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中南 >> 湖南
 
  • 长沙五年节能=植树1.3亿棵

    [内容预览]

    | 2011/10/20 9:31:22
    编者按 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今年6月联合公布了全国首批8个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的名单。首批城市包括北京市、深圳市、重庆市、杭州市、长沙市、贵阳市、吉林市、江西省新余市。这些试点城市将树立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理念,构建节能减排工作格局,实现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能效水平大幅提高、低碳技术广泛推广、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显著减少等目标,使节能减排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这些试点

    [阅读全文]

  • 夯实“两型”社会建设生态基础

    [内容预览]

    | 2011/10/20 9:28:53
    中国环境报讯 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日前在山西省太原市举行的中部论坛上发言时指出,湖南省将着力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建立“两型”产业体系,夯实“两型”社会建设的生态基础。  中部论坛以“深化全面合作、加快转型跨越、促进中部崛起”为主题。周强在题为《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加快转型跨越发展》的发言中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十一五”的5年,是中部崛起战略深入推进的5年,也是中

    [阅读全文]

  • 湖南推出再生资源期货交易 企业抗风险能力提高

    [内容预览]

    | 2011/10/19 19:08:20
    受国际市场影响,今年铜价下跌幅度较大,铜价下跌后,出现了供货商不愿供货或者干脆歇业的现象,国内许多以铜为主要原材料的电缆生产企业由于没有铜,出现停工停产现象。而位于湖南省台商投资区的金龙集团却一派红火景象:每天消耗150吨废铜,生产出的电缆源源不断发往全国各地市场。   一个月前,金龙集团携手银河期货在我省首次推出废铜、铝等期货回收,即供货商货到后金龙5个工作日内结清货款的一半,另一半由供货商自己

    [阅读全文]

  • 泸溪生态建设推动生态经济发展

    [内容预览]

    | 2011/10/17 15:57:02
    本报讯(马洪波 彭莹)10月12日,笔者从泸溪县政府办了解到,自开展生态建设以来,该县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5个,防治水土流失面积达34.1平方公里。同时,开展退耕还林工程、世行贷款工程、“八百里绿色行动”、“四边”绿化工程等项目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退耕还林43.2万亩。  泸溪县是我州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之一,据第二次全国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水土流失面积达382.77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24.

    [阅读全文]

  • 《长沙市水资源管理条例》将于明年施行

    [内容预览]

    | 2011/10/17 8:59:18
    长沙晚报集团滚动新闻10月16日讯(记者 周小华)记者16日市人大常委会获悉,《长沙市水资源管理条例》将于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条例》规定,对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水的单位和个人,依法实行取水许可制度。但法律、法规规定不实行取水许可的情形除外。  对取水总量已达到或者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审批建设项目的新增取水;对取水总量接近控制指标的地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限制

    [阅读全文]

  • 株洲生态工业城投资476亿 清水塘污水处理先行

    [内容预览]

    | 2011/10/15 8:08:24
    清水塘,这个听上去山青水秀的名字,至今还是株洲环境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在某种程度上,清水塘甚至就是当地环保部门工作的全部。  “通过污染综合整治,砷、镉提前两年完成湖南省政府下达的 十一五 减排任务。”9月26日,株洲市环保局副局长何长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局里99%的时间是在为清水塘工作。”记者看到,在何长顺桌上报批的项目中,每一个企业都与清水塘有关。  “清水塘工业废水处理利用厂今年投入使

    [阅读全文]

  • 湖南能源对外依存48% 专家建议重点开发生物质能

    [内容预览]

    | 2011/10/11 15:03:25
    每年夏冬两季,湖南省都会出现电煤供应紧张的局面。来自省湖南省发改委的数据显示:湖南省能源消耗量中,自产量为52%,对外依存度为48%,能源供应缺口大。  湖南省委党校经济学教授易可君建议:湖南省应重点开发生物质能,优化能源供给结构。 他说,长远来讲,最大的潜力就是生物质能,包括稻草、秸秆、树枝、酒糟、谷壳等生物资源,都可以用来发电,效果相当好。   据了解,2007年湖南省首家生物质能发电厂在岳阳

