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正文

中国网民关注生态文明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2-7

哥本哈根撬动地球

12月7日—18日,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将成为世界的焦点,为期两周被誉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将在这里举行,世界各国对这次大会寄予着厚望,哥本哈根撬动着地球——

与哥本哈根大会遥相呼应,主题为“生态文明与节能减排”的第九届中国经济论坛将于哥本哈根大会闭幕一周后于12月25日-28日在中国北方冰城哈尔滨拉开序幕。此届论坛得到了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国家发展与改革委会、国家科技部、国家环保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等国家部委与相关团体的大力支持。是近年来针对生态保护与节能减排重要议题举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将对中国节能减排目标与进程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堪称“中国的哥本哈根大会”。此届论坛将以提高全民节能环保、生态文明意识,更好地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十七大报告精神以及《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精神,落实国务院通知批转的有关建立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的“三个方案”“三个办法”,进一步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节能减排工作格局,推动中国节能减排工作的发展与创新,配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等17部委《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的实施,更好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中国——节能减排在行动

节能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中国政府、中国城市与企业己为此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据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十一五”前3年,全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0.1%,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累计分别下降8.95%和6.61%。2009年一季度,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89%,降幅提高0.27个百分点。

在节能减排进行中,中国的企业也做出了突出贡献。据国家发改委官方网站公布,千家企业2008年节能技术改造总投资高达900亿元,实施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近3000个,可实现节能能力3000多万吨标准煤。以此为中国“两高”企业整体在节能减排行动中的平均标准估算,中国“两高”企业整体在节能减排中投入的资金、做出的贡献也是十分巨大的。

在城市与企业行动的同时,中国社会也在行动。据不完全调查汇集,在各大城市,环保购物袋的使用率在逐年上升,小排量家庭用车、电动车倍受欢迎,节能灯己成为各大公共场所与居民的常见照明灯,普及率节节攀升。LED产品正在政府引导与推广下逐步走进生活,绿色照明正成为一种时尚理念。太阳能、风能在居民生活中的应用亦方兴未艾。“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己被越来越多的人潜移默化成一种习惯。

节能减排,中国的城市功不可没,中国的市长功不可没,中国的企业功不可没。

庄重生态使命,百万网民掀起评优旋风

在节能减排社会行动中,中国网民是一个独特的群体,网络成了他们表达意愿的绿色通道。在目前正在进行中的第九届中国经济论坛组织的2009中国节能减排二十佳城市、二十佳市长、二十佳企业大型网络热选中,网络投票页面点击率疯狂上升,短短时间内就有近300万网民进行了参评,百万网民掀起了令人振奋的评优旋风。充分体现出中国网民对生态文明的关注,以及参与评选的热情。

据悉,此次“二十佳”评选活动是第九届中国经济论坛的重头戏,共有339个地级市、339个市长、124家节能减排大型企业参加评选。评选活动以全民参与的网络投票与手机短信投票的方式为主,评选过程公开透明,充分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目前,评选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在全国各城市引起了热烈反响,引起全民关注提高了全民的节能减排意识。

据悉,本届论坛将就“生态文明与节能减排”主题形成城市宣言与市长宣言,并以此作为形成城市节能减排长效机制的基本依据。最令人振奋的是,据透露,届时,国家重要领导人将出席中国经济论坛大会,解读哥本哈根大会进程,阐释中国目前节能减排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动员与部署各省市的节能减排工作。

2009年岁末,中国经济论坛为北方的严冬带来了绿色生机。百万人民的热情参与为推进生态文明增添了不竭的动力。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