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华北 >> 内蒙古
 
  • 草原生态恢复植被涵养水源 呼伦湖酷暑天里仍涨水

    [内容预览]

    | 2010/8/1 10:44:49
        在新巴尔虎右旗贝尔湖边,一名工人正在修缮湖边旅游设施(6月5日摄)。近日来,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降水充沛、温度适宜,牧草全面返青,而且总体长势良好,草原又迎来了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新华社记者 任军川 摄    7月25日,呼伦贝尔市的最高气温达到了摄氏34度,但烈日并未烤退呼伦贝尔奔涌的绿色。近两年,许多因持续干

    [阅读全文]

  • 内蒙古阿拉善盟调查:荒漠扩张 缘何难以止步?

    [内容预览]

    | 2010/7/30 12:19:47
    近期卫星影像显示,横贯内蒙古阿拉善盟地区的巴丹吉林、腾格里和乌兰布和沙漠,已经通过细长的通道实现了“握手”。业内人士担忧,如果三大沙漠“全面会师”,前景无法想象。  据统计,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沙漠,曾分别以每年约10米、20米、25米的速度扩张。近年来,三大沙漠扩展势头有所减缓,如腾格里沙漠的扩张速度已降至每年3米,但仍未停止前移步伐。  虽然经过多年治理,三大沙漠的综合生态状况依然较差。

    [阅读全文]

  • 呼伦贝尔推进水污染防治 确保松花江水环境安全

    [内容预览]

    | 2010/7/26 17:30:21
    嫩江呼伦贝尔段的流域面积为9.98万平方公里,占松花江流域面积的17.92%。内蒙古自治区列入《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18个水污染治理工程项目中,呼伦贝尔市占9个。  ■呼伦贝尔市印发了《松花江流域污染治理项目工程进度、目标责任分解表》,将任务目标分解落实到旗市、部门、企业和具体责任人。  ■加大环境违法问题的查处力度,坚决查处超标准、超总量排污行为,对违法排污企业严厉惩处,绝不姑息。  ■

    [阅读全文]

  • 内蒙古整体推进防沙治沙工程 实现绿富同兴

    [内容预览]

    | 2010/7/24 16:33:11
    去过鄂尔多斯高原的人或许都有过这样的感官触动――30多年前,从呼和浩特驱车经东胜去乌审旗,黄沙弥漫,偶见几株沙漠榆歪歪扭扭,零星的绿色也尽显痛苦表情。贫瘠、荒凉令人想起清代文人的感怀诗:“鄂尔多斯天尽头,四月柳条抽。一阵黄风不分昏与昼”。   如今,走在这条直通陕北的高速公路上,两侧的乔木、灌木、各种花草错落有致,绿意盎然,目之所及,一派生机。  鄂尔多斯的“绿肥沙瘦”,只是我区生态好转的一个缩影

    [阅读全文]

  • "生态达人草原探绿"在内蒙古启动 完成首次考察

    [内容预览]

    | 2010/7/22 22:14:41
        新华社呼和浩特7月22日电(赵军)“生态达人,草原探绿”生态考察团日前深入内蒙古草原地区,完成了本次活动的首次生态考察。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生态环保理念的热捧,草原碳汇及其生态问题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内蒙古地区作为国内草原资源丰富的省份,其草原生态状况一直不被外界了解,参与考察的人员也都希望“通过此

    [阅读全文]

  • 赤峰市加强草原生态保护 再现秀美山川

    [内容预览]

    | 2010/7/21 17:09:48
    现代化的喷灌农业设施  人民网赤峰7月19日电 (记者 王锦标) 2010“全国重点网络媒体赤峰行”大型采访团17日抵达阿鲁科尔沁旗,记者团参观了阿鲁科尔沁旗草场和牧区的生态建设。  阿鲁科尔沁旗以牧业为主,有辽阔的草原。据1986年草原普查数据显示,阿旗草场总面积1831.6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1560万亩,年均降雨量300-400毫米。近年来,随着阿鲁科尔沁旗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和牲畜头

    [阅读全文]

