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生态保护完成投资27.9亿 工程建设持续推进
中国经济网西宁1月12讯(记者马玉宏)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经过5年实施,已累计完成中央投资27.9亿元,工程建设项目呈现出持续整体推进态势。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4000多米,是中国影响范围最大的生态功能区和重要的生态屏障,中国最重要的河流长江、黄河以及另一条国际河流澜沧江均发源于此,被誉为“中华水塔”。
上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增加、过度放牧等人为活动的加剧以及全球气候变暖,三江源地区生态状况急剧恶化。为了保护这一事关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自2003年开始青海实施大规模的退牧还草工程。2005年,国家规划投资75亿元,采取退牧还草、禁牧减畜、生态移民、荒漠化治理和人工增雨等一系列措施,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
据青海省三江源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李晓南介绍,涉及青海省果洛、玉树、黄南、海南4个藏族自治州的16个县,面积超过15万平方公里的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截至目前,这项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27.9亿元,项目执行进度为90%以上。该工程实施5年来,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三江源地区生态退化趋势明显缓解,水源涵养功能初步恢复,向长江、黄河以及澜沧江中下游输出的水资源保持优良水质。2006年以后的监测中,这一地区饮用水水质皆符合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