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专题]气候变化
 
[专题]气候变化文章列表
   
    普通资讯 气象组织称全球变暖将使日本红叶观赏期延至圣诞[09-23]
    据日本共同社22日报道,世界气象组织(WMO)日前在视频网站“YouTube”上发布了2050年世界各地的气象预报。根据视频,全球变暖将使2050年日本的红叶最佳观赏期将推迟至圣诞节前后。  世界气象组织此举意在让世人了解如果温室气体排放量……

    推荐资讯 从哥本哈根到纽约:联合国气候峰会时隔5年再出发[09-23]
    2014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即将于9月23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隆重举行,120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参加此次峰会,使峰会笃定成为全世界合力应对气候变化的又一个历史性时刻。  上一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是2009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很多与会者……

    普通资讯 [组图]气候峰会今日举行 全球超两千个城市举行游[09-23]
    9月21日,在美国纽约,一名男子带着地球模型参加游行,呼吁关注气候变化问题。(新华社/路透)  9月21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中)在纽约参加呼吁关注气候变化问题的大规模民众游行。(记者 牛晓雷摄)  2014年联合国气候峰会将于23日在纽……

    普通资讯 巴西将与德国合作在亚马孙雨林深处建气候观测塔[09-18]
    据巴西媒体报道,巴西和德国的科研机构将合作在亚马孙雨林深处建设一座高度与巴黎埃菲尔铁塔相差无几的钢塔,用来观测该区域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记录气象条件变化,以便进一步评估亚马孙雨林在减缓全球变暖进程中的作用。  据介绍,观测钢塔的高度将达30……

    普通资讯 报告称海平面若继续上升 澳大批基础设施将被毁[09-18]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8日报道,一份研究报告警告,如果全球气候暖化情况继续不受重视,未来因气候暖化而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可能破坏澳大利亚总值超过2260亿澳元(约1.2万亿人民币)的基础设施。  由澳大利亚非政府组织——气候理事会发布的此份报……

    普通资讯 [组图]祁连山冰川持续退缩 雪线升高态势仍未停歇[09-18]
    图为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碑距离冰体大约100米左右的距离,海拔4200米。(庞立军 摄)  图为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巨大的冰川绵延起伏非常壮观。据中科院祁连山站工作人员介绍,冰体最大深度将近200米。(庞立军 摄)图为祁连山老虎沟1……

    推荐资讯 [图文]《自然》撰文呼吁机构支持和延长气候报告[09-18]
     IPCC评估报告自1988年设立以来获得了极大成功,而很多关于改变的提议都需要对IPCC作出根本性的调整。为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进行评估工作是非常繁重且令人精疲力竭的。大多数作者为团队的成就感到骄傲,享受针对有争……

    普通资讯 联合国气候峰会进入倒计时:全球聚会"史上空前"[09-17]
    9月16日,距离2014年联合国气候峰会召开只剩一周时间,中新社记者在联合国总部注意到,峰会已进入最后倒计时阶段。整个联合国系统都在为峰会的顺利召开而紧张忙碌。  联合国当天特别举办了多场峰会预热活动,其中包括最新版气候经济委员会报告发布会……

    普通资讯 世界气象组织:2013年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创新高[09-10]
    世界气象组织9日发布年度《温室气体公报》称,2013年地球大气的三种主要温室气体浓度均创下新高。  公报称,2013年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及氧化亚氮浓度均创新高,其中二氧化碳浓度为396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相当于工业化前(1……

    普通资讯 环保组织敦促英国发挥全球减排领导作用[09-09]
    据外媒报道,一些在英国的环境保护组织近日向英国政府发出呼吁,要求政府敦促世界各国效仿英国率先采取的行动,制定系列性目标,朝着温室效应气体零排放的方向努力。  报道指出,这些组织包括绿色和平、世界自然基金会、皇家保护鸟类协会、以及绿色联盟等。……

    普通资讯 [图文]极地漩涡将袭美国7州 初雪到来气温将降至[09-09]
    极地漩涡将袭美国7州,初雪到来气温将降至冰点  据外媒8日报道,去年冬天,美国的“极地漩涡”严重影响到了多个地区,而今年“极地漩涡”再度来袭,造成美国北部多州的冬天将提早来临。  研究人员称,由于温室效应造成俄罗斯海域的冰川融化加剧,北美、……

