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境观察 >> 正文

县域生态文明建设 制度创新是关键

Eedu.org.cn 作者:刘慧    资讯来源:经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1-22

  现阶段,县域发展还很不平衡,部分县域发展还较落后,只注重经济增长、惟GDP论还有很大的市场,因此,必须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保障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其中,考核评价是根本,投入机制是保障,城乡统筹是重点。

  宁国市人均GDP已突破5000美元,工业化率和城镇化率超过50%,已经迈入工业化中后期提升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科学发展具备了更加稳固的基础、更加有利的条件。作为安徽惟一的县域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统筹城乡土地使用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市,为宁国市加快经济转型提供了宽松的外部环境和难得的政策支持。为了建设县域生态文明,宁国市通过建立分类考核机制、创业激励机制、创新驱动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等,探索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

  建立真正符合科学发展、生态文明的分类考核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促进经济与生态双赢。要综合运用经济、行政等手段,特别是财政投入的导向作用,引导各地根据主体功能区在发展上各有侧重,在产业上有所取舍,尤其是对禁止和限制类开发的地方,要加大生态补偿的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建立分类考核机制。对全市乡镇(街道)实行分类考核。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不同地域的发展定位,对乡镇(街道)按高新产业区、特色产业园区、青龙湾原生态旅游度假区、生态农业旅游区、商务文化区采取“4+X”模式进行分类考核,以不同导向指导乡镇(街道)科学发展,“4”即“经济发展、转变转型、环境友好、民生改善”四个方面内容,“X”即安全生产、综治等其他工作内容。

  建立创业激励机制。宁国市着力营造尊重创业、尊重企业家的良好氛围。先后出台扶持重点项目和帮扶百家企业等制度,制定了中小企业梯度培育计划,设立了企业短期周转专项基金,积极扶持自主创业,鼓励企业做大做强,绿色发展。

  建立创新驱动机制。综合运用经济、行政等手段,对鼓励类产业从财税政策、项目准入、土地供应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对限制类产业,严格控制其规模扩张,限期进行技术改造和搬迁异地集中治理;制定地方补贴和奖励政策,建立淘汰产业退出机制。现在,宁国每年安排1亿元资金,专项用于“全省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按照“受益者补偿”原则,加大对自然保护区、农业旅游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探索建立与生态保护挂钩的激励型财政转移支付机制。2010年度财政安排生态补偿专项资金300万元,并逐年提高。大力开展生态修复,通过农机补贴、技术培训等形式,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两年来,宁国用于生态修复的各类资金累计达到5000多万元。与此同时,强化项目准入监管。近五年,共拒批污染项目116个,关停高排放企业12家,取缔非法生产线7条。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