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正文

湿地盆地,打造可持续发展“聚宝盆”

Eedu.org.cn 作者:王海滨 张显峰    资讯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7-20

  本报记者 王海滨 张显峰

  盛夏时节,长治湿地婀娜多姿,上党盆地万木葱茏。

  正在积极创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长治市,突出科技创新,大力实施统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四位一体”发展战略,规划了推进实验区建设四大重点工程: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进城镇特色化、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7月中旬,科技日报社总编辑陈泉涌来到魅力长治,与长治市市长张保进行了对话。

  红色老区 魅力城市

  陈泉涌:走进长治的城市乡村,到处碧水蓝天,鲜花盛开,景色迷人。而不是原先想像中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形象。魅力长治名不虚传!

  张保:是啊,人说山西好风光,长治的的确确是山西人居环境较好的一座城市。长治雨热同步、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非常适宜人居人游。市区山环水抱,东面有50平方公里的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西面有46平方公里的长治国家湿地公园,湿地内生物丰富多彩,种类繁多。细弱的苔藓小草,密集的芦苇香蒲;低矮的灌木,高大的乔木;静静的天鹅,飞翔的海鸥;追逐的鱼虾,鸣叫的青蛙……春夏秋冬,气象万千,构成了神秘迷人的生态景观和湿地风光。

  长治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传说中的《后羿射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故事就发端于此。同时还是一个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在这里创建了以太行山和太岳山为依托的抗日根据地,后来发展成为晋冀鲁豫边区,是当时华北最大的一块根据地。八路军总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等领导机关曾长期驻扎在武乡、潞城等地,使这里成了华北抗日前线的中枢。长治是古色、红色、绿色旅游资源大市。有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王家峪八路军总部、“百团大战”砖壁指挥部和黄崖洞革命兵工厂等著名红色革命纪念地;有法兴寺、观音堂等33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被称为“稀世珍宝”的2.5亿年前的树化石等自然遗产;有太行山大峡谷、虹霓大峡谷、太行水乡、太行龙洞、天脊山、灵空山等以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为特征的众多自然风景区。

  近年来,长治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省委、省政府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总体部署,大力实施统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四位一体”发展战略,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200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82.1亿元,比上年增长10.2%;财政总收入完成159.5亿元,增长2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86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4941元,增长12%。先后荣获了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中国十大魅力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等10多项国家级称号。

  科技创新 动力强劲

  陈泉涌:据了解,长治在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方面狠下工夫,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壮大,是什么力量促进了长治产业的转型升级?

  张保:答案很简单,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是科技的力量加快了全市产业优化升级的步伐。我们历届市委、市政府都非常重视科技工作,把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一个重要抓手,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不断加大对科技工作的支持力度,全市科技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从2000年起我市科技工作连续9年位居全省第一,从1999年起我市连续5次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的称号。

  不断加大科技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贡献力度,加快推进了一大批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比如,潞安集团与中科院煤化研究所合作,建成了全国每一条煤基合成油生产线项目,国内用煤生产的第一桶油于去年12月22日在我市出油,标志着我国在煤变油技术的产业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全国第一条100万伏特高压输变电示范工程于去年12月28日在我市并网输电成功,标志着我市电网建设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前些天,我还率团赴台湾,就LED产业落户我市与台湾企业签署了相关协议,达成了投资意向,已经在市城南工业园区开工建设了长治市LED研发生产基地产业。这些科技进步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成果,必将为我市转型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正是在科技创新的带动下,我市创出天脊牌硝酸磷肥、澳瑞特牌跑步机、屯玉牌玉米种子3个中国名牌产品;创出5个全国驰名商标;还创出了一大批山西省标志性名牌产品、山西省名牌产品、山西省著名商标,成为全省拥有驰名商标最多的市。我市还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市之一,拥有127个国家认证的绿色农产品和25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绿色农产品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认证数量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

  科学发展 提升水平

  陈泉涌:长治市基于一个怎样的市情把握,确立了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思想?

