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气候变化文章列表

作为能够吸引千百万人参与和关注的盛会,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杯足球赛等重大体育赛事,正以其不断提高的环境保护标准,而日益成为促进全球环保事业发展、提高全球环境意识的重要载体。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高举“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旗帜……

12日,针对气候变化问题,广东省气象局局长余勇等3位委员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建议》提案。委员们建议,政府应牵头组织协调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并抓紧出台《广东省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计划》。 近50年的观测资料显示,广东省年平……

全球主要的气候科学家们欲召开一个紧急峰会,以此来警告各国政客,他们目前对全球变暖所采取的行动力度不够,不足以应对气候变化。 下月,各国的气候专家将汇聚哥本哈根,他们希望借此呼吁各国领导能打破政治上的僵局,携手应对全球变暖。这一会议源于最新……

有科学家称,他们预感,人类活动造成的气温升高将让山火和洪水灾害变得更加频繁。 科学家们并不愿意将个别天气事件与全球变暖联系起来,因为自然的多变性常常会引发极端事件。但部分人也表示,气候变化会从中“捣鬼”,出现严重后果的可能性将增加。 已……

紫织布鸟,北美大约305种候鸟中,半数在过冬时向北方移进(图片来自路透社)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2月11日报道,随着美国气候越来越温暖,北美大约305种候鸟中,半数在过冬时向北方移进。 美国生态保护协会奥特朋协会一份研究……

美国科学院院长拉尔夫·J· 赛瑟罗恩(Ralph J. Cicerone)是研究气候变化的顶级专家之一。作为一名大气化学家,他的主要贡献在于揭示了臭氧层损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的一些机理。近日,赛瑟罗恩在接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杂志……

据曾与奥巴马高级顾问谈论此事的国会领导人及能源专家透露,奥巴马政府计划将温室气体减排作为促使美国转向清洁能源经济的契机。这一举动会推动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刺激其与进口原油之间的竞争。这一计划被称为总量控制与排放交易。在这一计划中,美国政府将……

新华社讯 东北三省的气象专家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已经并将继续对东北的粮食生产形成重要影响。随着气候变暖,干旱和洪涝等灾害性天气的发生几率明显增加,使得东北地区粮食作物单产波动明显。 研究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全球变暖影响,东北地区……

在俄勒冈水域,死去的贝类、岩鱼、海星和其它海洋生物散布在海底。这一“死亡地带”的发现刺激了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地球科学家马克·施耐德(Mark Snyder)开始着手调查加州海岸是否也面临着……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0日报道,澳大利亚人虽不是首次面对林火的威胁,但维多利亚州100多人命丧烈火,还是让举国上下无比震惊。科学家表示,澳洲是最易发生火患的大陆,但气候暖化似乎使定期侵害该国的……

本报华盛顿2月4日电(记者 毛黎) 人类在生活中不断向地球大气层排放二氧化碳气体。科学研究表明,二氧化碳所产生的温室效应是导致全球变暖的重要因素。为防止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在未来急剧上升,人们一方面试图通……

印度亚洲新闻社(IANS)1月20日悉尼消息:新绘制的上一次冰河时期地球表面的地图表明,受未来气候变化的影响,澳大利亚北部将变的更湿润,而南部将会更干燥。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球科学研究院的蒂莫西?巴罗斯(Timothy Barr……

研究专家1月15日称:一些地方种植能够更好地将阳光反射到外部空间的作物品种,能够使夏季气温降低1oC以上。 他们还表示:在某些纬度上,到本世纪末,这种气温的降低作用能够抵消掉20%由于CO2浓度增加导致的季节增温。 来自英国的科学家也声……

据美国《洛杉矶时报》2月4日的报道,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美国不积极采取行动,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加利福尼亚州的大片农场和葡萄园将会在本世纪末消失,而加利福尼亚州的主要城市也可能会遭到破坏。据悉,这是朱棣文自上月就任以来……

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最新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总结说,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可能给气候和海平面留下长达千年的深远影响。文章重点分析了全球变暖的一个不为多数人所关注的特征,即人类行为导致温室效应增强背后的“浴缸效应”。 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商学院的约……

来自26个国家的150名科学家1月30日在法国尼斯举行学术会议并发表宣言,呼吁遏制因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日益严重的海洋酸化现象。 宣言指出,25年来,全球海洋酸化现象日益严重,将造成严重后果。科学家们解释说,由于海洋吸收了人类活动排……

简要内容:据阿根廷《21世纪趋势》周刊网站12月20日报道,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的科学家指出,气候变化很可能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后果,但这一责任并不能只由工业时期承担。研究者之一约翰库茨巴赫教授称,在南极冰层下发现的85万年前的气候样本表明……

新华网瑞士达沃斯1月30日电(记者刘国远、尚军)正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2009年年会30日召开气候变化问题专题会议,与会人士呼吁全球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力争在今年年底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共识。美国前副总统、诺贝尔和……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26日任命气候变化专家托德·斯特恩为美国气候变化问题特使。斯特恩还将担任奥巴马政府的国际气候政策首席顾问以及首席气候谈判代表。 在宣布这项任命时,希拉里·克林顿说,气候变化危机的紧迫性不容忽视,有关气候变化……

美国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报告指出,由于全球变暖已到了“积重难返”的程度,由此引起的许多后果已“难以遏制”。 这份由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研究人员撰写的报告说,全球变暖已造成许多严重后果,如地中海、南部非洲和北美西南部等地区的降雨分……
气候变化常识
1、什么是气候
狭义地讲,气候常常被定义为“平均的天气状况”,或者更精确地表述为,以均值和变率等术语对变量在一段时期里的状态的统计描述。这里,一段时期可以是几个月到几千年甚至数百万年。通常采用的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的30年。这些变量一般指地表变量,如温度、降水和风。广义地讲,气候就是气候系统的状态,包括统计上的描述。
2、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典型的为10 年或更长)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对大气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人为改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款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3、京都议定书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
清洁发展机制(CDM)
京都议定书的一项内容就是为还没有设置减排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进行减排的机会,并且使它们能够通过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交易机制把排放额度出售给那些已经设置减排目标的国家,这个机制称为“清洁发展机制”,即CDM。现在已经有许多CDM项目通过谈判和批准(他们必须经过两层批准,在国内是指定的国家管理机构,在国际则是CDM执行委员会)。所有发展中国家的CDM项目管线总造价已经达到10亿美元,并且还在迅速增长。大部分在建项目都在巴西、中国和印度等较大的发展中国家。
>>> 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常识
狭义地讲,气候常常被定义为“平均的天气状况”,或者更精确地表述为,以均值和变率等术语对变量在一段时期里的状态的统计描述。这里,一段时期可以是几个月到几千年甚至数百万年。通常采用的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的30年。这些变量一般指地表变量,如温度、降水和风。广义地讲,气候就是气候系统的状态,包括统计上的描述。
2、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典型的为10 年或更长)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对大气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人为改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款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3、京都议定书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
清洁发展机制(CDM)
京都议定书的一项内容就是为还没有设置减排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进行减排的机会,并且使它们能够通过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交易机制把排放额度出售给那些已经设置减排目标的国家,这个机制称为“清洁发展机制”,即CDM。现在已经有许多CDM项目通过谈判和批准(他们必须经过两层批准,在国内是指定的国家管理机构,在国际则是CDM执行委员会)。所有发展中国家的CDM项目管线总造价已经达到10亿美元,并且还在迅速增长。大部分在建项目都在巴西、中国和印度等较大的发展中国家。
>>> 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常识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