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境观察 >> 正文

产能优胜劣汰需有哪些机制?

Eedu.org.cn 作者:郑志国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8-30

  编者按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大举措,是推进节能减排的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产能优胜劣汰长效机制有助于加快落后产能淘汰。如何建立完善的产能优胜劣汰长效机制?本报特邀相关专家撰写此文,以飨读者。

  郑志国

  我国许多行业处于先进产能和落后产能并存状态,产能总量与现实需求相比有一定过剩。受国际经济危机和国内需求不足的影响,近年来,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比较突出。


  目前,淘汰落后产能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行政手段推进,带有一定的突击性和阶段性,缺乏完善的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产能优胜劣汰长效机制,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国民经济质量和效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认为,当前建立健全产能优胜劣汰长效机制应包括完善先进性评价机制、建立外部成本内部化机制、健全产能协调机制、构建产能激励机制等内容。


  完善先进性评价机制


  ■阅读提示


  为及时淘汰落后产能,国家应制定各行业产能先进性评价标准,组织权威机构定期对各地不同行业产能单位的先进性或落后性进行评价。重点对能源和主要原材料等行业产能进行先进性评价,以后可逐步扩大评价范围。评价结果由政府审定,定期公布,作为淘汰落后产能的基本依据。


  产能即生产能力,一般以企业及其内部相对独立的生产线为基本单位,如炼钢炉具、发电机组、水泥生产线等。科学评价各产能单位的先进性,合理界定先进和落后的产能单位,是淘汰落后产能的前提。先进和落后产能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相对性:同一个产能单位,在某个时期可能属于先进产能,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后变为落后产能;在某个地区范围内可能不算落后,但是在国家范围内和世界范围内属于落后产能。


  为及时淘汰落后产能,不断发展先进产能,国家应制定各行业产能先进性评价标准,组织权威机构定期对各地不同行业产能单位的先进性或落后性进行评价。先进或落后的评价标准总体上应以国内先进水平为基准,以国际先进水平为参照,综合考虑产能单位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方面因素。目前,重点对能源和主要原材料等行业产能进行先进性评价,以后可逐步扩大评价范围,一般加工业和运输设备也应进行产能先进性评价。评价结果由政府审定,定期公布,作为淘汰落后产能的基本依据。


  在确定各行业各时期需要淘汰的落后产能单位和数量时,除了运用一定的技术标准来评价之外,还必须考虑市场供求关系,不宜单纯根据生产规模大小来确定需要淘汰的落后产能。对一个行业来说,总产能通常由具有不同先进水平的产能单位组成。当总产能即总供给小于或等于市场总需求时,那些较为落后的产能也能够生存;当总产能大于市场总需求时,就会形成过剩产能,这时就应当淘汰那些落后产能,直到过剩产能消失为止。


  目前,我国某些行业的部分先进产能闲置和部分落后产能运行并存,只有淘汰落后产能,才能充分发挥先进产能的作用。有些行业即使处于供求平衡状态,也应有步骤地通过发展先进产能来替代落后产能。


  建立外部成本内部化机制


  ■阅读提示


  政府应组织专门机构严格检测核定各类产能单位污染排放量,建立外部成本内部化机制:一方面,依法要求和鼓励企业建设治污设施,允许将治污成本摊入生产成本,通过产品销售逐步收回;另一方面,对那些没有安装治污设施或者安装后不正常使用的企业,按治理成本加适当处罚金征收排污费,促使这些企业尽快建设治污设施。


  先进产能具有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率特征;相反,落后产能则具有高排放、高污染和低效率特征。这两类产能单位在市场竞争中本来应当优胜劣汰。但是,目前一些行业特别是火电、钢铁、水泥等能源原材料行业的成本和价格机制不完善,不同产能单位的成本构成有差异,其产品价格包含的成本构成不同,影响市场优胜劣汰作用发挥。一些落后产能排放的污染物未经治理,形成外部成本,实际上由社会承担,产品价格不含治污成本而相对较低;先进产能建设排污设施使外部成本内部化,产品价格分摊治污成本而相对较高。这使先进产能在价格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落后产能得以生存。


  为改变这种状况,政府应组织专门机构严格检测核定各类产能单位污染排放量,建立外部成本内部化机制:一方面,依法要求和鼓励企业建设治污设施,允许将治污成本摊入生产成本,通过产品销售逐步收回;另一方面,对那些没有安装治污设施或者安装后不正常使用的企业,按治理成本加适当处罚金征收排污费,促使这些企业尽快建设治污设施。


  外部成本内部化机制把环境容量作为一种稀缺资源,由政府管理实行有偿使用。过去污染排放者无偿使用环境容量产生的外部成本,在有偿使用环境容量时就转化为内部成本。这样可以把市场优胜劣汰和政府奖优罚劣结合起来,形成淘汰落后产能的合力。在这种机制作用下,企业治理污染同自身利益直接挂钩,积极主动治理污染的企业能够在清洁生产条件下长期生存。那些落后产能不能实现外部成本内部化,最终将被淘汰。

[1] [2] 下一页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