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正文

中国探索生态保护新机制精心维护“世界最大生物圈”

Eedu.org.cn 作者:王悦 齐健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7-18

    记者王丽 王悦 齐健

    在全球喀斯特地貌植被几乎荡然无存的今天,翻看世界地图,沿北纬25度环视,人们发现除了海洋、城市和沙漠外,在贵州最南端的荔波喀斯特地貌上却是一片绿海茫茫的原始森林,森林覆盖率高达62%。

    这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与显著的生物多样性,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堪称“多样性地球的范本”。从划定自然保护区到入围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从设立风景名胜区到荣列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地处贵州最南部的荔波县,其具有普遍价值的喀斯特奇观与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已被逐步推向国际组织保护框架。

    “这里的人们始终遵循着自然之道,以敬畏之心守护着这片广袤森林,坚信这份藏在深闺的财富终有赢得世人认同的机会。”荔波县县长陈稠彪说。荔波县也是贵州乃至中国最为贫困落后的地区之一。为了找到一条人类自身谋求进步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发展路径,当地不断深化与国际间的互动与合作,探索“生态旅游”等国际组织框架下的生态保护新机制。

    2011年7月,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功申报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至此,中国已有29个自然保护区成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成员。与此同时,“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目前已有142个保护区成员,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区域“生物保护圈”。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秘书长王丁日前在出席2011生态文明贵阳会议时透露,江西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即将申报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和世界遗产同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范围内建立的两大保护系列。“人与生物圈计划”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针对全球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于1972年通过的一项政府间的科学计划,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迄今为止,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已囊括了114个国家和地区的580个保护区。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的国家,但众多的人口和经济发展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压力日益增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战略规划署署长汉斯·道维勒说,人类文明的历程表明,无论是原始文明的狩猎采集、农业文明的农耕劳作,还是工业文明的资源开发,都离不开生态环境这一本底。

    中国正在“世界最大生物圈”内不断探索生态保护新机制。

    “多年实践证明,保护区的封闭管理已不能解决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荔波茂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冉景呈说,必须把生态资源优势发挥到最大、把资源的循环利用提升到最高、把资源消耗降到最低、把发展效益和质量做到最好。荔波正在推进一项“生态旅游规划”编制,将当地的旅游线路、活动强度、游客人数等均纳入规划控制,促进生态旅游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王丁说,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已覆盖了几乎所有的省份,是一个非常好的监测和交流平台,利用这个平台收集生态和社会经济方面的数据,就可进行气象和水文观测,研究污染影响等。

    据了解,中国已建起生物圈保护区气候变化监测网络,以保护区为研究点,加强区域适应气候变化的案例研究。同时,利用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还将逐步开展如生物多样性、荒漠化、水循环和全球变化等问题的国际研究计划。

    目前中国已成立“全球变化东亚区域研究中心”,目的是促进合作,对现有的监测系统实行联网并实现资料和信息共享,并通过生物圈保护区的监测,了解东亚地区乃至全球的气候变化。中国还将致力于与世界其他生物圈保护区共同开展全球气候变化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提升中国气候变化国际科技合作层次和水平。(参与采写记者:李惊亚)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