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正文

荒漠是怎样变成绿洲的

——中国科学家在海拔4200米高原治理风沙灾害纪实
Eedu.org.cn 作者:李大庆    资讯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9


治理前的狮泉河盆地

治理后的狮泉河盆地

  这里是4200米的高海拔地区。

  历史在这里呈现出一种轮回:

  47年前,这里曾是一片人迹罕至的红柳滩,穿行而过的河流滋润着这里的一草一木;

  20年前,这里曾是风沙逞威之地——沙砾质戈壁滩。每年,房前屋后总会堆积起一两米高的沙子,街道上沙子横行;

  如今,这里再次变成绿洲,林草丰美,风沙受阻,空气湿度上升,鸟儿重归“故里”。

  这里就是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的狮泉河镇。制造“荒漠变绿洲”这一神奇的中国科学家,以近20年的不懈努力,找到了降服风沙的“金钥匙”。

  向世界难题挑战

  狮泉河镇坐落在狮泉河盆地,海拔4270米,距拉萨市1655公里。1966年,阿里地区行政公署迁入此地,该镇从此诞生。由于这里燃料匮乏,人们只能砍伐盆地内生长的红柳作为薪柴。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原本茂密的红柳林几乎绝迹。为了获取薪柴,人们竟使用炸药把红柳树根从土层里炸出取走。这些行为,最终使狮泉河盆地在上世纪80年代变成荒芜的沙砾质戈壁滩。每到冬春,黄沙漫漫,遮天蔽日,积沙堆墙,狮泉河镇面临被风沙掩埋的严重局面。

  要生存就必须治沙。本来,治沙在世界各地都是一道难题,而在4200米以上的高原治沙更是难上加难,世界无此先例。狮泉河盆地年平均气温仅0.2℃,最冷时的月平均温度为-12.1℃,极端气温-41℃。这里降水稀少,年降水量只有60—70毫米,极度干旱,植物难以成活;这里风力大,平均每年8级大风天约有113天。

  1989年,原中科院兰州沙漠研究所所长、我国沙漠和沙漠化科学的奠基人朱震达研究员,果断决定组织科技人员开展对狮泉河风沙灾害治理的调查、规划和设计。至夏,由李保生研究员率领的第一个考察组前往狮泉河镇,对风沙灾害进行实地调查。次年春,董光荣研究员又率领8名科技人员对狮泉河盆地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调查,在风洞模拟技术的支持下,对风沙灾害的整治进行了第一期工程规划和设计。随后的10余年间,由邹学勇教授等人完成了第二期至第五期治沙工程规划和设计。有了可靠的治沙技术,西藏自治区政府和阿里行署便开始了持续和艰苦卓绝的治沙工程。

  技术创新

  1990年,还在兰州沙漠所攻读博士学位的邹学勇就参与了狮泉河的治沙工作。从那时开始,他便成了狮泉河治沙的常客。即使2000年调入北京师范大学后,他也从未间断。

  近20年,他在前辈治理狮泉河风沙的基础上,带领治沙组又对狮泉河风沙灾害进行了多次考察,认真分析,不断总结,大胆试验,逐步摸索出一条狮泉河治沙的独特技术。

  在狮泉河,防沙治沙离不开林、草、障、渠。

  林——红柳作为乡土树种几近绝迹,治沙组在观测和总结阿里行署引种的原产于班公湖北岸的班公柳树种生物学特性后,探索出针对该树种的建植方法、生根处理、整地、灌溉、修剪和平茬复壮等技术;

  草——选择既有较高饲用价值,又耐寒、耐旱、耐贫瘠的披碱草。提出了详细的用种量、播种时间和方法、播种前预处理、土地平整、肥料使用、灌溉和刈割制度等技术;

  障——离狮泉河镇最近的城市也有1500公里。高原环境和崎岖道路对物资运输极为不利,工程建设材料价格异常昂贵。治沙组在工程设计中坚持就地取材原则,充分利用当地取之不尽的砾石,在实地观测和风洞模拟技术的支持下,经反复计算、论证和试验,设计出横截面呈高1.2米、底宽1.65米的等腰三角形砾石沙障,每条沙障之间距离16.8米,与主害风向夹角呈81度;

