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华北 >> 内蒙古 >> 正文

内蒙古整体推进防沙治沙工程 实现绿富同兴

Eedu.org.cn 作者:庞俊峰    资讯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7-24

  去过鄂尔多斯高原的人或许都有过这样的感官触动――30多年前,从呼和浩特驱车经东胜去乌审旗,黄沙弥漫,偶见几株沙漠榆歪歪扭扭,零星的绿色也尽显痛苦表情。贫瘠、荒凉令人想起清代文人的感怀诗:“鄂尔多斯天尽头,四月柳条抽。一阵黄风不分昏与昼”。

  如今,走在这条直通陕北的高速公路上,两侧的乔木、灌木、各种花草错落有致,绿意盎然,目之所及,一派生机。

  鄂尔多斯的“绿肥沙瘦”,只是我区生态好转的一个缩影。如从南到北深入沙区走走看看,就会发现还有诸多奇迹正在被世人关注,沙漠的神秘面纱也在绿进沙退的博弈中悄然揭开。

  披上绿衣裳――沙漠也会显温柔

  走进内蒙古,人们越来越发现,从锡林郭勒到呼伦贝尔,从赤峰到通辽,从鄂尔多斯到阿拉善,树木多了,草场绿了,风沙减少了,风景变美了。

  提起生态变化,首先让我们看看内蒙古的沙情:我区分布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巴音温都尔五大沙漠和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呼伦贝尔、乌珠穆沁五大沙地。多年来,由于干旱少雨,周边人畜递增,再加上不合理的利用和开发,使沙丘流动加剧、沙害蔓延,直接威胁着河流、湖泊、交通要道、农田和城市。特别是乌兰布和沙漠每年以8―10米的速度不断东侵南移,与黄河河道相接,并且穿越黄河,在河东形成沙丘,每年有近1.8亿吨(近十几年来通过治理减少5000多万吨)泥沙侵入黄河,河床抬高,有的区域高出地面2―10米,行洪能力下降,黄河水患严重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发展,威胁着沿河地区的工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阿拉善盟境内的三大沙漠呈现出握手之势,也成为沙尘暴的主要源头。呼伦贝尔沙地则不断侵吞着草场和湖泊,是全区沙化速度最快的沙地之一。

  专家们公认,内蒙古是中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较为集中、危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上世纪90年代后期,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全区总土地面积的60%,那些年我区每年发生沙尘暴20多次,强度也是历史罕见,严重影响了京津塘地区以及华中和东北地区。

  面对困境,从1998年开始,国家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以及自然保护区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内蒙古成为全国唯一被六大工程全覆盖的省区。

  2000年,我区乘上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快车,开始建设北方最重要的生态防线,再造秀美山川。自治区党委、政府把生态建设作为基本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走大工程带动大发展之路。按照因地制宜、分区施策的原则,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推行“乔灌草结合,灌草为主;封飞造结合,封造为主”的建设新法则,取得生态建设新突破。在“谁造谁有”、“谁投资、谁治理、谁开发、谁受益”等防沙治沙创新政策的激励下,阿拉善高原的围封转移工程,中部各盟市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大兴安岭的天然林保护工程,退化草原的禁牧、休牧、限牧和划区轮牧等,让内蒙古人一步步扩大着绿色成果

  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国家累计投入我区生态建设资金170多亿元(不包括粮食补助等财政资金),实施营造林1.4亿亩,水土保持治理0.84亿亩,草原建设2.5亿亩。据第三次荒漠化监测结果显示,全区荒漠化土地约占全区总土地面积的52.6%,降低了7.4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0%,提高6.17个百分点。生态治理区内草产量提高了0.5―3倍,牧草高度提高了4.7―22.6厘米,林草盖度达到50%左右。生态建设取得了整体恶化趋缓、治理与保护区域明显好转的良好效果,沙尘暴次数、强度均有明显下降。

  对抗变顺应――黄沙也能变成金

  谚语说:治沙不治穷,到头一场空。过去的10年多,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的沙草产业理论在我区逐步得到较为成功的实践。

  有关沙产业的概念,钱老这样定义:沙产业是用系统思想、整体观念、科技成果、产业链条、市场运作、文化对接来经营管理沙漠资源,实现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性循环的新型产业。

  记者不久前采访了曾荣获国家沙产业杰出贡献奖、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郝诚之,重温他1984年在内蒙古日报社工作期间曾因向钱学森约稿而结缘沙草产业的往事。郝诚之说,沙漠资源的“成灾”和“成宝”,决定着沙区人民的命运,只有顺应自然规律,坚持生态、生计兼顾,治沙致富双赢,将防沙、治沙、用沙、管沙结合起来,才能够尝到绿富同兴的甜头。

