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气候变化文章列表

中新网多哈12月6日电 (记者 俞岚周锐)多哈气候大会临近尾声,沉闷的会场终于传出一些令人振奋的消息。在发展中国家颇为关注的资金问题上,一些发达国家开始松口。 几天来,英国、德国、丹麦、瑞典等国家表示了出资意愿。按照巴西气候官员的说法,虽……

人民网多哈12月7日电(记者张梦旭)多哈气候大会原定应于当地时间7日下午6点结束,但现在已经成为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截至记者发稿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闭幕会议仍在进行,加强行动德班平台特设工作组”闭幕会议还……

新华社多哈12月6日电(记者李志晖 杨元勇 陈莹)应对气候变化,似乎总绕不开发展经济与节能减排这对矛盾,但中国决心闯出一条新路。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经济转型期,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

多哈气候大会6日进入第11天,谈判已进入冲刺阶段。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当天在基础四国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经过磋商和谈判,已有6国承诺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 基础四国团长及代表在新闻发布会上一致表示,四国……

当地时间12月7日,历时两周的第18次缔约方气候会议在卡塔尔多哈闭幕。会议期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减排问题上分歧依旧严重,人们寄希望于当地时间12月5日展开的部长级别磋商和谈判,能够就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达成一致。但外界预测,此次多哈气候……

南都讯 特派记者孙莹 发自多哈 昨日欧盟和美国代表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不会就向绿色气候基金提供资金作出具体承诺。专家称,这可能导致谈判破裂。 尽管英国已经提出在未来两年拿出18亿英镑,但环保组织批评说这部分资金不是协议中所称的“新的、额外……

中新网12月5日电 据外媒报道,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4日称,极端天气成为新的常态,对人类构成威胁。他还寻求重新推进陷入僵局的全球气候变化谈判。 潘基文在多哈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高级别会议上发表讲话。他指出,今年北极冰层大面积融化……

新华网多哈12月5日电(记者李志晖 杨元勇 陈莹)多哈气候大会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5日表示,本次大会的核心议题是如何落实发达国家提供给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支持。从目前高级别会谈磋商情况来看,多哈会议有望在此问题上取……

联合国的气候科学家们日前发布新的研究报告称,人为因素引起全球变暖的证据正变得愈加有力。这对那些坚称气候变化是自然趋势的怀疑论者来说是一个的打击。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曾在其2007年发布的报告中指出,人为因素是引起气候变……

中美洲印第安人将制定一项共同的议程以便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后果。这是中美洲印第安委员会最高顾问阿马德奥·马丁内斯昨天宣布的。 马丁内斯主持了昨天举行的中美洲印第安社区和人民关于气候变化和自然资源的讨论会,会议将于星期三结束。件利兹克奇马雅社……

《自然地球科学》杂志2日发表的中国科学家与加拿大、瑞典科学家合作研究成果显示,通过利用GRACE(重力恢复与气候实验)卫星联合GPS观测网络,首次发现北美中部和斯堪的纳维亚南部近十年水量持续增加。这一陆地水储量的显著变化,可能意味着全球变暖……

新华网巴黎12月3日电(记者石序)国际能源机构执行干事玛丽亚·范德胡芬3日就正在多哈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发表声明,强烈呼吁各国政府制定政策,鼓励迅速推广应用节能技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范德胡芬警告说,全球能源安全或将面临威胁。国际……

图为多哈气候大会会场外,示威者呼吁发达国家尽快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 多哈气候大会第一阶段已经结束,除形成几个类似谈判纪要的文本外,并无实质性进展。由于一些发达国家搅局,《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德班平台”规划等重……

12月1日,“公众参与,全民行动应对气候变化”边会在多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卡塔尔国家会议中心中国角举行。边会上发布了《中国公众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认知状况调研报告》英文版的主要结论,并邀请来自美国、瑞士、中国等国嘉宾就如何更好地推动公众参与气……

新华网多哈11月30日电(记者陈莹 杨元勇 徐晓蕾)《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克里斯蒂娜·菲格雷斯女士30日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说,中国在多哈气候大会上的立场“非常积极和具有建设……

据美联社11月30日报道,近日世界气象组织在多哈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发布报告称,2012年融化的北极海冰面积比美国国土面积更大。海冰面积急速萎缩,说明气候变化已经“在我们眼前”上演。 该联合国报告在结论中指出,从2012年3月至9月间,……

多哈气候大会在并不乐观的氛围中开场。发达国家不顾广大发展中国家一再呼吁,在会议核心议题《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规划上固执己见,拒不上调减排目标,一些国家甚至退出《议定书》。如果这一障碍无法突破,多哈会议无果而终,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将受到……

“应对气候变化 林业碳汇 研讨会”边会在多哈举行 刘梦羽摄影中国网多哈11月29日讯 2012年多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已进入第四天,“中国角”的系列活动渐入佳境。当地时间29日下午2时,卡塔尔首都多哈国际会议中心的“中国角”内掌声迭起,这里……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多哈召开之际,世界气象组织28日发布了《世界气候状况年度临时声明》,认为2012年是极端气候现象频发的一年。 《声明》说,今年全球各地频现极端气候事件,北半球尤为明显,主要表现为热浪、干旱、洪水和低温。该组织的数据表……

近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8次缔约方会议上,南非国际关系与合作部部长迈特·恩科阿纳·马沙巴内将主办权的接力棒正式移交给卡塔尔多哈。 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民间社团的众多代表在卡塔尔首都齐聚大会现场,开始探讨2020年之前如何建立和……
气候变化常识
1、什么是气候
狭义地讲,气候常常被定义为“平均的天气状况”,或者更精确地表述为,以均值和变率等术语对变量在一段时期里的状态的统计描述。这里,一段时期可以是几个月到几千年甚至数百万年。通常采用的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的30年。这些变量一般指地表变量,如温度、降水和风。广义地讲,气候就是气候系统的状态,包括统计上的描述。
2、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典型的为10 年或更长)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对大气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人为改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款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3、京都议定书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
清洁发展机制(CDM)
京都议定书的一项内容就是为还没有设置减排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进行减排的机会,并且使它们能够通过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交易机制把排放额度出售给那些已经设置减排目标的国家,这个机制称为“清洁发展机制”,即CDM。现在已经有许多CDM项目通过谈判和批准(他们必须经过两层批准,在国内是指定的国家管理机构,在国际则是CDM执行委员会)。所有发展中国家的CDM项目管线总造价已经达到10亿美元,并且还在迅速增长。大部分在建项目都在巴西、中国和印度等较大的发展中国家。
>>> 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常识
狭义地讲,气候常常被定义为“平均的天气状况”,或者更精确地表述为,以均值和变率等术语对变量在一段时期里的状态的统计描述。这里,一段时期可以是几个月到几千年甚至数百万年。通常采用的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的30年。这些变量一般指地表变量,如温度、降水和风。广义地讲,气候就是气候系统的状态,包括统计上的描述。
2、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典型的为10 年或更长)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对大气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人为改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款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3、京都议定书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
清洁发展机制(CDM)
京都议定书的一项内容就是为还没有设置减排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进行减排的机会,并且使它们能够通过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交易机制把排放额度出售给那些已经设置减排目标的国家,这个机制称为“清洁发展机制”,即CDM。现在已经有许多CDM项目通过谈判和批准(他们必须经过两层批准,在国内是指定的国家管理机构,在国际则是CDM执行委员会)。所有发展中国家的CDM项目管线总造价已经达到10亿美元,并且还在迅速增长。大部分在建项目都在巴西、中国和印度等较大的发展中国家。
>>> 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常识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