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环境与生活文章列表


11月,在第二十九届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9)召开期间,由青年发起、儿童参与的“气候变化进进进”倡导活动热烈展开。活动旨在通过多元化的形式和广泛的参与,推动气候变化教育的普及和深化,呼吁各方为儿童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充分支持。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绿色印刷已逐渐成为全球印刷业发展的主流,我国如今也快速融入这一印刷业绿色发展的大潮中。

《环境与生活》杂志记者近日前往厦门,走入学校、居民社区和垃圾分类主管部门,实地调查了解垃圾分类的“厦门经验”。

8月30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的2018全国环保科普工作交流会暨环境科学传播高级培训班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召开。

5月13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中信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18年中国城市及区域生态环境发展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十余年来,航空运输业界在航空生物燃料的工艺和原材料方面努力探索,苦苦寻找最合适的原材料。

绿色供应链的良性发展,离不开政府、企业、消费者这三个主体。

除了咱们中国的十环标志,全世界还有好多种生态标签。

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存在各种各样的人工放射性设备,如工业探伤机、医用CT机等,遍布地铁站、火车站和机场的X射线行李安检仪,可以说是离人们日常生活最近的一类了。

福岛核事故后,中国核设施安全改进行动稳步实施,应对举措及时有效,中国的核安全水平提高了。

放眼全球,海洋仍然面临塑料垃圾污染、渔业过度捕捞、海水酸化等严重威胁。那么,包括法律手段在内,人类还有哪些办法能保护我们的大海呢?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城市的进程中,它正通过开展“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活动,为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更有力的环境保障。这座城市,就是被中央电视台评为“中国最佳历史文化魅力城市”的陕西汉中。

国家粮食局副局长吴子丹2014年曾批露,我国每年仅在粮食储存、运输和加工环节造成的损失浪费,就高达350亿公斤。

今年10月16日是联合国第36个“世界粮食日”。2016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气候在变化,粮食和农业也在变化”。

人类和平利用核能60多年来,为了从制度上给核与辐射安全扎牢笼子,各国的法律体系都在不断完善中。

工作,生活和学习无形中都要接触辐射源,比如来自地外的宇宙射线、家装材料中的放射性成分、去医院做X光和CT检查等。生活中的核辐射到底可不可怕?哪些是人体可以忽略的?哪些又是长期接触很高危的?该如何防护它们的伤害?

12月8日7时至10日12时,北京市启动了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实施汽车尾号单双号限行、重污染企业停限产等措施,同时启动京津冀区域联动执法,其中河北省的保定、廊坊、衡水、邢台等4市实施橙色预警。

10月23日,核与辐射安全公众沟通多媒体信息平台在南京举行上线发布仪式。

在本世纪初,“晚熟”的韩国却已经拥有自主研发的先进核电机组,甚至有能力同老牌核电出口国竞争海外订单。

◎本刊记者 刘军民 通讯员 温立华 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三台镇垫上村堆放在庄稼地里的鞋厂垃圾废料, 旁边就是即将收割的小麦。 以风光秀丽闻名于世的白洋……
环境与生活
一本精心呵护您生活的环境新知杂志
站在世界环境科学发展的肩膀上,刊登具有思想穿透力的优质稿件,及时传播最新科技成果,捕捉有关环境与生态领域的所有具有价值的前沿信息。同时,每期推出精心策划的重磅深度专题报道,力争用我们的文字,为推进社会文明进程尽力。
官方网址:http://www.hjysh.cn
微信订阅 扫一扫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