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正文

国境线上的“绿色”军营

Eedu.org.cn 作者:陈君 王经国 张…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2-23

  新华网北京12月23日电 (记者 陈君 王经国 张汨汨)每当提起老连队后山那一片片稀疏的山林,张波就后悔不已。

  “1998年之前,每当第一场雪降下,连队就开始伐木,准备过冬取暖做饭用的木头。”张波1994年参军来到中国东北大兴安岭深处,那时候,“一个连一冬天就要砍光一个山头”。 

  靠山吃山,和当地山民一样,部队也只挑那些粗壮高大的落叶松,这种树更容易劈成烧火用的“木柈子”。

  “那些树直径大多超过30厘米,很多一个人都搂不过来,上好的木材可惜就这么烧掉了。”现在已经是大兴安岭边防某团后勤处协理员的张波说,“1998年听说国家要实行天然林保护工程,部队马上就禁止砍伐山林了。”

  从那年起,驻扎在大兴安岭里的部队用煤炭取代了烧了几十年的“木柈子”,张波的脑子里也多了个新名词“环境保护”。

  事实上,以绿色为军装基色的中国军队在践行节能环保的绿色理念上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无论是驻扎在荒山野岭,还是戈壁荒漠,中

  了营区里,还在距新巴尔虎左旗四五公里的地方种植了500亩的生态林,既防风固沙,又美化环境。

  据介绍,目前全军80%以上的营区绿化率都已达到标准。2005年颁布实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绿化条例》还将中国军队这一优良传统用法律的形式规范下来。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暖化趋势,中国军队又将治理污染、净化环境、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纳入到提高营区环境质量的范畴,使营区环境建设开始从单一绿化美化型向生态环保型转变。

  今年6月5日,中国军队还首次确定了世界环境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主题,主题是“钢铁长城、绿色屏障”,旨在提倡科学、环保的发展理念。

  边防部队的营区大多地处偏远,缺乏市政设施依托,即使是阿木古郎这样的城镇,也没有专门的污水处理设施。白志刚介绍说,为了不破坏环境,团里在节约用水的基础上,定期派出车辆将污水拉到指定的安全区域处理。更加偏远的哨所日常产生的垃圾能焚烧的就烧掉了,不能焚烧的就地深埋。

  在内蒙古地区的哨所里,常常能看到大块的太阳能集电板和高高的风力发电机结伴出现。战士们说,这叫做“风光互补”,不用一滴油,就可以源源不断地产生电能,还不破坏环境。

  和“风光互补”一样,做饭炒菜烧水三合一的节能灶今年也在全军区实现了普及。张波说,新安装的节能灶占地小,造价省,比原来能节省近一半的煤。原来一个连队一天光做饭就要用30多公斤煤,现在只要不到20公斤。不仅如此,一些边远的哨所还用上了污染更少的液化石油气。

  “污染排放少了,用于水电油煤的支出也少了,每年光是电费就比以前少了一多半。”作为团里后勤当家人的张波说,“现在对于我和部队来说,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已经密不可分。”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