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动植物保护文章列表

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人口增长和农牧业发展,对非洲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破坏,很多生物走向灭绝。下面是非洲正在消失的豆娘、鱼类和野生开花植物。

本报讯 (记者/李欣 实习生/李立园) 9月3日上午,可可西里藏羚羊救助公益行动座谈会在西宁举行。省林业局、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的有关负责人共同回顾了“恒源祥可可西里藏羚羊救护中心”建立以来,保护区在藏羚羊……

今年7月,致力于动物保护和科学教育事业的Nigel Marven接受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邀请,成为全球首位来自西方的“熊猫大使”,而此前只有香港电影明星成龙一人获此殊荣。

据新华社柏林8月30日电(报道员周谷风)德国不伦瑞克工业大学8月30日发表公报说,其考察人员在非洲马达加斯加的雨林中发现一种此前不为人知的变色龙。 考察人员根据著名虚构人物、生活在热带雨林中的“人猿泰山”,将这一新物种命名“人猿泰山瘤冠……

2010年全球已成功繁育大熊猫23只,全球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目前已过300大关。但专家称,虽然已达到此前的圈养种群数量目标,目前大熊猫仍属于濒危动物。

本报纽约8月25日电(记者卞晨光)为纪念《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正式生效35周年,该公约秘书处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推出了有关野生动植物贸易状况的网上数据库,这不仅可以让人们了解当前野生动植物的贸易水平和趋势,还为各国的决策者提供……

上世纪80年代,在法国沿岸地区生活的水獭由于捕杀和水域污染,一度濒临灭绝。不过这种珍贵的水陆两栖动物日前又卷土重来,并且呈现出勃勃生机。

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极地馆表示,8月17日凌晨3时15分繁育出的一只帝企鹅幼仔目前生命体征平稳,进食正常,基本可以确定繁育成功。

“中国猫科动物保护能力建设项目”17日正式启动。据介绍,这是我国首次实施大规模的猫科动物保护与监测项目。

为避免塔里木野生马鹿种群灭绝,由国家林业局和新疆林业部门联合实施的“塔里木马鹿野生种群扩群复壮项目”8月中旬正式启动,首批20头塔里木母马鹿在进行适应性训练后将放归大自然。

在哥伦比亚境内的亚马逊雨林地区,发现了一个长着浓密红须的新猴种。

这幅坦桑尼亚的狮王父子照片与《狮子王》有惊人相似之处。 据《每日邮报》报道,近日一位摄影师在非洲汤桑尼亚一片平原中拍摄到这一幕,一只雄壮的公狮站在一处丘陵上,思绪万千地凝……

经统计,目前全球圈养大熊猫总数已突破300只。

本报讯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5日报道,美国科学家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到2100年,热带雨林中现存的动植物,只有不到五分之一能够继续存活,气候变化和人类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将迫使它们适应、迁徙,或者灭亡。该研究发表在……

中新网北京8月6日电(记者 于立霄)北京市园林绿化局6日发布消息称,市公安局森林公安分局查获的18箱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虎纹蛙共2700只,经过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精心护理,这些虎纹蛙已经放归大自然……

未经验收不具备运行条件的东台沿海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已开始接纳东台沿海湿地旅游度假经济区内企业排放的污水。图为正在建设的东台沿海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中国环境报 记者王一博摄 ◆中国环境报 记者郭……

生态环境的改善,使冬候鸟大天鹅开始在青海湖演绎夏日之恋。记者从青海湖景区管理局获悉,7月27日下午,由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清华大学实习生组成的野外调查小组在鸟类调查中,在青海湖泉湾湿地发现……

近日,“火炉城”湖北武汉迎来持续晴热高温天气,白天最高气温达38摄氏度。记者从武汉动物园了解到,面对酷暑,该园使出各种招数,帮助来自天南地北的野生动物防暑降温。 ■武汉动物园给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丝猴提供冰棍 ■从四川卧龙来到武汉的两只大……

“草草”亲昵地抚摸大熊猫宝宝由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供图 昨日,卧龙圈养的一只大熊猫又生了!不过这次生仔的母亲“草草”身份可不一般,上个月20号,大熊猫“草草”和“紫竹”、“英萍”、……

“草草”和它的宝宝。卧龙中心供图 中新网成都8月3日电(记者 杨杰)记者3日晚从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了解到,首只在野化培训基地诞生的大熊猫幼仔系雄性,体重205克。目前,科研……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