    普通资讯 博鳌亚洲论坛西雅图会:应对气候挑战需共同行动[09-09]
    当地时间9月4日至6日,博鳌亚洲论坛和美国中美清洁能源论坛等机构在美国西雅图市联合举办了“能源、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会议”。200多位亚太地区政要、企业家、专家学者,针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全球性挑战,围绕能源革命、环境保护、新型城市与零碳建筑、科技……

    普通资讯 构想2050年天气预报:呼吁全球关注气候问题[09-05]
    联合国日前举办活动,借助电视气象预报手段,构想未来40年内从美洲到非洲等地可能发生的洪水、风暴以及酷热天气。在9月联合国峰会召开前,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吸引人们在治理全球变暖问题上的注意力。  路透社报道,虚拟电视节目由日本放送协会、美国气象……

    普通资讯 [图文]忽略人类行为对变暖的反馈成气候建模瓶颈[09-04]
    人口增长、城镇化、人口迁移和战争将是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混合响应。在孟加拉,人们正在把一座清真寺移往安全的地方。图片来源:Magnum目前的地球气候模型体现了物理和生物物理学过程。但地球已经进入新的状态:人类也在适应环境变化。这一重要情况必须被……

    普通资讯 全球变暖令岛国遭淹没威胁 跨国买地成应对方案[09-04]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9月3日报道,随着气候发生变化、海平面逐渐上升,一些岛国已经开始谋划如何应对土地遭淹没的危机。南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在邻国斐济购买土地,巴布亚新几内亚也开始鉴别哪些国民最可能遭受海水威胁。  南太平洋岛国日前在萨摩亚举行小……

    普通资讯 [图文]美环保协会发动科罗拉多州年轻人为环保投[09-02]
    美环保协会计划鼓励10万年轻选民参加今秋的环保投票。美国环保协会(Environmental Defense Fund)日前投入200万美元,举办了一场号召科罗拉多州年轻选民参与今年秋季投票、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捍卫未来”活动。(1美元约合……

    普通资讯 全球变暖或推动北极地区经济发展[09-02]
    日前,一项由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参与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变暖正在推动北极地区航运、渔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但对于这个升温速度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两倍的地区来说,目前的经济收益还远未达到“高潮”。报告指出,随着全球变暖,北极晚夏时节海冰的消融量达到前所……

    普通资讯 2014年北极冰盖不但没消失 两年间还多了至少43%[09-01]
    据英国《星期日邮报》8月30日报道,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因对气候变化问题贡献巨大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他曾警告称北极冰盖最快可能会在2014年夏天完全消失。然而最新卫星图像显示,戈尔的预言落空了,北极冰盖的面积有增无减、厚度也有所增加。  ……

    普通资讯 [图文]美国东海岸海底多处发现甲烷逸出[08-31]
    图片说明:甲烷释放或有助于科学家了解未来全球变暖的影响。据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报道,科学家们在一处意想不到的海底——美国东海岸大陆架与大西洋的交界处——发现了甲烷逸出产生的气泡。这些甲烷正从北卡罗莱纳州哈特拉斯角附近海底至少570个地点……

    普通资讯 [图文]冲浪选手展开气候数据远征[08-29]
    本报讯 骑着摩托车穿越非洲南部的Teddy Allen正进行着一场1万公里的数据旅行,以帮助科学家理解气候变化。他的“猎物”是能追溯到1个多世纪前的天气记录的纸条,这些记录正在次大陆的气象站中渐渐腐烂。一旦被数字化,这些信息将能提高目前气候……

3668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气候变化常识

1、什么是气候
  狭义地讲,气候常常被定义为“平均的天气状况”,或者更精确地表述为,以均值和变率等术语对变量在一段时期里的状态的统计描述。这里,一段时期可以是几个月到几千年甚至数百万年。通常采用的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的30年。这些变量一般指地表变量,如温度、降水和风。广义地讲,气候就是气候系统的状态,包括统计上的描述。

2、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典型的为10 年或更长)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对大气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人为改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款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3、京都议定书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

清洁发展机制(CDM)
  京都议定书的一项内容就是为还没有设置减排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进行减排的机会,并且使它们能够通过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交易机制把排放额度出售给那些已经设置减排目标的国家,这个机制称为“清洁发展机制”,即CDM。现在已经有许多CDM项目通过谈判和批准(他们必须经过两层批准,在国内是指定的国家管理机构,在国际则是CDM执行委员会)。所有发展中国家的CDM项目管线总造价已经达到10亿美元,并且还在迅速增长。大部分在建项目都在巴西、中国和印度等较大的发展中国家。

>>> 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常识

内容搜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