  • 内蒙古:将用6年时间全方位综合治理乌梁素海

    [内容预览]

    | 2010/7/21 12:42:39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环保厅等部门获悉,从2010年开始,内蒙古将用6年的时间全方位、综合治理乌梁素海,通过实施9大类60项工程,争取在2015年左右使水质达到4类标准。  乌梁素海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境内,占地44万亩,是地球上北纬41度附近最大的一个湿地,也是中国八大淡水湖之一,2002年被国际湿地公约组织正式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近年来,乌梁素海水质出现富养化现象,连续4年为劣5类,亟需进行生态

    [阅读全文]

  • 打造新能源之都:呼市的雄心与路径

    [内容预览]

    | 2010/7/21 10:46:37
    继成功打造“中国乳都”之后,呼和浩特又在向成为“中国新能源之都”迈进。  7月16日至18日,内蒙古呼和浩特投资贸易洽谈会暨第二届中国(呼和浩特)光伏发电研讨会可谓嘉宾云集,包括无锡尚德、阿特斯、江西赛维、林洋等在内的光伏巨头公司悉数参加。呼和浩特市政府则对此次会议寄予厚望。  “正如打造‘中国乳都’有伊利、蒙牛两大企业作支撑一样,呼和浩特打造‘中国新能源之都’必须有光伏巨头作为发展基石。”一位专

    [阅读全文]

  • 沙漠深处的绿色电波

    [内容预览]

    | 2010/7/14 11:12:13
    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厂利用沙生灌木特殊的生物习性和广袤的沙地资源,通过生物质能直燃发电技术发电,取得治沙、减排、富民、产业化发展等多赢效果,探索出了一条沙区循环经济的新路。  先造两亩林,再用1吨材  地处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毛乌素沙地的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厂投资2.5亿元,灌木能源建设投入8000万元,利用沙生灌木生物质能直燃发电技术,从锅炉、燃料输送系统到灰渣深加工设备均采用国产设备,年可发电

    [阅读全文]

  • 内蒙古西部大开发注重生态保护 森林覆盖率达20%

    [内容预览]

    | 2010/7/8 14:22:08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森林覆盖率从10年前的14.8%提高到了目前的20%。  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刘新乐先生在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内蒙古在进行资源开发的同时,注重生态保护,相继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一批生态建设工程。今后,内蒙古将针对广大草原牧区,通过人口向城镇集中,牲畜向农区转移,工业向园区集中的方式,逐步实

    [阅读全文]

  • 垃圾发电拉开低碳“序幕”

    [内容预览]

    | 2010/7/8 13:55:16
    环保,低碳,零排放。在地球环境压力日益加重的今天,这是全人类孜孜不倦的追求。最近,包头市开始建设的垃圾环保发电厂,为低碳经济的向前发展添上了浓重的一笔。西部首例环保发电厂包头诞生在节能、环保、低碳经济大势所趋的形势下,包头也驶入了这一快车道。近日,我国西部首个垃圾环保发电厂在包头开始建设。据了解,包头垃圾环保发电厂由内蒙古普拉特交通能源有限公司投资4.2亿元建设,选址于麻池镇,占地132.69亩,

    [阅读全文]

  • 内蒙古召开低碳经济发展研讨会

    [内容预览]

    | 2010/7/3 18:25:26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态和发展,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正在形成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6月26日,内蒙古召开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为主题的研讨会,旨在审时度势、提升理念,交流信息、增进共识、汇聚智慧,为内蒙古低碳经济发展献言献策。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忠、政府副主席刘卓志、政协副主席郭子明、全国政协常委包俊臣出席会议,刘卓志作重要讲话,会议

    [阅读全文]

  • 阿拉善实行生物治虫 两万肿腿蜂治理五千亩草原

    [内容预览]

    | 2010/7/2 19:20:56
        连日来,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城西飞播区内,旗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的工作人员连续投放了2万只肿腿蜂来治理5000亩草原上的沙蒿尖翅吉丁虫害。    阿拉善左旗森防站站长周会玉介绍,这是阿拉善盟首次采用生物治虫大面积防治草原虫害。据了解,随着阿拉善左旗飞播造林的不断实施,取得的生态效益日渐明显,生态环境逐步等到改

    [阅读全文]