    [阅读全文]

  • “绿色湘江”谋建生态补偿共享机制

    [内容预览]

    | 2011/10/11 11:11:20
    红网长沙10月11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邱玉峰)如何加快湘江流域综合治理,政府、银行、企业如何联手打造绿色湘江和绿色金融生态?昨日,由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主办、华融湘江银行承办的“绿色湘江·合作共赢——2011年华融绿色湘江主题活动”在长沙举办。前外交部长李肇星、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龙永图、著名经济学家吴晓求等受邀参会,分别就打造绿色湘江建言献策。  据了解,随着投资595亿元的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

    [阅读全文]

  • 长沙农村环保达人荧屏竞逐

    [内容预览]

    | 2011/10/6 15:51:15
    本报10月4日讯(记者 陈永刚 通讯员 李方 晏亚)昨天晚上,长沙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能手决赛在长沙电视台政法频道播出,来自岳麓区、望城区、浏阳市、长沙县、宁乡县等5区、县(市)的选手各显神通,将各自所在区、县(市)的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生动地展现在市民面前。  长沙市今年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试点工作以来,各乡镇推出了各具特色的农村垃圾处置模式,农村环境面貌有了明显改观。为进一步增强广大农民

    [阅读全文]

  • 湖南生态农业硕果满枝:节了能源 美了环境 富了农民

    [内容预览]

    | 2011/10/3 10:17:44
    中广网长沙10月2日消息(记者张毛清 通讯员张雪珊 黄越华) “千年奇闻数今天,低炭环保节能源。家家用上沼气灶,乡村何处看炊烟。”湖南省邵阳市双清区高崇山镇长木村是全国50例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其中沼气能源的基本普及是新农村建设最大的亮点。年逾花甲的曾广发老人看到村里的巨变,近日当即喜滋滋地赋诗一首。  该村第一口沼气池始建于2003年秋。6年来,随着沼气生态农业的普及,不但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

    [阅读全文]

  • 湖南邵阳双清:沼气生态农业硕果满枝

    [内容预览]

    | 2011/9/29 18:31:36
    中广网9月28日消息(记着张毛清 通讯员张雪珊 黄跃华)“千年奇闻数今天,低炭环保节能源。家家用上沼气灶,乡村何处看炊烟。”湖南省邵阳市双清区高崇山镇长木村是全国50例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其中沼气能源的基本普及是新农村建设最大的亮点。年逾花甲的曾广发老人看到村里的巨变,近日当即喜滋滋地赋诗一首。  该村第一口沼气池始建于2003年秋。6年来,随着沼气生态农业的普及,不但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提高

    [阅读全文]

  • 生态立市成就“绿色邵阳”

    [内容预览]

    | 2011/9/22 13:37:11
    本报讯 进入9月以来,细心的市民发现,资江和邵水河水清澈,波光粼粼,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浑浊了。而这一改变,得益于市区高标准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的建成。近年来,我市坚持把“绿色邵阳”作为立市品牌,依靠大工程,建设大生态,全市森林资源明显增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逐步实现了天更蓝、水更绿的目标。  森林资源明显增长。近五年来,全市完成各类造林126万亩,完成义务植树7000余万株,绿化公路19

    [阅读全文]

  • 加强外来物种管理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内容预览]

    | 2011/9/21 8:51:32
    近年来,福寿螺、加拿大一枝黄花等外来有害物种频繁入侵我省,破坏了我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给农林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危害。针对这种情况,省人大、省政府把加强外来物种管理立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经过深入调研,反复研讨,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湖南省外来物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将于2011年10月1日起正式颁布实施。《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推

    [阅读全文]

