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污染防治文章列表

如何缓解我国秋冬季雾霾,还得从这个季节的秸秆焚烧与取暖燃煤排放这两大排放“元凶”说起……

连续的重污染天气,让不少家长为孩子的健康忧虑,呼吁学校和幼儿园尽快安装空气净化设备。

在北京理工大学车辆实验楼现场做的“汽车尾气污染真相解释”实验,还原了机动车尾气污染真相。

河北已经建立起世界最大的防尘网工程。

兰州大学科研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三北”防护林工程对我国北方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PM2.5具有一定的吸附和清除作用。

进入冬季,雾霾来了散,散了又来,成了萦绕在人们心间的痛。到底是哪些污染造成了呼吸之痛?又有哪些精细化治理之道?

除了静稳天气成为诱因外,据专家介绍,北方冬季燃煤采暖和生物质燃烧(即秸秆焚烧)排放,也是导致冬季区域性大范围重污染的“元凶”。

今年雾霾来得早、来得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河北省12月一个月内,出现4次重污染过程,污染元凶是什么?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有没有效果?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贺克斌团队与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共同开发的《区域空气质量动态调控技术平台及典型应用案例》提供了精准治霾的思路。

上海市政府日前正式发布修订版的《上海市空气重污染专项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以进一步强化空气重污染应对,减少重污染天气影响。

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合研究总体专家组近日就近期公众关心的大气重污染来源成因与应对效果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12月15日,环境保护部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污染天气预警提示,并要求各地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应对措施,并在第一时间派出13个督查组对各地重污染天气应对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督查

我国北方地区农村居民户均用煤量为1~4吨/年,按此估算,全国农村原煤散烧量每年近两亿吨。这些散煤每燃烧1吨所产生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相当于等量电煤的15倍以上。

研究结果显示,扬尘源在城市大气颗粒物PM10中的年贡献率为14%~25%,而在重污染时段的贡献会更高。因此,在日常管理中,尤其是在重污染应急中,扬尘污染控制是重要的管控措施之一。

环境保护部12月15日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污染天气预警提示,并要求各地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应对措施。

治理大气污染,既要打持久战,又要打攻坚战。老天不帮忙,人更要努力。有效治理大气污染,必须从源头入手,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从工作实践来看,移动源、散煤、扬尘污染、秸秆燃烧等是下一步深化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和关键所在。

广东省佛山市充分依托由市长任组长的环境保护委员会工作平台,建立大气精细化治理和精准化防控体系,发扬环保工匠精神,做精、做准、做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在12月2日~4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污染天气过程中,环境保护部督查显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60个城市统一启动预警响应,首次实现了区域高级别、大范围预警应急联动。

按照环境保护部发布的预警信息,各地积极开展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已有42个城市统一提前启动与预警信息相符的预警响应,应急响应措施落实到位。

南京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土壤小分队”课题组近日将自己的暑期实践成果进一步整理,撰写成《道路周边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及分布》论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