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始“绿色长征”
本报驻法国记者 李钊
在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召开之际,法国财经双周刊《国际商业观察》刊出一组系列文章,详细介绍中国各大城市开始“绿色长征”的情况。
城市化步伐太急给环境造成压力
报道指出,中国城市化与汽车化同步而行,中国人民从“骑自行车的乡下人”变为“迷恋汽车的城里人”。巴黎城市规划学院和巴黎政治学院讲师杜莱先生认为,眼下中国人经历的,有点像法国人二战后经历的“30年光荣发展”。他说,“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人和我们的看法不一样:当西方人开始思考合理化与节省之际,中国人想的却是如何让体制更好地促进经济合理发展”。
从1984年中国允许人口流动开始,将公民固定在某一地点的制度走向终结。随后的30年,中国城市人口从1.9亿猛增到6.5亿。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城市人口到2025年将达到9.26亿,到2030年将达到10亿。未来中国每年将有700万到1000万农民进城,需要建造10亿平方米住房。
文章同时认为,中国城市化步伐走得太急,给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中国的现代化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30年来中国的能源消费翻了两番,其中70%是煤炭发电。2009年,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现有汽车3000万辆,到2020年,中国将有1.4亿辆车。
多种应对手段加强环保
面对这一前景,中国开始采取多种应对手段。最为惊人的是4万亿元刺激经济方案,其中37%涉及环境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也是投资重点之一,发展大都市,通过铁路将大城市联网,形成都市区域。
文章说,人们不应该忘记中国第11个五年规划的方向。这是中国在不断追求经济发展后,首次在五年规划中列入环保项目。第11个五年规划承诺,在2005年的基础上,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
中国一些大城市也各自采取环保措施,比如北京市在2008年奥运之前,实施一系列减排措施,包括提升新车排放标准,将首钢迁到200公里之外,禁止市中心燃煤等等。在2008北京奥运之年,一份经济分析委员会的报告称,北京超额完成了减排任务。
交通领域减排措施效果显著
在交通领域,中国人的环保举措更为积极。为了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中国大力推广绿色概念,开发新能源。1995年北京决定开发电动汽车,计划到2012年将电动汽车和混合能源汽车的产能提高到50万辆。不过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还远不够完善,比如蓄电池成本、续航能力、充电时间及安全性能等都需要改进。
诚然,中国在汽车新能源领域的革新走得还不够远。但是这并不妨碍电动汽车有朝一日也能像手机那样发展起来。
文章最后指出,显而易见,目前中国各大城市已经开始了面向未来的“绿色长征”,而未来促进城市环保的最佳王牌,是城市居民自己要求环保,就像上海世博会的口号所呼吁的那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山东东营经济开发区环保分局三项措施打好年终“攻坚战 全球环保新闻门户网站推出中文版 西部地区环保水平明显提高 环保部:西部省市科研经费4300万 环保机构增43% 环保,从娃娃抓起 "地球小姐"参选者呼吁环保 粤港澳加强环保平衡生态 严防"先污染后治理" 第二届世界环保与新能源产业中国发展大会开幕 绿色长征宣言 美国费城欲建大型环保“集雨系统” 安徽环保打造“生态安徽” 追求绿色发展 探索环保新路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