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专题]气候变化
 
[专题]气候变化文章列表
   
    普通资讯 徐匡迪:发展低碳经济当务之急改变生产生活方式[10-23]
    日前,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在第六届长三角科技论坛上作题为《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特邀主题报告。他指出,只有发展低碳经济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问题;要想发展低碳经济,当务之急是要先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

    普通资讯 曾培炎:中美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空间广阔[10-23]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国务院原副总理曾培炎二十二日说,气候变化问题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中美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   由中美共同主办、主题为“中美关系:三十年后的展望”的第四届中美关系研讨会当天……

    普通资讯 我国推出《气候变化绿皮书》[10-23]
    本报北京10月22日电 中国社科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和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今天在京发布,由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手为将于12月举行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提供的应对气候变化研究报告——《气候变化绿皮书》问世。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

    普通资讯 [图文]若哥本哈根达成协议 欧盟承诺于2050年减排[10-23]
    图:欧盟努力重新确立其应对气候变化的领导地位。图片来源:盖蒂图片社/Laura Ronchi  在对抗全球变暖的今天,欧洲试图重新确立自己的国际领导地位,指出如果六周后的哥本哈根峰会能够达成气候变化协议,欧洲将在2050年前削减高达95%的……

    普通资讯 欧盟未明确承诺气候保护援助资金[10-23]
    本报柏林10月22日电(记者顾钢)离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还有不到50天时间,而欧盟国家还在拖延对发展中国家气候保护援助方面作出具体承诺。   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担心,由于欧盟国家内部无法就气候保护的具体政策达成一致,在12月份哥本哈根气候峰会……

    普通资讯 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连续7年增长[10-23]
    本报纽约10月21日电(记者卞晨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21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在2007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继续呈上升状态,较上一个年度又有小幅度增长,这同时也是发达国家自2000年以来其温室气体排放量连续……

    推荐资讯 中国应积极参与全球碳市场[10-22]
    “发展低碳经济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中国应从全球金融战略的视角积极参与碳市场构建,充分发挥自己的话语权。”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负责人杨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上表示。   杨志说,中国的实体经济企业为碳市场创造……

    普通资讯 2020年中国将成最大碳减排国[10-22]
    国际能源机构预测今年全球碳排放量有望降低3%,为45年来最大跌幅  □记者 韩小妮  晨报讯 正当发达国家不断向中国施加强制减排压力之际,国际能源机构的最新报告指出,由于在风能和核能领域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并注重提高能源效率,中国碳排放的增……

    推荐资讯 [组图]世界最后一片荒野恐成沼泽[10-22]
     俄航拍图显示海岸线上冻土正融化 湖泊面积大幅减少冻土融化导致铁路中断    据英国《卫报》报道,气候变暖给全球许多地方带来了变化,连遥远的西伯利亚也未能幸免,冰封多年的永久冻土开……

    普通资讯 [图文]环保专家称:也门首都十年后将成为"无水国[10-22]
     也门政府和环保专家一致认为,也门首都萨那10年后将没有一滴地下水可用    在也门水比油贵首都萨那10年后将无水可用    随着12月份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临近……

    推荐资讯 遏制气候变化 中国青年发起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日[10-21]
    2009年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年;  9月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  12月7日,本年度缔约国大会将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隆重举行,这次会议将决定气候变化政策的发展方向,作为未来主人的青年人需要积极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

    普通资讯 邹骥:中国面对低碳经济热潮需冷静[10-21]
    哥本哈根谈判成功与否,主要矛盾不是中国如何,而是发达国家是否切实有政治诚意采取实质性行动。  从2000年至今年8月,世界自然资源研究所中国区首席代表邹骥教授一直担任联合国气候谈判中国政府代表团谈判代表。邹骥教授近日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专……

    普通资讯 主要经济体代表在伦敦“热身”气候变化大会[10-19]
        来自全球17个主要经济体的代表18日在英国首都伦敦召开“主要经济体论坛”,为定于年底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热身”。     众多气……

