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正文

史上最严排放标准将实施 火电企业年增千亿费用

Eedu.org.cn 作者:钟啸    资讯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2-2

  火电跌入“灰霾天”陷阱有利于加速技术改造

  “为什么要提升脱硝标准?很简单,你看到这个灰霾天,就和氮氧化物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一位环保学者指着广州“朦胧”的上空,“PM2.5是引起灰霾天气最主要诱因,这种物质的产生经过了复杂的化学反应,不过氮氧化物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来源。”

  环保部2010年发布的《火电厂氮氧化物防治技术政策(征求意见稿)》中就明确指出,氮氧化物是生成臭氧的重要前体物之一,也是形成区域细粒子污染和灰霾的重要原因。不仅如此,氮氧化物作为一次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有较大的危害。

  研究结果还显示,氮氧化物排放量的增加使得我国酸雨污染由硫酸型向硫酸和硝酸复合型转变,硝酸根离子在酸雨中所占的比例从上世纪80年代的1/10逐步上升到近年来的1/3。

  而在治理氮氧化物方面,火电企业可谓“责无旁贷”。根据招商银行研究报告显示,电力行业氮氧化物排放量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9%,而业内统计目前全国装备脱硝设施的电厂却不足两成。从这个角度出发,《新标准》对脱销要求的提升可谓“有的放矢”,根据测算,按照《新标准》标准,到2015年,电力行业氮氧化物排放可减少580万吨,较2009年全国氮氧化物排放总量1693万吨,大幅下降34%。

  面对火电企业此前抱怨的种种问题,环保部门却表示新标推行是“大势所趋”。环境保护部新闻发言人陶德田在颁布《新标准》时就明确指出,为更好地适应“十二五”环境保护工作的新要求,对现有火电厂,设置了两年半的达标排放过渡期,给企业一定时间进行机组改造。

  “而且这套标准的出台是经过严格论证的,并不是要一下子把所有发电企业全部挤死,而是帮助他们进行技术改造,‘垫脚摘苹果’。”一位接近政策制定层的人士向记者表示,“环保标准是随着社会经济生活需求推进的,没有一成不变的道理。”

  日前,这颗“苹果”也已经祭出。2011年11月30日,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国家采取综合措施调控煤炭和电力价格》,明确指出自2011年12月1日起,对安装并正常运行脱硝装置的燃煤电厂试行脱硝电价政策,每千瓦时加价0.8分钱,以弥补脱硝成本增支。

  根据安信证券测算,一台60万千瓦机组,安装后端脱硝装备,给予0.008元/千瓦时脱硝电价补贴,脱硝设施回收期约7—8年,毛利率约12.5%。“火电厂是存在一定的盈利空间的。”

  新需求带动装备产业脱硝市场或得强力助推

  电力企业的“辛苦转型”却在不知不觉间推动了一个产业的“华丽转身”,诚如环境保护部新闻发言人陶德田说,据测算,实施《新标准》在大幅削减污染物排放的同时,还将带动相关的环保技术和产业市场的发展,形成脱硝、脱硫和除尘等环保治理和设备制造行业约2600亿元。

  面对如此机遇,已有不少企业开始了“掘金之路”。上月28日,湖南华电石门发电有限公司与湖南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签下2×300MW机组烟气脱硝特许经营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号称“全国脱硝特许经营第一单”。

  上市公司“永清环保”当日就发布公告,来自五大电力集团的优质客户资源将帮助公司大范围地拓展市场,抢占脱硝业务的先机,同时积累脱硝运营的经验,使长期稳定的盈利模式进一步强化。该公司援引环保部数据称,“十二五”期间,火电厂烟气脱硝总投资需求在500亿元左右,运行成本每年达200亿~300亿元。瞬时就激发了整个市场对脱硝市场的关注。

  “毕竟从操作方式上来看,‘特许经营’的模式不难操作,也很受企业的欢迎,只要市场一开,大量铺开是可以期待的。”一位环保企业负责人表示,“此前的脱硫工程中就采用了‘特许经营’的模式,即发电厂将脱硫收益(比如电价补贴)每年按一定比例让渡给脱硫公司,脱硫公司则”包干“脱硫设施的建设、运营、维护等业务,在一定期满后交予电企。”

  从永清环保所获得的这份合同中不难看出,与以上操作模式“如出一辙”,公告中称,该项目将由永清环保负责投资、设计、建设、运营、维护、管理脱硝设施,并拥有其所有权。此外,公司有权获得以上网电量为计量基础的脱硝电价的收益,并有权申请脱硝电价外的补贴收益。

  据介绍,目前我国国内火电机组投产脱硝项目不到15%,约6.1亿千瓦装机容量尚未安装脱硝设备,《新标准》的迫近毫无疑问正在为脱硝行业带来无限的商业机遇。

上一页  [1] [2]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