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难还是转化难?地沟油如何变废为宝?
地下交易——
90%的“精油”以每吨五六千元的高价,经“炼黑油”人之手,流向外地。其中部分被混进“三无”食用油中回流餐桌
然而,遗憾的是,这样一个能变废为宝的加工厂,却常常处于半停产状态。“原料废油收不上来啊!”张翔宇感慨,5000吨的产能并不大,但一年最多也就生产1000多吨。“现在地沟油的定价权在‘炼黑油’的人手中。”
中京征和环保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雍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柴油的市场价在7000元/吨左右,目前从收废油的个体手中买“精油”要5000元/吨以上,加上中间炼化的成本约1400元,每吨仅有不到1000元的毛利。而“炼黑油”的人把“精油”炼制成可添加的食用油,每吨成本只要700多元,混合进食用油中却可以卖15000元/吨的高价。“‘炼黑油’的人可赢利的空间大,他们就在收油市场上一再提价。”李雍说,如果政府打击力度不够,很多像老张一样的淘油人就会把地沟油卖给“炼黑油”的。
目前,经北京市政市容委备案的餐厨垃圾收运企业有8家,其中只有中京实华在内的3家公司具备餐厨废油的收集、运输和加工处理的综合能力。马建骥坦陈,现有政策法规缺乏强制性和约束性,餐厨废油的收运和处理专业化、产业化程度低。记者了解到,8家备案企业没有统一的收集运输车辆,收运之后是否资源化处理无人监管,餐馆是否将餐厨废油交给有回收资质的企业,监管部门也不清楚,更缺少相应的处罚。对此, 马建骥表示,餐厨废油管理涉及工商、卫生、质监、环保、公安、城管等部门监管职责,目前北京市正在抓紧研究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有关专家曾测算,北京每年餐饮用油在60万吨左右,按废油率15%计算,每年产生餐厨废油9万吨,能有效收集的约6万—7万吨。记者了解到,北京具有生物柴油炼化能力的企业有两家,全年生产量不足万吨,其余近6万吨废油在监管职责不明的情况下,去向不明。
有着20多年淘油经历的老周告诉记者,大多数地沟油经过“炼黑油”的人之手,流出北京,在北京周边省市以小作坊的方式炼制加工后,混合进没有生产厂家、没有产品名称、没有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的“三无”食用油回流餐桌,形成完整的利益链条,初来乍到者很难进入。但像他这样入行多年的人,深知地沟油的“前世今生”,“我们吃的油都是从老家带来的菜籽油。”
“再不想干别的,干这行很自由。”老张告诉记者,10年前,餐馆要花钱请他们淘地沟油,还常请他们吃饭;现在是他们花钱向餐馆购买“淘地沟油权”,而且价格从每年每个餐馆一两千元升至现在的上万元,甚至十几万元不等,10余年间,他经历了地沟油价格不断上涨的过程,可见其中利益之大。“当然也有竞争加剧的缘故。”老张说,以前干这行的都是江苏人,现在来了不少“外人”,地沟油以更高的价格被他们抢走。“为此打架是常事。”老张抱怨,有时为了把油源抢回来,不得不给有关人员好处,从他们那里再买回来。“反正不愁卖,关键是不能丢了市场。”老张语气坚定。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