  张保:长治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山西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经济实力显著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备,经济社会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是,我市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本市情没有改变,在今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长治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排名第135位;我市产业结构初级化、重型化的格局没有改变,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优势产业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仍达80%以上,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硫、烟尘排放强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转变发展方式、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循环经济的压力较大;我市城乡之间的差距、县域之间的差距以及经济社会“一条腿长、一条腿短”问题依然严重,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卫生、住房各方面还有不少困难,还有3个国家级贫困县和2个省级贫困县,广大农村有7万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综合调控的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化解。

  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市委、市政府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统筹推进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必须坚持走出协调发展、循环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四条新路子。正是在对市情的全面把握和对科学发展的深刻认识上,我们提出并开展了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工作,把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全面提升长治科学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积聚优势 加压发力

  陈泉涌:长治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科技工作扎实、生态环境优越,还有哪些优势条件?

  张保:还有三大优势:一是区位优势。长治北连太原经济区,南接中原城市群,有利于融入环渤海经济圈,有较为完备便捷的高速公路、铁路、民航立体交通网络,有利于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的集聚发展;二是产业优势。长治的煤炭资源占全省的12%,煤层气储量占到全省的十分之一,而且是华北地区的相对富水区。现已形成煤焦、冶金、电力、化工、机械装备、中西制药、新材料、绿色农产品加工和现代商贸物流为主的产业体系;三是政策环境优势。市委、市政府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出发,先后出台了《长治市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方案》、《长治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长治市蓝天碧水工程实施方案》、《长治市建设节约型社会行动纲要》、《创建本质安全型城市行动纲要》等一系列有关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推进全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结合长治市情,我们确立了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主题特色,就是“中部资源型后发地区跨越式发展中的循环经济建设及生态环境优化实验”。内容涵盖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煤炭工业、电力工业、冶金工业、机械装备制造业、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旅游业、物流商贸流通、生态环境建设、污染物控制和治理、城镇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努力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加速发展 全面发展

  陈泉涌:成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要有许多综合指标,这是不是要求长治市在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都要有更大的空间和更高的质量呢?

  张保:是的。我们也正在努力。比如7月初,《山西省2008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结果发布:长治市在全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中,经济社会发展指数以80.04分的最好成绩位居全省11市之首,而且成为省政府表彰的唯一优秀市。同时在全省119个县(市区)考核中进入前三十强的我市占得五席,分别是:沁源县、襄垣县、长子县、屯留县、城区;在表彰的十五个县区中我市的沁源县、襄垣县和长子县均名列其中。

  今年以来,我市紧紧抓住国家、省实施的中部崛起和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及“两区”开发的战略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全力实施“四位一体”发展战略,创环境,上项目,抓改革,调结构,兴产业,蓄后劲,努力做大经济规模、提升经济实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一是转型发展迈出新步伐。服务业发展速度首次超过第二产业,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1.3个百分点。城市绿化覆盖率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污染指数下降为1.76,在环保部重点监控的113个城市中排名第23位,连续四年成为全省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二是安全发展扎实推进。国家安监总局确定我市为全国唯一的创建本质安全型城市试点市,全市亿元生产总值死亡率0.52,下降18.8%;地方煤矿百万吨死亡率0.51,下降28.2%;全市车辆超限超载率由治超前的6%下降到2008年的0.02%。三是和谐发展取得新成效。城镇新增就业3.9万人,解决了469户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05%,低于全国全省控制水平;组织实施了各类科技计划24项,科技投入比上年增长9%。文化事业快速发展,继续实施“文化低保”工程,上党堆锦等12个项目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长治湿地,上当盆地,自然赐给长治人民一块“宝地”。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这方美丽富饶的水土,建设成政通人和、生态良好、各业振兴、人民富裕的“聚宝盆”。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