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环境保护省部际联席会议提出新目标应对海上污染
2009年以来,环渤海三省一市高度重视渤海环保工作,各省市采取有力措施,从工业点源、生活点源和农村面源入手控制陆源污染,加强海岸带生态修复,控制海上污染排放,着力保护海洋环境。
经过两年半的治理,渤海局部海域环境状况有所改善,部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削减,自然生态恢复能力得到提升。2010年,环渤海三省一市COD排放量与2005年相比减少17.16%,减排量达38.11万吨;污水日处理能力达686万吨,集中处理率达87.8%。“十一五”期间,渤海一、二类水质比例约60%。
另一方面,渤海治理形势依然严峻,近岸海域污染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善,经济发展对海洋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大。为此,会议确定,下一步渤海环境保护工作的目标为“一个确保、一个下降、两个力争”,即“确保渤海生态安全,陆海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力争渤海近海海域水质总体改善,力争实现人海和谐”。同时,会议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海陆统筹、以海定陆、综合治理、形成合力、大胆创新”的工作思路,并布置了下一阶段的七项重点任务。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杜鹰指出,渤海的治理关系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国海洋及整体生态环境,关系到百姓的切实利益,也关系到我国的国家形象,为此,有关部门须充分认识这一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不断增强责任感、紧迫感。
作为我国唯一一个半封闭内海,渤海的水体交换能力差,生态环境脆弱,污染较为严重。为保护和改善渤海环境,国务院于2008年批复《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08—2020年)》。为保障《规划》实施,2009年,国务院同意建立渤海环境保护省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人工毁坏的海岛能否修复 海岛专家开出三个药方 生态修复论坛举行 “生态修复”,城乡统筹惠民利民 中美共建山西生态修复基金与绿色科技产业园 巧手绣出江南“三美之湖” 世界海洋日:三亚、陵水举行珊瑚礁生态修复活动 昆明市域生态修复将按月督查 生态修复的江西样本 英石油出钱修复生态 山西宁武煤企挖黑煤引发生态灾难 我国喀斯特地区生态修复面临两难困境 重庆规划28重点项目保护生物多样性 "四山"进行生态修复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