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天气发生频率将持续上升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徐影表示,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报告显示,20世纪后半叶可能是过去1300年中最暖的50年,同时,观测数据表明,极端气候事件正趋多趋强,如大部分陆地区域强降水发生频率上升,热带和副热带地区,特别是非洲地区的干旱更加频繁、持久,影响范围不断扩大,热昼、热夜、热浪更为频繁。
具体到中国,她说,我国近百年的平均气温升高了约1.1℃,略高于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35℃以上的高温日数在2010年达到最多。此外,区域性干旱也在加剧,特别是华北地区最近20年中有8年发生干旱。近30年来,我国的沿海海平面也上升了约0.09米。这些极端天气主要是由温度升高引起的。
徐影认为,应对气候变化等于适应气候变化和减少气候变化的影响两方面的结合。公众应该增强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企业则应该增强责任感,自觉使用绿色能源。此外,需加强预报和监测工作,尤其是在短期临近的天气预报上下功夫,把灾情天气及时报出来,同时,市政部门和气象部门要形成联动,把防灾减灾做到最好。
谈到短时临近的天气预报,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贵名表示,极端天气事件预报是个难点,其中关键问题是监测。目前我国最密的观测站间隔10公里,但天气变化却常常是“半里不同天”。“我们争取做到每个乡镇都有气象监测站,并在此基础上发展预报服务,将信息送达到老百姓手里”。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