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气候变化文章列表

据台湾“中广新闻网”2日报道,澳大利亚11月平均气温创新高,这也是澳大利亚历来最热的春天。 澳大利亚气象局表示,各地气温持续攀升。根据统计,从2002年以来,澳大利亚已经有九个春天陆续创下最高温纪录,而且从1910年以来,澳大利亚平均气温……

当地时间12月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美洲国家秘鲁首都利马开幕,全球气候谈判“开场哨声”再度吹响。 若从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通过算起,关系到地球和人类前途命运的谈判已迈入第22年,可谓旷日持久。本届利马气候大会怎样承接……

据“中央社”28日报道,2014年可能超越2010年,成为自19世纪开始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数据显示,温室气体排放增加使长期全球暖化现象越来越严重。 根据美国与英国的数据纪录,2014年1月到10月已经是有史以来气温最高的,如果年底还将持……

据德国之声中文网报道,12月1日,来自世界各地的谈判代表们齐聚秘鲁首都利马,参加为期两周的联合国气候大会,力争敲定一个能在2015年代替“京都议定书”的新全球气候协议。 报道指出,在利马举行的气候大会是明年巴黎会议前的最后一次阶段性会议,……

据新华社电欧盟委员会28日发布公报指出,欧盟期待12月初在秘鲁首都利马召开的联合国气候会议,能够为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通过一项“新的和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气候协议”铺平道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0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10……

2014年11月20日,绿色气候基金成员国在德国柏林举行会议。(自《卫报》)据英国《卫报》报道,近日30个国家在柏林举行会议并承诺向联合国绿色气候基金提供93亿美元,用于资助发展中国家减排和应对全球变暖。(1美元约合6.15元人民币)联合国……

根据国际气候政策中心(Climate Policy Initiative)最新发布的气候融资年度报告,2013年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投资连续第二年缩水,跌至3310亿美元(1美元约合人民币元,下同),主要原因是太阳能发电技术成本下降。该组织警……

发展改革委气候司司长苏伟今日回应气候变化立法时指出,因气候变化立法涉及多个方面,现在很难给出一个非常明确的时间表,但会着力推动这项工作,希望能够在近期一两年之内有比较大的进展,目前已经进入到了法律条文的起草阶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中国应……

针对日前公布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25日表示,中美联合声明向多边进程发出了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即“两国在推动多边进程”,从而“为谈判注入了正能量”。 解振华当天是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回……

利马气候会议将于12月1日到12日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中国代表团副团长、首席谈判代表苏伟司长今日指出,希望利马会议能够按照公约的相关原则,特别是公平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来推动明年的巴黎会议就2020年后国际应对气候变……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今日指出,中国大力开展气候变化“南南合作”,2011年以来累计安排了2.7亿元人民币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培训了近2000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气候变化官员和技术人员。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就中国应对……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24日报道,地球暖化造成美加边界的加拿大冰川大缩水,从100年前的150个剧降到只剩25个。这不但使游客减少了观光景点,农民夏天赖以灌溉的水源也大减。 此外,当地河川渔产也因水温上升数量大减而需要靠放生来维续。由于冬季……

中美是地球上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两个国家,两国排放量占每年全球排放量的45%。北京APEC会议期间,中美两国共同发布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国到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将达到峰值;美国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将减少到2005年的26%~28%。此……

当地时间2014年11月19日,美国纽约州遭遇致命暴风雪天气袭击,部分地区降雪达1.5米,纽约州西部部分城镇已基本处于瘫痪状态,部分高速公布关闭。 据香港《文汇报》20日报道,一轮寒潮席卷美国,对纽约州影响尤其严重。水牛城的暴雪还伴随雷暴……

据外媒18日报道,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南波弗特海的北极熊数量近年来已经下降了40%,气候变化已经严重威胁到了这一物种的生存。 世界自然基金会17日发布消息,称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北部的南波弗特海的北极熊种群数量已经下……

11月1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共同会见记者。(杜洋 摄) 据美国媒体13日报道,美中11月12日在北京发布美中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了两国各自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

中国和美国12日共同发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宣布加强清洁能源和环保领域合作。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法国外长法比尤斯等官员和海外专家学者对此予以积极评价。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发表声明,对《中美气……

Rajendra Pachauri 图片来源:IPCC气候变化正变得根深蒂固,并将带来令人担忧的影响,但现在仍有时间限制相关危害。简言之,这是一份新报告传达的信息。该报告综合了政府……

据新华社电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昨天公布《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全文,这是该领域我国首个专项规划。根据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完成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低碳试点示范取得显著进展。 根据规划,到2020年,我……

赤道太平洋海水温度连续上升,厄尔尼诺先兆出现,全球变暖将影响台风路径,从而导致雾霾天气发生概率变大……10月27日,为期3天的APEC气候研讨会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开幕,本次APEC气候研讨会以“极端气候和水文灾害管理:科学预报和应急预警”为……
气候变化常识
1、什么是气候
狭义地讲,气候常常被定义为“平均的天气状况”,或者更精确地表述为,以均值和变率等术语对变量在一段时期里的状态的统计描述。这里,一段时期可以是几个月到几千年甚至数百万年。通常采用的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的30年。这些变量一般指地表变量,如温度、降水和风。广义地讲,气候就是气候系统的状态,包括统计上的描述。
2、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典型的为10 年或更长)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对大气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人为改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款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3、京都议定书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
清洁发展机制(CDM)
京都议定书的一项内容就是为还没有设置减排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进行减排的机会,并且使它们能够通过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交易机制把排放额度出售给那些已经设置减排目标的国家,这个机制称为“清洁发展机制”,即CDM。现在已经有许多CDM项目通过谈判和批准(他们必须经过两层批准,在国内是指定的国家管理机构,在国际则是CDM执行委员会)。所有发展中国家的CDM项目管线总造价已经达到10亿美元,并且还在迅速增长。大部分在建项目都在巴西、中国和印度等较大的发展中国家。
>>> 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常识
狭义地讲,气候常常被定义为“平均的天气状况”,或者更精确地表述为,以均值和变率等术语对变量在一段时期里的状态的统计描述。这里,一段时期可以是几个月到几千年甚至数百万年。通常采用的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的30年。这些变量一般指地表变量,如温度、降水和风。广义地讲,气候就是气候系统的状态,包括统计上的描述。
2、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典型的为10 年或更长)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对大气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人为改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款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3、京都议定书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
清洁发展机制(CDM)
京都议定书的一项内容就是为还没有设置减排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进行减排的机会,并且使它们能够通过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交易机制把排放额度出售给那些已经设置减排目标的国家,这个机制称为“清洁发展机制”,即CDM。现在已经有许多CDM项目通过谈判和批准(他们必须经过两层批准,在国内是指定的国家管理机构,在国际则是CDM执行委员会)。所有发展中国家的CDM项目管线总造价已经达到10亿美元,并且还在迅速增长。大部分在建项目都在巴西、中国和印度等较大的发展中国家。
>>> 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常识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