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正文

全国加快坡耕地改造缓解水土流失问题

Eedu.org.cn 作者:冯志军    资讯来源:中新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8-3

  中新网兰州8月2日电 (记者 冯志军)中国水利部部长陈雷2日表示,坡耕地是中国耕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防洪安全,中国将力争通过5至10年努力,基本扭转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严重滞后的局面。

  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现场会2日在兰州召开,记者获得如上消息。陈雷在会上说,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建设灌排蓄引结合、田水林路配套的优质高效基本农田,统筹解决山丘区粮食生产和生态保护问题。

  陈雷说,中国人多地少,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重大战略问题。由于自然历史和人口等原因,坡耕地既是山丘区群众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用地,也是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长期以来,坡耕地生产方式粗放,广种薄收、陡坡开荒、破坏植被问题相当严重,造成土地沙化、退化。

  据统计,在中国现有的18.2亿亩耕地中,坡耕地有3.6亿亩,且全部是水土流失的土地,产生的土壤流失量占全国的28.3%,西南、西北等地区坡耕地土壤流失量占当地土壤流失总量的50%以上。

  “贵州毕节、重庆万州等地区160多万亩坡耕地已经石漠化,东北黑土地的耕作层也逐年变薄。”陈雷说,坡耕地的土层普遍较薄,耕作层下面没有养分、不能生长植被的成土母质,处于坡面上的耕作层一旦流失,生产、生态基础就会遭到破坏。

  “坡耕地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是制约流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瓶颈,而且淤积下游江河湖库,降低水利设施调蓄功能和天然河道泄流能力,影响水利设施效益的发挥,加剧了洪涝灾害。”他说,实施坡耕地综合治理,搞好坡改梯及其配套工程建设,不但能够有效阻缓坡面径流,减轻水土流失,而且能够提高降雨拦蓄能力,涵养水源,变害为利,一举多得。

  记者了解到,国家自去年5月决定在20个省区市的70个县启动实施首批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以来,目前已建成梯田71.8万亩,蓄水池等小型水利水保工程1.2万多座,截排水沟渠1400多公里,田间生产道路1700多公里。今年,又加大投入力度,工程实施范围扩大至22个省区的100个县。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