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南 >> 四川 >> 正文

成都有多少湿地 没有哪个部门清楚

Eedu.org.cn 作者:余文龙    资讯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7-8

  记者昨日获悉,《四川省湿地保护条例》(下称《条例》)已经省政府第3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即将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省法制办相关人员表示,《条例》有望今年出台,填补法律法规的空白。如果《条例》顺利出台,擅自排放湿地水资源、修建阻水或者排水设施并造成严重后果的,最高罚款5万元。擅自在湿地范围内采砂、采石、采矿、挖塘、采集泥炭、揭取草皮造成严重后果的,最高罚款5万元。非法占用湿地的,责令限期恢复,并处每平方米20元至50元的罚款。

  四川湿地总面积约421万公顷,占全省幅员面积的8.7%。近年来,湿地退化严重。在对湿地功能的认识增强后,近几年,成都有关部门也开始重视恢复湿地,新建的人工湿地渐成新的休闲“流行地标”。

  但成都现在有多少湿地?有哪些主要的湿地?记者日前采访了成都市水务局、林业和园林局、规划局、建委等相关部门。没有哪个部门能回答这些问题。有关专家呼吁多部门联合调查成都的湿地状况,摸清“家底”,以便制定保护政策。成都应实施湿地的统一规划管理,组织实施湿地保护专项生态工程,加大湿地保护的投入力度。

  天然湿地逐渐消失

  成都市著名水利专家陈渭忠说,成都以前湿地很多,随着人口的增加,一部分湿地改为了农田。当时征服自然的思想比较重,没有认识到湿地的生态功能。陈渭忠前几年搞成都市的城市特色研究时专门研究过城市水环境,发现成都湿地减少得较多。他按一般的湿地定义,用2002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成都中心城区(绕城高速以内)面积仅仅2.2%为湿地,包括沼泽、滩涂、堰塘、河流等。前几年,省、市野生动物保护专家曾在成都寻找天然湿地,没有找到一处成规模的沼泽湿地。成都平原上的天然沼泽湿地已经逐渐消失。

  “过去大家重视森林保护,最近几年才增强了对湿地功能的认识。”四川省湿地保护中心主任王玉琳介绍说,全省的湿地自然保护区也才起步,目前只有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子山高原湖泊群自然保护区、红原日干乔湿地自然保护区、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等几十个。

  兴建人工湿地弥补

  近年成都有关部门也开始重视恢复湿地。陈渭忠曾构想沿锦江府河段建成片的湿地,以净化污水,但因占地较多而无法实施。 2007年4月,凤凰河二沟水污染治理示范工程竣工,这是成都市第一个人工治污湿地,湿地的建成让原来又黑又臭的凤凰河水变清澈,湿地也成为鸟语花香的美景。

  在东郊,通过市政工程建设,已消失几百年的青龙湖湿地重现蓉城,目前尚待进一步景观打造。

  青白江区还规划建设15000亩的凤凰湖湿地,这一面积相当于整个青白江已建成城区面积的50%以上。凤凰湖城市湿地将成为成都市乃至西南地区建在城市中心规模最大、植被最丰富的城市湿地系统。

  70岁的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黄时达,自1990年就开始研究湿地,是成都市研究湿地最早的专家之一,也是活水公园内的湿地系统的设计者及建设者。他说,湿地需要一定的投资,需要管理,如果粗放地建设和经营湿地也可能带来环境问题,和污水处理结合得不好湿地也可能被污染。

  观鸟者推荐人工湿地

  但成都现在有多少湿地?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他们不知道,湿地管理应该主要是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市林业和园林局相关负责人说,林业范围的湿地保护工作还没有启动,湿地建设需要有规划和资金。他们也没有摸清湿地的“家底”,但可以肯定成都没有湿地自然保护区。而河流、水库等类型的湿地,主要是水务部门在管。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没有做全市湿地保护和建设的规划。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也称没有管湿地。

  没有哪个部门清楚成都湿地的“家底”。反而是一些民间协会对成都湿地了解较多。成都观鸟会理事长沈尤对湿地特别关注,因为湿地是鸟类、鱼类、两栖动物的繁殖、栖息、迁徙、越冬的场所,成都观鸟会曾多次在成都的湿地拍到罕见的野生鸟类。沈尤说,成都不少湿地因为保护得好,如:浣花溪公园,占地370000平方米,是成都市区内最大的开放式城市湿地、森林公园,吸引了超过100种野生鸟类栖息繁殖。另外还有东湖公园、北湖公园、位于锦江区三圣街办万福村的荷塘月色等。

  成都市著名水利专家陈渭忠遗憾地表示,他分析得出的2002年的湿地数据,和现今的情况肯定不同了。有些湿地消失了,有的地方又新建了湿地。成都到底有多少湿地?怎么分布的?面临什么状况?没有普查,没人能说清楚。他呼吁多部门联合调查成都的湿地状况,摸清“家底”,以便制定保护政策。

  【名词解释】

  湿地 《四川省湿地保护条例(送审稿)》所称湿地为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常年或者季节性的天然或人工的潮湿地域,主要包括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湖泊等生态功能明显的水域。本报记者 余文龙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