修复产值从5年前的每年50亿元左右逐步发展到每年200亿元左右。当前,钢铁(焦化)、农药和化肥生产等行业的污染修复治理需求逐步显现,一些原位修复技术和专业装备的应用逐渐增多,土壤修复与公众及社会各界的直接或间接接触也逐渐增多。 但土壤修复作为环保产业中的新兴产业,在投资模式、

    [阅读全文]

  • 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初稿完成

    [内容预览]

    | 2021/7/29 14:47:09
    本报记者徐卫星 在近日举行的2021(第十二届)中国钢铁节能减排论坛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透露,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起成立“钢铁行业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正在组织全行业紧锣密鼓编制行业碳达峰路线图和行动方案,研究碳配额分配核算方案,开展钢铁低碳共性技术研发,完成《钢铁行业碳排放核定标准及基准值测试规范》、建立低碳发展标准体系等工作。 截至目前,我国钢铁行业已初步完成《钢铁行

    [阅读全文]

  • 加强土壤修复研究,应对气候变化影响

    [内容预览]

    | 2021/7/12 15:20:57
    董璟琦 李东一 邓璟菲 张红振 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事件和水文条件变化可能导致土壤污染范围的扩散,并给修复管控工程的顺利实施和预期效果带来安全风险。气候变化还可能导致区域地下水位的抬升或持续干旱等,从而威胁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长期风险管控和动态监控等人工措施的有效性。 发达国家已经开展了气候变化对土壤污染修复、管控和长期监控等技术的潜在影响、适用性和工程实施效果研究。当前,我国尚未系统开展土壤修复

    [阅读全文]

  • 绿色创新,中国应该怎么做

    [内容预览]

    | 2021/5/10 15:55:17
    本报记者文雯 “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当下热议话题。在科技创新领域,中国如何找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针对中国在碳中和背景下的绿色科技创新发展,又有哪些建议? 在日前由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主办,中关村创蓝清洁空气产业联盟承办的“为绿色未来而创新”第三期培训活动“绿色科技中小企业IP加速营”上,记者专访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全球挑战司司长Marion Amy D

    [阅读全文]

  • 绿色供应链助力中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

    [内容预览]

    | 2021/4/22 16:44:12
    袁钰 董鑫 刘婷 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笔者认为,这是在用全生命周期理念,厘清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过程。 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实

    [阅读全文]

2648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 2 3 4 5 6 7 8 9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