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正文

垃圾分类进入“生态循环” 厨余垃圾变身肥料

Eedu.org.cn 作者:田恩祥    资讯来源:羊城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4-1

第五步:变成肥料

经过生化处理后产生的有机肥料和沼液应用于苗木培植和果蔬种植  

  记者实地探访垃圾分类试点区域

  分类桶大多配送到位保洁人员工作量大增

  羊城晚报记者 吴彤 钟传芳 郑旭森 吕楠芳 张薇 周松 何裕华 李春暐 郭尧

  通讯员 埔宣 云宣 周荣嘉

  羊城晚报记者 田恩祥 统筹

   4月1日,《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正式实施,16个街道、市、区党政机关和万科物业、保利物业管理的小区、城区农贸市场等被选作先行区域。这些区域的市民如不进行垃圾分类又屡教不改将受到处罚,物管公司如坚持不为小区配置分类垃圾桶也将受到严厉处罚。《暂行规定》的罚则受到市民广泛关注。这些先行区域的垃圾分类准备工作做得怎么样呢?31日下午,记者兵分多路,探访了部分街道社区,发现准备情况参差不齐,总体情况并不乐观,存在资金不足、宣传不到位等问题。

  番禺海伦堡:分类桶还没到居民手中

  记者在番禺桥南街海伦堡小区看到,公共地区放置了四色有盖垃圾桶,分别是不可回收、可回收、有毒垃圾、厨余垃圾四类;楼道梯间,只放置两类桶———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海伦堡物管客服主任聂璇介绍,楼梯间只放置两种垃圾桶,主要是垃圾分类有个推广过程,先让大家对垃圾分类有一定的认识。

  居民分好类,环卫工会否照样混装呢?物管人员承认,末端处理是个问题,目前在和街道协商,“很多事情都在完善,包括居民家里的分类桶”。原来,直至昨天,海伦堡小区家庭分类垃圾桶还没发到居民手中。

  按街道部署,小区公共活动区、每栋楼的大堂、每户家庭都要配置分类垃圾桶,海伦堡共1011户居民,共需2200个左右。物管工作人员说,每个按300元算,要花66万元。

  聂璇说:“物业服务合同里没有这一项,且后期宣传、监督执行的人力成本都无法估算。”物管公司投入压力过大,向街道求助,最终由街道财政配置了150个分类垃圾桶。

  记者了解到,其他试点小区的物管公司也遇到同样的问题,有街道工作人员说,基层今年的财政预算已在去年底确定,不少街道都是在最近才开始重新追加这部分预算,资金到位相对滞后,只能先指导物管公司做好前期宣传工作。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