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活动信息 >> 公益之窗 >> 正文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环保专题公益讲座成功举办

Eedu.org.cn 作者:yanedu    资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2-25

  2010年1月30日 上午10点,由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曾贤刚主讲的围绕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之后我国环保产业的现状和机遇等大型公益专题讲座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行,来自社会各行业对环保产业感兴趣的人士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结束后,参加人员纷纷表示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讲座过程中,曾贤刚副院长首先对中国环保产业现状做了下整体的分析,分四个方面介绍了中国环保产业的现状,一是环保产业总量有限,仅占5%。二是环保产业的总体利用率太低,没有利用好可利用的资源。三是环保产业在技术上水平薄弱,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之后,低碳节能已成为环保的主旋律,环保产业在我国还属于新兴产业在技术上还落后于发达国家。四是市场竞争力太差,尤其是国企产业。在我国环保产业目前还没有大型的可以引领环保产业的大企业,大都是中小型企业,这就使市场竞争力大大降低。  

  曾贤刚副院长随后面对我国环保产业的现状提出了我们所面临的机遇,指出面临的问题多也就是机遇多。也是分四个方面逐一阐述,一是环保产业的市场潜力非常大,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后,我国必须承担起保护环境、节能减排作为大国的责任,我国可以聚集无数的人从事环保产业,面对资源有限,环保产业发展也会越来越好。二是国家对环保的政策、法律会陆续出台,国家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对环保企业越来越有利。三是国家对技术过硬、有潜力的项目给予资金扶持,对外国的先进技术实行引进—交换—吸收,在创新的基础上变成自己的技术,环保产业的发展空间很大。四是商业模式的建立,只要是有对环保的新的想法、好的创意就可以,企业会慢慢的做大。  

  曾贤刚副院长在讲座最后和现场参会人士一起探讨和交流关于环境方面的问题,大家踊跃发言,和曾副院长一起讨论自己在环境方面遇到的困惑,曾副院长细心的一一解答,现场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由于时间有限,大家与曾副院长的交流也告一段落,讲座结束后,现场参会人士纷纷表示这是一场非常有意义的讲座,在这次讲座里受益匪浅,希望以后这样的讲座经常举行。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国环境经济相关科学的普及与发展将在2010年陆续举办更多类型的大型公益专题讲座活动,根据我国的环保产业的发展情况,为广大致力于环保产业的各方人士提供个交流学习的平台。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