  较早实践钱老沙草产业理论构想的东达蒙古王集团,根据沙柳4年一伐防枯死、平茬复壮的特性,试验用沙柳的嫩枝叶喂羊,粗枝条粉碎、拌木浆造纸。从2005年东达蒙古王集团收购的造纸厂投产,到首期10万吨的沙柳造纸项目完成,这个厂的产值猛增到3.2亿元。广大农牧民通过订单种植沙柳,增收可观而稳定。于是,农民种植沙柳的热情高涨,生态恢复效果喜人。现在,东达蒙古王集团在库布其沙漠边缘已经建起300万亩沙柳基地,在杭锦旗、乌审旗建了两个造纸厂,形成规模经营。在技术人员指导下,农牧民在沙柳种植区内套种植紫花苜蓿、沙打旺等优质牧草,发展舍饲养殖业,种植区12万农牧民年人均增收2800多元。

  如今,有代表性的几个沙产业已经在内蒙古开花结果,沙区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尝到了发展沙产业的甜头:亿利资源集团以沙产业反哺治沙,兴建起以甘草为主的中药产业基地和库布其沙漠七星湖旅游景区。当地农牧民以“五荒”沙地入股,既是企业的股民,又是生态建设的工人;既有股权收益,又有劳务收入。近几年,每年有近万名农牧民参与沙区生态建设,劳务总收入高达6000万元。不仅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而且改善了生存环境和投资环境。

  地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阿拉善盟阿右旗沙林呼都格地区,通过人工种植梭梭和嫁接肉苁蓉,人均直接增收2000元。地处科尔沁沙地的通辽市科尔沁区敖力布皋镇,适时开发沙地西瓜、沙地葡萄、沙地花生等,不但使白沙变成了生机盎然的绿洲,还使广大农民的腰包渐鼓。2009年该镇种植沙地西瓜3300多亩,旱年取得大丰收,亩产达2500公斤,每亩收益约2000元。

  在钱学森沙草产业理论的指导下,我区近千家企业把沙生植物的加工链延伸为产业增值链和就业链,甘草、沙棘、沙柳、山杏、锁阳、苁蓉、苦豆籽等新型后续产业发展迅速。钱老为此曾高兴地说:“内蒙古各族人民过去在两弹一星事业上做出了贡献,现在又在沙产业草产业上给全国带了个好头,做出了榜样。”

  治沙英雄辈出――民间力量成为中坚

  经过几年的治理,一处处荒凉大漠如今已经是绿树成荫、瓜果满地、牛羊成群,农牧民曾住过的沙窝棚也变成了砖瓦新居甚至二层小楼。

  请看几个“芒赫图很”(蒙古语意为沙漠里的人)改变生态、改变命运的生动事例:

  上世纪80年代,19岁的陕西省靖边县姑娘殷玉珍嫁到了毛乌素沙漠腹地的乌审旗,没想到婚房竟然是猫着腰才能够进去的地窖,一遇刮风天,铺天盖地的黄沙随时都有把小屋吞噬的危险,风一停,一家人便赶快用铁锨把堵住门口的沙子一锨锨铲开。这样的情形几乎天天发生。于是,倔强的殷玉珍发出了“宁肯种树累死,也不叫沙子欺负死”的誓言。那时,殷玉珍家里最大的财产是1只羊羔和1只三条腿的羊。1986年春天,殷玉珍用那只三条腿的羊换回了600棵树苗,把它种在房子周围,冬去春来,100多棵小树存活住了。从此,一场旷日持久的人沙大战再没有止歇,殷玉珍把誓言变成了挺立在毛乌素沙地的7万多棵树木。

  殷玉珍是我区第三代治沙英雄中的一员。在英雄精神的鼓舞下,草原儿女植树护绿、美化家园蔚然成风,无数普通民众成为沙区播绿的中坚力量。

  在内蒙古的绿色史册上,还有这样一些名字不可以忘记―――第一代治沙英雄、“牧区大寨”乌审召的宝日勒岱,第二代治沙英雄、“种树种到联合国”的全国十大女杰王果香,变卖家产植树造林的多伦县蔡木山乡的贾义祥,还有情洒恩格贝的国际友人远山正瑛……昨天的地球癌症,在新一代民间治沙英雄的手下已经有了防治的办法和利用的途径。据统计,我区个体治沙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大户超过1300户,在世界排名第一。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继续加大相关投入的同时,在国家、地方和社会力量共同推进治理中,只要坚持“绿化―转化―产业化”,沙漠就会增绿,资源就会增值,农牧民就会增收,企业就会增效,荒芜的沙漠就会成为祖国北疆的新亮点,绿色地球的新希望。(记者 庞俊峰)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