  渠——狮泉河盆地稀少的降水无法保障人工植被存活。为此,治沙组专门设计了三级灌溉系统,其中一级干渠总长度约14公里,二级干渠总长度37.4公里,田间毛渠数百公里,经综合计算后制定了严格的轮灌制度。为了改善狮泉河镇居民生活环境,同时调节狮泉河径流,治沙组设计了面积达876亩的人工湖。

  林、草、障、渠单独哪一种技术措施都不足以遏制住风沙对狮泉河镇的侵袭,这是当地防沙治沙的经验总结。治沙组成员张春来认为,狮泉河治沙的创新在于:把这四种技术综合使用,建立了“砾石沙障+防护林带+人工草地+灌溉系统”“四位一体”的防沙治沙技术模式。砾石沙障一方面增大地表粗糙度,降低近地面风速,抑制就地起沙,减小气流的挟沙能力,促使风沙流中的沙尘在工程区内沉积,另一方面又有效保护了砾石沙障间的班公柳幼苗和人工草地幼苗免遭风沙流打击、沙埋,为植被重建创造良好环境;防护林成林后与砾石沙障相辅相成,构成戈壁风沙流运移路径上不可逾越的屏障;人工草地切断了风力对松散地表的直接作用,同时成为吸收消化外来风沙沉积和粉尘沉降的处理器,在生物作用下加快成土过程;而灌溉系统则为林草工程提供必须的水源保障。这种“四位一体”的技术体系充分利用狮泉河盆地沙害防治的有利条件和自然资源,遵循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风沙工程设计基本原则。

  对于已经实施的狮泉河镇风沙灾害治理前三期工程,由西藏自治区发改委组织的评审组专家认为,该工程“布局合理,配置恰当,能够形成长期稳定的防沙体系”,“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治沙组在狮泉河盆地防沙治沙技术基础上形成的多种技术原理,目前已在青藏高原多个地区推广应用。其中包括为青藏铁路拉萨站建设服务的“拉萨市柳吾新区及其周边地区治沙工程”“藏东南防沙治沙工程”等。

  持之以恒

  狮泉河盆地防沙治沙技术取得突破,是科研人员和阿里行署广大干部群众近20年持之以恒的结果。在北师大科技处处长高尚玉教授看来,在高海拔地区治沙,没有现成经验,需要科学家探索全新的科学方法和技术。一两次失败,甚至十多次失败都不足为奇。“邹学勇等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近20年的不懈努力。”

  持之以恒的代价是要长期忍受艰苦。在狮泉河,治沙组每天都要在工程区进行调查和勘测。他们每天中午在戈壁滩上席地而坐,啃食着随身携带的冷馒头、榨菜和水。能吃上一顿新鲜蔬菜,那是很享受的事。

  持之以恒也意味着要冒生命危险。从拉萨到狮泉河,全是石子路,以前走一次单程需要三四天,现在至少也需要两天。路上常常车辆爆胎。“最危险的一次,我们的车子带了两个备用轮胎,但上午十点钟就爆了三个。没有通讯条件,我们只有死等。多半天才碰到一辆路过的车把我拉到几十公里远的一个乡政府请求救援。直到晚上九点多钟,我和救援人员才带着两个轮胎赶回原地。就在这几十公里的路上,我们的车辆再次爆胎。我那次真是担心要出人命。”邹学勇至今对那次“事件”记忆犹新。在狮泉河,治沙组成员最怕感冒,因为感冒很容易转成肺气肿,就有死人的可能。

  狮泉河治沙的成功,目前在学术界少有人知。“为什么不请专家去鉴定?”“我们不敢请专家去,因为那里严重缺氧,身体欠佳的人会有生命危险。”

  吃苦耐劳,不怕牺牲,默默无闻,再加上持之以恒。所有这些构成了狮泉河科技治沙成功的基本要素。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