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正文

“两极”科考目标:环境和资源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钱江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1-22

  “南极夏天的风,也比北京严冬的风凶猛多了!要是遇到西下风,不躲进科考站,人都能给吹跑喽!”在前天北京召开的纪念中国极地考察25周年座谈会后,来自全国各地的极地科学家们意犹未尽,在北京京西宾馆的餐厅里,他们还热烈地交流着各自的极地科考经历和科研进程。

  浙江万里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石钟慈,浙江万里学院生环学院院长杨季芳,国家海洋局第二研究所所长张海生,资深极地科学家、浙江万里学院教授王自磐及工程院院士潘德炉等,作为浙江极地科考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曾11次赴南北极考察、2次在南极越冬的王自磐教授,对中国极地科考事业25年里走过的每一步,都如数家珍。

  当年被拒在门外“喝咖啡”

  王自磐教授说,18、19世纪,英、俄、法、美等国就开始了对南极大陆的探险考察。。1983年,我国刚加入《南极条约》,但也仅仅属于没有表决权的缔约国。

  1983年9月,在澳大利亚堪培拉举行第12次《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在会议议程行进之间,会议主席突然宣布:请所有缔约国代表到大厅外喝咖啡。原因是协商国成员要关起门来表决一个重要的南极议题。当时被“轰”出会议厅的中国代表团深感难堪。“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四国在里头表决,唯独我们,泱泱中国被关在门外喝咖啡,大国尊严何存?”回忆到这里,王自磐依然非常感慨,当时他已经在澳大利亚南极局,正为去南极考察做准备。

  1984年中国组成首支考察队,11月20日从上海出发,远涉重洋,进军南极。次年2月,考察队员历尽艰险,终于在南极乔治王岛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南极科考站——长城站,这一年的10月,中国被接纳为《南极条约》协商国成员。至此,中国人在《南极条约》会议上“喝咖啡”的历史一去不返。

  如今南极头、背、尾部都有中国站

  又是出国又是坐船,几个月的大洋颠簸,再到冰天雪地的南极,这是个不小的折腾,但对当时的中国科学家来说却是难得的机遇和挑战。上世纪80年代,在海洋二所里,研究人员见面打招呼问候最多的是“你去不去南极?”

  当时王自磐还在该所科技处工作,曾负责推选合适的科学家到澳大利亚去学习,其中就有“邻居”颜其德。后来颜其德和董兆乾、将伽伦等,在中国首次南极考察中成为骨干力量,分别担任中国长城站首次越冬队队长、南极洲考察队副队长和南大洋考察队生物专业组组长。那次,海洋二所挑选的28位科研人员,成为首次南极科考的主力。

  25年之后的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极地考察的主要国家。“我们在南极大陆的头、背、尾部都建了站,尤其,今年1月份建成的昆仑站,处于南极冰雪高原的最高点。”王自磐介绍说,目前中国在极地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南极陨石搜集和研究、磷虾生物学研究等方面都走在了国际前列。

  今后5~10年软硬实力齐头并进

  作为一个见证国家极地事业发展25年的科学家,王自磐教授期待在今后的五年、十年里,中国的南极科考事业有更大的投入和更好的发展。“在全球性资源枯竭、气候异常、环境恶化的今天,世界各国已经把眼光从国内转向国外,从大陆转到海洋进而转到两极。北极的经济开发争夺战已经打响,不久的将来,很可能就是南极的争夺,这种形势下,各个国家都在调整战略。”

  王教授相信,今后的5~10年,我国将把极地科研目标对准环境和资源两大方向。“接下来的几年,在硬实力方面,我国将加快在建新的科考船的速度,由此,我国将彻底告别购买、改造国外科考船只的时代,同时,我国将不断开发研制能与国际水平相媲美的各种科研设备。在软实力方面,我国将进一步加强、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极地法律法规,更积极地参与到国际极地组织和各种相关活动中去,进一步大力推动国际合作。”王教授说。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