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污染治理 >> 正文

太湖水域治污出奇招 高科技“航母”治蓝藻

Eedu.org.cn 作者:扎西    资讯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8-1

  核心提示:进入21世纪,水体富营养化的严峻局势摆在了中国的面前,两年前的太湖大规模蓝藻暴发至今让人记忆犹新。水体富营养化不但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而且危及人们的健康和动植物生存。
  太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太湖富营养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已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日前一套治理蓝藻的系统通过了环境测试……

  人民网7月31日专电 (记者扎西)在太湖竺山湖流域记者看到在湖面上一艘小型“航母”在水面上作业,据了解这是一艘正在处理蓝藻的蓝藻处理船。

  这艘“航母”上装载着一套“高能物理蓝藻处理系统”,日前该系统通过了环境测评。

  “这套系统主要包括藻水收集装置、藻水分离、高能物理氧化反应区和磷酸盐收集装置。首先让藻水通过收集装置进入藻水分离室加压分离后,再进入高能物理氧化反应区进行强氧化反应和强氧化还原反应。藻类被强氧化剂氧化,藻类中的氮被直接氧化还原成水和氮气。藻类中的磷在羟基作用下和水体中的钙、镁反应生成磷酸钙盐和磷酸镁盐等。磷酸盐通过收集装置回收,从而达到去除含藻水体中藻类和净化水体的目的。”该系统研发人、常州浩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毅介绍说,系统将藻水收集、藻水分离、强氧化分解和离子吸附交换集中于同一系统内,真正实现了标本兼治的功能,并且不投加任何化学制剂,对生态环境无二次污染。

  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该系统跟踪监测显示,被蓝藻污染的水经系统处理后,藻总数的处理率为98.9%,总氮处理率为69.5%,总磷处理率为92.2%,磷酸盐处理率为92.0%,叶绿素a的处理率为93.0%,处理效果显著。系统在藻总数(即藻密度)大于2亿/升时航速控制在0.3米/秒以下,藻总数小于0.5亿/升时航速控制在3米/秒。按湖体藻总数1亿/升测算,系统日处理藻类可达136吨(按6小时计、湿重),处理水面面积在0.4平方公里左右。

  据悉,该技术集蓝藻捕捞、氧化分解、脱磷脱氧、水体消毒等功能于一体,对富营养化、水体治理、循环冷却水处理情况良好,其中藻总数的处理率达到98.9%。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