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农家院里的“低碳生活”
跟随张大妈来到向城东村,村内平整的水泥路两旁是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和整齐的太阳能路灯,而房顶上一个个耀眼的太阳能热水器显得更加抢眼。“打开水龙头就有热水用,洗澡自不必说,洗衣、做饭都能用上热水,而且不用烧煤炭不费电。”说起太阳能热水器带来的好处,张大妈赞不绝口。
回到家,张大妈开始做饭,厨房里冒着蓝色火焰的是沼气灶,照明用的是沼气灯,不烧煤,不用电。去年,县里号召建设沼气池,并且还有补贴,张大妈觉得好,不仅建了个沼气池,还把院里的猪圈、厕所一起改造了。现在做饭基本上不用柴和煤。近几年,苍山县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大力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大力引导农民建设沼气池,把沼气池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进行改厨、改厕、改圈。在此基础上,该县还积极推广沼气、沼液、沼渣综合利用技术,使沼气的用途由生活领域向生产领域延伸。由于建沼气池后,人畜粪便都得到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农村环境卫生得到改善,减少了疾病的传播,在节省能源的同时农民的健康水平也得到提高。
闻着饭菜香张大妈女儿马从从下班回家,把电动自行车轻便推进家后说:“从家里到工厂是5公里的水泥路,骑电动车10分钟就到了,我这坐骑不仅轻便、安全、快捷、省油,还没有尾气污染。”近年来,随着苍山县新农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村村通”工程快速开展,全县通村公路通达率达到100%,通村路基本得到了硬化,大街小巷也得到硬化,大大方便了群众的生活。在购买交通工具时,越来越多的农民倾向于节能环保的电动车,骑电动车上班、赶集,成为农民的新时尚。
等到一家人的聚齐吃饭时天色已黑,节能灯发出的光芒将整个屋子照得分外亮堂,张大妈满心喜悦介绍:“过去家里用的全部是白炽灯,一年照明电费支出300多元。如今用上节能灯,一年的照明电费才不到100元,不仅少交了电费,电灯也比以前更亮了。”2009年以来,苍山县大力推广高效照明产品,累计推广高效照明灯3万只。笔者算了一笔账,使用节能灯比普通白炽灯节电60%至80%,使用寿命长4到6倍。全县3万只节能灯年可节电270万度,减排二氧化碳770吨、二氧化硫27吨。
吃饭时我向张大妈介绍现在正倡导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在张大妈的眼中,经济就是钱,好理解,低碳是什么?我向她解释了半天,总算让她明白了一点:低碳就是降低碳排放,简单地说,就是少烧煤,少用电。这样一说,张大妈环视了一下自己的农家小院,原来,她一直在过低碳生活,不知不觉中赶了回“时髦”。笔者在苍山的乡村惊喜地发现,“低碳”一词已经被普通群众接受,并且幸福快乐地过着 “低碳生活”。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