    普通资讯 芬兰政府提出温室气体减排目标[10-19]
    据新华社赫尔辛基10月16日电 芬兰政府在最新公布的一份报告中提出,到2050年,将芬兰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减少80%。芬兰政府的这一减排目标受到包括各环境组织及能源企业在内的芬兰各界的普遍肯定。   芬兰政府在这份名为《长期……

    普通资讯 研究表明全球变暖成为影响新疆水资源命脉的关键[10-19]
    中新社兰州十月十六日电 (王进东)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十六日披露消息说,经过该所研究人员观测研究表明,全球变暖成为影响新疆水资源命脉的关键。中科院寒旱所研究员沈永平说,作为中亚“水塔”的天山,在中国境内分布有冰川面积九千二百三……

    推荐资讯 英国科学家用大蒜来减排温室气体[10-18]
    大蒜可以为地球降温做贡献了。因为英国科学家发现,让牛羊吃了从大蒜提取的大蒜精,它们打嗝或放屁就会大量减少,其中所含的温室气体甲烷也会减少。  早在10多年前,科学家就发现畜牧业尤其是牛羊的养殖会推动地球温室效应。近年来,科学家通过多种模型进……

    普通资讯 联合国官员对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表示"谨慎的乐观"[10-18]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主席拉金德拉·帕乔里15日在巴黎说,他对将于今年年底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前景表示“谨慎的乐观”。   帕乔里是在巴黎出席当日闭幕的国际能源机构部长级会议时作上述表示的。他说,两年来,世界……

    普通资讯 科学家:北极20年后在夏天恐变成“无冰世界”[10-17]
    中新网10月16日电据香港《文汇报》16日报道,有探险队到北极进行考察后宣称,北极大部分的冰层或许在10年内开始在夏季逐渐消失,20年之后北极的冰层在夏季会全部消失,这速度远快过于历来的任何研究。北极探测小组科学家说,以后可能就要使用“像独……

    普通资讯 国际组织吁加强国际法建设以帮助“气候难民”[10-17]
    新华网伦敦10月15日电 国际环境法律和发展基金会15日在伦敦就气候变化问题召开会议。会议认为,当前的国际法框架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还很不完善,应该加强国际法建设,以帮助那些可能因气候变化失去家园的“气候难民”。国际环境法律和发展基金会主任……

    普通资讯 多国部长认为应将碳封存纳入新气候变化协议[10-16]
    新华社伦敦10月13日电 第三届“碳封存领导人论坛”部长级会议13日在英国伦敦举行。会议发布的公报说,在今年年底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应考虑将“碳捕捉与储存(CCS)”技术纳入可能达成的新全球协议中。公报说:“我们呼吁将参加2009年……

3668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气候变化常识

1、什么是气候
  狭义地讲,气候常常被定义为“平均的天气状况”,或者更精确地表述为,以均值和变率等术语对变量在一段时期里的状态的统计描述。这里,一段时期可以是几个月到几千年甚至数百万年。通常采用的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的30年。这些变量一般指地表变量,如温度、降水和风。广义地讲,气候就是气候系统的状态,包括统计上的描述。

2、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典型的为10 年或更长)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对大气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人为改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款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3、京都议定书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

清洁发展机制(CDM)
  京都议定书的一项内容就是为还没有设置减排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进行减排的机会,并且使它们能够通过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交易机制把排放额度出售给那些已经设置减排目标的国家,这个机制称为“清洁发展机制”,即CDM。现在已经有许多CDM项目通过谈判和批准(他们必须经过两层批准,在国内是指定的国家管理机构,在国际则是CDM执行委员会)。所有发展中国家的CDM项目管线总造价已经达到10亿美元,并且还在迅速增长。大部分在建项目都在巴西、中国和印度等较大的发展中国家。

>>> 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常识

内容搜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