  • 湖南:农村小水利工程抗旱保水效益凸显

    [内容预览]

    | 2011/9/20 7:49:09
    今年上半年,湖南省遭遇罕见的春旱,7月再次发生严重干旱,然而,今年湖南早稻产量比去年增收6%左右。这背后,水利事业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有力地支撑和保障。  9月7日,湘潭市泉塘镇山坳村村民陈有涛高兴地说,“多亏这几年的水利建设,旱时浇水、涝时排水,今年早稻亩产有1000多斤,增产80多斤。”  据统计,2010年,湖南省37个县(市、区)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完成项目总投资21.62亿元,其中中央

    [阅读全文]

  • 环洞庭湖生态旅游区经济圈结盟

    [内容预览]

    | 2011/9/19 8:29:54
    本报9月18日讯(记者 易禹琳 龙文泱)今天上午,“情满清水湖”2011湖南国际旅游节常德分会场开幕式暨清水湖旅游产品推介会,在清水湖旅游区隆重举行。全国120名媒体记者共同见证“牵手大湘西”签约仪式和环洞庭湖生态旅游区经济圈结盟仪式。岳阳、益阳、常德“一湖三地”正式结盟,联手主打洞庭湖生态旅游品牌,并与长沙、张家界、湘西自治州三市州签署了牵手大湘西合作协议。  下午,在“我们的洞庭”——环洞庭湖

    [阅读全文]

  • 长株潭城市群绿心“魔方”

    [内容预览]

    | 2011/9/15 14:39:36
     昭山乡幸福村的鱼塘。  绿心,是长株潭生态之肺。  今年7月,省人大常委会形成了一份关于绿心的调研报告,题目是《保护绿心,刻不容缓》,报告不无忧虑地指出,“当前保护的任务和形势比较严峻”。  森林覆盖率逐年走低、过度开发现象突出、整体分割日趋严重……在严峻形势的背后,绿心所面临的更大挑战,则是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处理,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以及生态补偿机制的亟待建立。  保护绿心,谁保护,谁

    [阅读全文]

  • 打造城市“绿肺”让呼吸回归生态

    [内容预览]

    | 2011/9/9 8:09:11
    日前,市长黄兰香在环南湖规划设计时,提到“要打造风景里的生产力,提升山水间的幸福感。”而城市绿化无疑是这道亮丽风景线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近日,不少市民就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快我市绿化工作建言献策。“城市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美化环境景观、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公益事业。”市风景园林局谭岳华说,我市要巩固和深化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为目标,创造最佳人居环境。他

    [阅读全文]

  • “绿色湖南”幸福得实在而诗意

    [内容预览]

    | 2011/8/30 18:38:12
    湖南省委、省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为目标,以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从绿水青山是湖南最大优势和吸引力出发,作出了建设“绿色湖南”的重大决策。(8月30日长沙晚报)  全球进入环境危机时代,人类活动在频繁的破坏环境。在此背景之下,对于人们来说,还原幸福的本来面目,就是最简单也最原始的一种状态,那就是能吸入干净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干净的果蔬。无疑,湖南人民是幸福的,在

    [阅读全文]

  • 绿水青山是最大的优势和吸引力

    [内容预览]

    | 2011/8/30 8:04:17
    绿色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新潮流,也是关系未来发展的制高点。省委、省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为目标,以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从绿水青山是湖南最大优势和吸引力出发,作出了建设“绿色湖南”的重大决策。  绿色是实现湖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点  绿色是湖南发展的最大优势。湖南有林地和湿地面积1.94亿亩,森林覆盖率达57%,超出全国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处于全国领

    [阅读全文]

  • 水土保持力促“绿色湖南”

    [内容预览]

    | 2011/8/29 7:48:24
    本报8月28日讯(记者 柳德新 通讯员 王德胜 尹黎明)我省水土保持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力促“绿色湖南”建设。省水利厅今天透露,“十一五”期间全省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50平方公里,长期以来我省水土流失持续加剧的现象得到初步遏制。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省水利厅厅长戴军勇介绍,水土保持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命线。水土流失与灾害、贫困相生相伴:易发泥石流,

    [阅读全文]

613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