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厄尔尼诺变化有望预测
8月14日,《自然》子刊《自然·地球科学》在线发表了中国科技大学极地环境研究室孙立广课题组的研究论文《热带太平洋水文记录揭示的过去两千年南方涛动指数变化》。
该论文利用热带太平洋地区古降雨记录,对过去千年太平洋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的变化进行了重建,并对世纪尺度ENSO的变化机制及其对北半球中高纬度气候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过去2000年热带太平洋ENSO活动强度受太阳活动控制,并与北半球气候变化关系密切。这一结果为理解世纪尺度气候变化机制提供了参考,并将有助于进行中长期气候预测。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大范围异常偏暖,同时大气环流发生异常的现象。这种异常现象的发生,不仅会使热带天气气候发生异常,还可以通过大气环流等的作用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异常,出现较大范围的干旱、洪水、低温冷害等灾害性天气。
该论文通过对热带太平洋地区的古水文记录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太平洋ENSO及沃克环流的变化可能是过去千年热带太平洋水文空间模式变化的主要因素。
研究人员对过去两千年南方涛动指数的年代际-世纪尺度变化进行重建的结果认为,小冰期期间(公元1400~1850年)厄尔尼诺偏弱,沃克环流偏强。这一重建结果得到了大气环流模型模拟结果的支持,但与“海洋自动调温器”模型的模拟结果不吻合,说明热带太平洋海洋与大气过程在世纪尺度变化上有可能不是同步发生的。另外,重建的南方涛动过去千年变化与太阳活动之间存在明显关联,说明热带太平洋年代际-世纪尺度气候变化可能主要受太阳活动的驱动。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热带太平洋ENSO和沃克环流的过去千年的变化与北半球温度以及气候系统(如北大西洋涛动、东亚季风等)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关联模式与器测资料时代类似,这一发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北半球中高纬度年代际-世纪尺度气候变化特征和机制,以及预测未来气候的中长期变化。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强厄尔尼诺可能威胁美国东部海岸 强厄尔尼诺可能引发美东海岸更多破坏性风暴潮 受"厄尔尼诺"影响 干旱肆虐拉美和亚洲多国 厄尔尼诺现象再作祟 未来几年恶劣天气将频现 "厄尔尼诺"今年料肆虐澳洲 或将面临另一轮干旱 专家警告:今夏厄尔尼诺可能又要来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称:明春不会产生厄尔尼诺 2007,中国史上最热? 我国今冬将遭遇厄尔尼诺 明年夏季洪涝干旱多发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