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需要制度的“硬约束”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经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8/26
所谓“河长制”,就是由各级政府的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流的污染治理。
这一制度在2007年由江苏无锡市首创,当时太湖蓝藻暴发,水环境污染十分严重。“河长制”明确规定,将河流断面水质的检测结果纳入各市(县)、区党政主要负责人政绩考核内容,由此保证了各项治污措施落实到位。
目前,“河长制”已经在江苏、浙江、云南、四川等地广泛实行,对治理水污染起到了积极作用,一些污染严重的河流水质也逐渐得到改善。
环境保护需要制度的“硬约束”。“河长制”在治理水污染方面能够见实效,也正是体现了这一点。
当前我国的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些地方官员没有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因为政绩冲动,片面追求发展速度、财税收入和经济总量,忽视环境保护甚至靠牺牲环境换取一时的发展。如果我们能够建立起更多像“河长制”这样的环境绩效考核制度,将环境治理与保护的责任一一落实到位,天蓝水清的美丽中国就不会遥远。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日照探索海洋工程项目环境保护执法新模式 生态,全面小康不可或缺的考量 西部地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屏障建设研修班举办 黑龙江省开展环境保护专项行动 加强环境保护 建设生态文明 绿色五一营,爱在瑶里 环境保护不能仅靠“环保风暴” 河南网晒“环保清单” 欢迎网友监督工作 市民庆祝世界地球日 为环保献力量 长三角城市群 发出环境保护宣言 江苏改善生态 深入推行"河长制" 江苏开展“公众看环保”活动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