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退化生态系统整治技术成效显著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技术研究”课题,经过5年研究与试验示范,探索出了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技术与模式,使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退化生态系统得到初步恢复,课题进展良好成效显著。
该课题是针对黄土丘陵地区水资源短缺、植被退化严重和农牧民经济收入低等问题进行的技术研究。以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彭阳县和原州区为研究区,开展了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生态恢复、生态产业开发、协调水土保持和农村经济发展土地利用景观格局、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等模式与关键技术研究。
通过开展水资源优化配置、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保育、人工草地的建设及高效可持续利用技术、庭院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优化等研究,研发了雨水资源化高效利用技术,构建了3个生态农业模式(粮经饲畜综合高效型耦合模式、乔灌草多树种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配置模式、果菜(苗)畜型生态模式)、4个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模式(退耕坡地植被恢复模式、退化荒山植被恢复模式、退化耕地地力恢复模式、重度侵蚀沟道综合治理模式)和2个生态产业发展模式(庭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草畜生态产业发展模式)。
集成完善了抗旱造林、退化耕地地力恢复、庭院雨水高效蓄集、庭院设施养殖等技术体系;发展了草畜生态产业、经济林果产业、设施农业、农-牧-果-沼联户生态家园等模式;提出了以流域为单元的退耕坡地植被恢复、退化荒山植被恢复、退化耕地地力恢复、侵蚀沟综合治理等生态综合治理范式。
初步形成了以“示范区为核心、示范区周边为辐射重心、小流域为推广单元”的示范辐射推广布局;累计完成成果辐射6250公顷,推广示范4.4万公顷以上;申请专利3项,形成技术规程5项;建立了面积为2994.7hm2两个示范基地,植被覆盖率达到60.7%,土壤侵蚀模数下降到1840.3t/km2?a,土地生产力提高22.03%;各类技术与模式辐射面积6250 hm2,推广面积44000 hm2。
课题提出的多元化主体参与生态技术推广模式,在推广过程中,以技术需求为中心的内在动力机制,以激励为手段的外在动力机制,以政策为支撑的保障机制,有机地将政府主导型的自上而下的推广方式、多部门间相互联合的推广方式,以及生态建设主体(农民)自下而上的参与式推广方式系统融合,实现了传统的“自上而下”行政命令推广方式与现代生态建设主体(农民)“自下而上”参与式推广方式的对接,对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环保理念融入赛果高速公路建设全过程处处显绿护绿 “粤东南低山丘陵区植被快速恢复与生态农业技术集成和 中国过去8年投入逾100亿元加强草原建设 5年建成东部绿色屏障 中国最新植被恢复技术“高次团粒”正式通过鉴定 中澳合作力促黄土高原植被恢复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