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境观察 >> 正文

低碳生活:生态时代的环保责任

Eedu.org.cn 作者:程会强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6-14

低碳生活是一种全新的生活质量观。低碳与发展并不矛盾,而且相互促进。在较高发展水平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低碳生活。如在使用核能为主的法国,人均碳排放比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低一半;北欧绝大部分国家依赖可再生能源,如丹麦基本上依靠风电,挪威和瑞典则依靠水电。这些国家碳排放很低,但生活水平却很高。低碳就是在对环境影响更小或有助于改善环境的情况下,给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并最大限度地保护人体健康。所以低碳不但不会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相反它会将人类的生活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低碳生活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要求,也是人们实现生态文明、保护环境,使人类的消费行为与消费结构更加科学化的必然选择。低碳生活着力于解决人类生存的环境危机,其实质是以低碳为导向的一种共生型生活模式,是使人类社会在环境系统工程的单元中能够和谐共生、共同发展,实现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的。

低碳生活是在后工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下,消费资料的供给、利用和消费理念的一种转变,也是当代消费者以对社会和后代负责任的态度,在消费过程中积极实现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一种文明导向。低碳生活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使人们在均衡物质消费、精神消费和生态消费的过程中,消费行为与消费结构进一步走向理性化、科学化和合理化。

低碳生活是促进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

■阅读提示

实现低碳生活,具体来说体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从大处说,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新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从小处讲,就是要提高公众意识和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上下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低碳经济不仅意味着生产行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推进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而且意味着引导公众反思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和浪费能源、加重污染的不良生活方式,从而充分挖掘服务业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公民的认识已经从对节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所了解,上升到了认识到节能与减碳和缓解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上。这种思维的转化和视角的转变,可以成为节能减排的“助推器”,环境保护的“强心针”。

践行低碳生活、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意味着节能减排,而且还意味着新市场、新经济活动和新工作岗位。英国2009年在纲领性文件《英国低碳转型计划》中提出了宏观构想,计划到2020年使低碳经济为英国带来超过120万个绿色工作岗位。这一“低碳”新思维,在某种程度上与环境经济学的“波特假说”不谋而合。加强环境治理、提高环境标准,不但不会降低企业的赢利水平,相反还会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提高它们的赢利水平,从而间接地促进社会进步。英国的绿色建筑产业可以创造6.5万个工作岗位,海上风能可带来约7万个工作岗位,波浪能和潮汐能等海洋能源的发展可带来1.6万个岗位……低碳经济创造的新就业岗位已成为政府项目寻求民间支持的有力工具。

践行低碳生活、发展低碳经济,不仅可以新增就业,还蕴藏着新的经济增长点。如在我国,一方面资源越来越稀少;而另一方面,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却偏低,浪费难以遏制,这两股力量加剧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困境。反之,我们若能抓住低碳经济方兴未艾的机遇,大力发展绿色科技和清洁能源技术,不仅能大大减轻能源消耗压力,还能在新世纪的大国政治、经济博弈中抢占战略高地,培育出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跨国企业,为我国经济带来持久的发展动力。面对环保日益成为国家经济发动机的现实,我们应当摒弃“环保影响经济”的错误思想,积极引导企业多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项目。

实现低碳生活,具体来说体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从大处说,是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新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从小处讲,就是要提高公众意识和公众参与的积极性,提倡返璞归真的低碳生活,上下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在宏观方面,低碳生活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等新能源经济和环保产业。这些代替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新能源最大的特点是能够实现低能耗和低排放。低碳意味着节能,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在环保产业发展方面,我国已经初具规模且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已形成门类较为齐全、领域广泛、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体系。环保企业的效益不断提高,规模不断扩大,逐步形成了若干个具有比较优势和特色的环保产业集群。“十五”以来,我国环保产业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5%~20%之间,预计到2012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达2.8万亿元,2006年~2008年间,我国单位GDP的能源消耗下降了10.1%。“十二五”期间,低碳经济思想的引入将使环保产业渗透进国民经济的各环节,与各行业的融合领域将更加广泛,由于其产业链长、涉及面广、影响力大等特点,发展低碳环保产业必将带动相关产业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从而促进国家或区域竞争力的提升,抢占未来国际发展制高点,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微观方面,可从衣、食、住、行等生活细节着手实现低碳生活。我国城镇居民生活用能源约占每年全国能源消费量的26%,二氧化碳排放的30%是由居民生活行为及满足这些行为的需求造成的。据统计,美国每年丢弃的塑料袋等于消耗了1200万桶石油,而我国每年使用塑料袋的数量也已超过惊人的1万亿个。将每张纸都双面打印,相当于保留下半片原本将被砍掉的森林;用传统的发条式闹钟替代电子钟,每天可减少48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洗衣服后不用洗衣机甩干而选择自然晾干也可减少2.3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在不用时关闭电脑及显示器,可将这些电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3;将在电动跑步机上45分钟的锻炼改为到附近公园慢跑,可减少近1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只要每一个人养成良好习惯,低碳居家、低碳消费、低碳出行,低碳生活就会成为现实。

事实证明,气候变化已不仅仅是政府、企业的责任,也不再仅是环保主义者或专家学者关心的问题,而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低碳生活不是能力而是理念,把握低碳机遇,才能掌握未来发展;选择低碳生活,才能享受美好未来。

低碳生活需要政府企业公众多方促进

■阅读提示

低碳生活虽然主要集中于生活领域,主要靠人们自觉转变观念加以践行,但也需要政府营造一个助推的制度环境,包括制订长远战略,出台鼓励科技创新等政策,实施财政补贴、绿色信贷等措施,也需要企业积极跟进,加入发展低碳经济的“集体行动”。

实现低碳生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低碳生活虽然主要集中于生活领域,主要靠人们自觉转变观念加以践行,但也需要政府营造一个助推的制度环境,包括制订长远战略,出台鼓励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和实施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等措施。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起到引领作用,加大低碳生活的宣传力度,倡导低碳消费,引导和推广低碳消费方式,使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此外,也需要建立刚性制度来约束人们节约能源,推进节能措施在政府、企业、社会层面的有效落实。如制订奖励措施,对于开发低碳产品、综合利用自然能源、投资低碳生产流程的企业给予支持和鼓励,并在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另一方面通过税收等政策手段,抑制消费主体的高碳消费方式。同时,政府也要对低碳生活身体力行。如今,打造低碳城市正成为各地政府致力的目标,如利用中水浇灌绿地、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照明和日常使用、利用煤层气等清洁能源作为汽车的燃料等,不仅能让人们充分享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成果,也能将减少碳排放的理念潜移默化地融入人们心中。

推行低碳经济,需要政府主导,但也需要企业认清方向积极跟进,加入发展低碳经济的“集体行动”。只有更多企业改变目前的被动状态,自觉跟上低碳经济发展的步伐,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才有现实的基础和未来的希望。

要实现宏大的低碳发展战略,还要注重很多细微之处。这些“细微之处”不仅是生产行业中诸多节能技术改进的细节,也包括日常生活习惯中许多节能细节。对于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来说,每个人生活习惯中能源消费的数量看似微小,但一旦乘以13亿人口计算,就是巨大的数量。我们每个中国公民都有责任立足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开展低碳生活的创意活动和普及工作,为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为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全球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践行低碳生活,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公民的国际责任担当,也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机遇。(程会强)

上一页  [1] [2]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