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正文

万钢谈碳捕捉与储存:加强合作,共同发展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中国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1-17

  气候变化作为一个发展问题,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它的最终解决需要一揽子解决方案。碳捕捉与储存(CCS)技术作为一项具有大规模减排潜力的技术,已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

  中国政府在提高能效、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减少排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中国还进行了CCS研究和万吨级示范项目。例如,华能公司在北京高碑店发电厂开展的每年捕获3万吨二氧化碳用于食品工业的示范项目运行良好,在上海石洞口电厂,每年捕获10万吨二氧化碳用于食品工业的项目也即将开始运营。中石油在吉林油田成功完成了每天注入300-400吨二氧化碳提高采油量的先导实验(pilot test),计划到2015年实现年封存二氧化碳120万吨,增加原油产量100万吨。神华集团在鄂尔多斯的煤制油项目中,10万吨级的碳捕集与封存项目已进入设计阶段。

  从全球范围来看,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尚处在研发阶段,该技术的发展和大规模应用需解决以下几个突出问题:一是降低应用成本;二是减少CCS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三是加强对CCS与其它气候友好技术的比较效益研究;四是加强安全评估。

  在现阶段,我们需要通过深入研究、开发和示范应用进一步解决前述的4个问题。因此,对于加强合作,共同发展CCS,我们提出以下三条原则:

  (1)更加注重新兴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开展对碳捕集和资源化利用、与碳捕集和封存并重的研究工作。

  (2)对于CCS这一重大公益技术,应充分发挥政府的规划、协调与引导作用。政府支持研发,同时注重保护知识产权。建议吸收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研究所和大学参与发达国家开展的CCS示范项目。

  (3)建议G8所提20个示范项目的有些部分在发展中国家进行,并提供政府资金的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尽快掌握CCS技术。

  CSLF在CCS技术合作领域做了很多工作,我们愿意继续加强在此框架下的合作,在此,我想对CSLF未来合作机制和内容提出两点建议:

  第一,在CCS技术尚未成熟的今天,应将重心和优先放在加强CCS技术开发和技术合作上,只有制约该技术的瓶颈问题得以解决,其它相关的融资、风险控制等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第二,应重视加强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新方法、新技术的合作研究与开发。“废物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对待二氧化碳也应该如此,而不是简单的末端(End-of-pipe)处置。

  在不久前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胡锦涛主席宣布到2020年中国将比2005年显著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并呼吁国际社会履行各自责任、实现互利共赢、促进共同发展、并确保资金和技术。

  气候变化问题事关全人类的长期生存与发展。在担任部长之前,我曾任同济大学的校长。在学校里,我经常面对许多年轻人。我总觉得愧对年轻人,因为我们这一代及上一代人消耗了大量的化石能源,却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应该努力将我们这一代人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资源化利用,尽量减少我们这一代人封存的二氧化碳对下一代人造成负担。我们应该以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勇敢地承担起责任,以我们共同的智慧、最大的努力、切实的行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共同为后代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