  • 草原生态和农牧民致富双赢

    [内容预览]

    | 2010/7/2 13:43:56
    本报讯(记者 孙鹤) 记者了解到,近几年来,通过各项政策措施和项目的配套实施,鄂托克旗草原原来沙化程度较为严重的状况得到改善,草原生态植被明显恢复,农牧民有效增收致富。  据介绍,鄂托克旗草畜平衡政策实施初期,由于草牧场载畜量受到限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牧民收入水平。但通过近几年的实施,部分坚持落实草畜平衡和禁休牧政策的农牧民收入水平已开始大幅提升。主要原因是草畜平衡后,由于载畜量减少,牲畜质量有

    [阅读全文]

  • 柴河成为中科院科考基地

    [内容预览]

    | 2010/7/2 7:24:11
    本报讯 (记者王泽蔚)日前,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柴河科学考察基地在扎兰屯市挂牌。  以柴河为核心景区的1234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涵盖高山湿地、原始森林与火山地质地貌奇特的自然生态景观。2005年6月,中科院火山地质与第四纪环境学家刘嘉麒院士率科考组经对雅鲁河、济沁河、绰尔河、伊敏河等流域进行野外地质调查,确认扎兰屯柴河地区具有典型的地质、地貌景观特征,有15座典型的火山喷发口,6座高山湖泊(

    [阅读全文]

  • 巴彦淖尔乌兰布和沙漠生态旅游项目开工

    [内容预览]

    | 2010/6/29 12:11:55
    总投资8.6亿元的乌兰布和沙漠生态旅游项目日前在磴口县开工建设。据介绍,项目建成后,昔日黄沙漫漫的乌兰布和沙漠将“变身”为独具魅力的沙漠生态旅游景区。  该项目由内蒙古中银房地产集团投资兴建,分三期完成,2011年9月完工。项目东临黄河,西靠乌兰布和沙漠生态建设示范区,占据了得天独厚的旅游自然资源。该项目将打造“长河落日”、“大漠孤烟”、“沙水一线”等人文景观,建设集旅游产业、生态产业和文化产业为

    [阅读全文]

  • 高碳能源低碳化:内蒙古的必然选择

    [内容预览]

    | 2010/6/29 9:13:58
    “我区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排放二氧化碳约4.9吨,接近全国的2.5倍;亿元工业增加值排工业废气、固体废物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0%和9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自治区副主席刘卓志在6月25日召开的2010内蒙古低碳经济发展研讨会上对记者说。  近年来,我区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受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局限,内蒙古仍

    [阅读全文]

  • 2010内蒙古低碳经济发展研讨会在呼和浩特举行

    [内容预览]

    | 2010/6/26 20:23:28
    6月25日,2010低碳经济发展研讨会在呼和浩特举行。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忠、自治区副主席刘卓志、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郭子明、全国政协常委包俊臣和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许柏年、邬宝恒出席研讨会,刘卓志、包俊臣讲话。  研讨会由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市委、政府,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政研室,自治区发改委,内蒙古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等21家单位主办,兴业银行呼和浩特分行、内蒙古低碳经济研究院承办。自治区部

    [阅读全文]

  • 高温干旱导致内蒙古部分草场发生蝗虫灾害

    [内容预览]

    | 2010/6/26 19:48:43
    新华网呼和浩特6月26日电(记者贾立君)6月中旬以来的持续高温天气,致使内蒙古自治区出现大范围旱情,导致大面积农作物生长受到影响、部分草场发生蝗虫灾害。   内蒙古生态农业气象中心发布的干旱监测评估报告显示,6月中旬以来,全区大部地区气温比上年偏高1至3摄氏度,其中阿拉善盟的阿右旗偏高4摄氏度,由此导致农牧区土壤墒情比上年同期偏差,大部分地区出现旱象、部分地区旱情严重。  眼下,正值内蒙古东部平原

    [阅读全文]

  • 发展沙棘产业 换来绿水青山

    [内容预览]

    | 2010/6/25 8:26:15
    内蒙古水域山饮品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开发沙棘饮品向沙漠进军,带来沙漠增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性循环。  鄂尔多斯高原砒砂岩区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治理难度很大。而在砒砂岩区却顽强生长着一种植物————沙棘。这个治理砒砂岩地区的先锋树种,能有效地封沟拦沙蓄水,许多侵蚀剧烈的沟道、河川都可以被沙棘固定。沙棘的生态效益毋庸置疑,沙棘的功效也早在二十几年前在学术界成为共识————沙棘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植

    [阅读全文]

424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