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境观察 >> 正文

打造生态环境的“生命共同体”

Eedu.org.cn 作者:唐 伟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5/6

  唐 伟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抉择,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重大举措。

  2013年11月,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作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时指出:“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在另一次重要会议上,他进一步指出:“如果破坏了山、砍光了林,也就破坏了水,山就变成了秃山,水就变成了洪水,泥沙俱下,地就变成了没有养分的不毛之地,水土流失、沟壑纵横。”

  “生命共同体”是一种互相依存的结合,也是整体和个体辩证关系的浓缩,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打造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是以短视而功利的方式,以生态和环境为代价,去换得短期的发展,还是力求于生态环境的打造,将其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保障,决定了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式的选择。

  在生态环境问题上,没有谁可以成为“不受累及者”,也没有谁可以生活在真空之中。如果不以“利他”作为出发点,毁坏了环境,那么终将受到惩罚,为此付出代价。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意味着整个环境之下,所有生命都是命运攸关的共同体。

  因而,打造生态环境的“生命共同体”,一靠认识,二靠责任,三靠行动,三者合一才能不置身事外,才能不缺乏对后果的基本敬畏。

  打造生态环境的“生命共同体”,首先要从提升认识入手。这需要各级决策者和管理者在认识上应当先行一步,真正在“科学发展和协调发展”上有所作为。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最终体现在发展的方式上,也取决于经济转型的力度上。只有“把生态环境作为第一位”的共识,内化成一种执政的理念,“命运共同体”的指引才会更加明确,并拥有基础性保障。

  其次要明确责任。责任既取决于道德的要求,更决定于机制的保障。除了道德上的呼吁与倡导,更应有机制上的促进与约束。因而,要增加环境和生态的考核比重,最终落实到“绿色发展”的原则上来。同时,还应当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实现区域和整体成为“一盘棋”,像河水治理一样明确“责任主体”。

  最后则是行动。规划再多,设计再好,措施再详,若没有行动也就意味着空谈。落实行动要靠效果来体现,来检验。一是要建立完善监管体制,让责任主体身上有沉重的压力;二是要建立完善奖惩约束机制。通过表彰先进,鞭策后进,让责任主体有强劲的动力;三是要综合统筹,实现从以行政手段为主,向综合运用经济、技术和行政等多种手段的转变,让责任主体有高效的行动。在此基础上,还要力求实现“社会共治”,让每个社会主体都要积极参与和支持生态环境的保护,以主人翁的姿态为打造生态环境“生命共同体”添砖加瓦。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