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正文

北极科考担负“5个首次”

Eedu.org.cn 作者:璩静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7-14

    新华网“雪龙”号7月13日电(记者璩静)历时近3个月,总航程逾3万公里,“雪龙”号将经历中国北极科考史上时间最久、航程最长、考察内容最丰富的航次。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首席科学家马德毅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本次考察将实现北极科考史上“5个首次”。

    现任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所长的马德毅说,与前4次北极科考相比,本次科考人数并非最多,却是中国北极科考史上航程最长的一次,总航程约3.3万公里。此外,本次科考还将实现5个首次:首次执行国家极地专项的北极航次;首次穿越俄罗斯北方海航道;“雪龙”号首次应邀正式访问境外国家;首次在北冰洋-大西洋扇区开展准同步科学考察和多学科综合考察;首次开展地球物理学综合考察。

    马德毅说:“北冰洋是开放性水域,其生态系统功能一旦发生改变,生物会通过主动迁徙和被动迁徙到达大西洋、太平洋等,北半球乃至全球生态系统都会进行相应调整。这是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积极观察,获取大量数据,才能准确对未来趋势和变化作出预测。”

    马德毅介绍,本次科考将主要考察海洋环境变化和海-冰-气系统变化过程的关键要素;研究考察极区海洋环境快速变化的地质记录及其对中国气候的影响;实现对极区地球物理场关键要素的调查与构造特征分析。

    “这部分是本次北极科考新增项目”,他说,“科考队将获取调查区的水深、重力、磁力和地层剖面的基础数据,查明调查区的地形地貌、地球物理场和构造特征”。

    另外,考察任务还包括了解在海冰快速融化情况下,西北冰洋碳通量和营养要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情况;通过获取水体、大气和沉积环境的数据资料,了解北极地区污染物质在各介质中分布情况;考察北极海域生态系统功能现状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据悉,科考队目前正在白令海海域进行海洋调查作业,各项预定考察项目进展顺利。

    马德毅说,北极地区是全球气候变化响应和反馈最敏感的地区之一,过去30多年的连续观测证明,这一地区气候正在快速变化,海冰覆盖面积不断减少,海洋生态系统发生了结构性变化。

    已有研究表明,北极气候环境变化对中国气候有着直接影响。他说,近几年,中国出现了冬季雨雪异常以及春季和夏初干旱,确实与北极气候变化相关。近几年北极冷空气异常,导致中国冬季雪线南移,给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带来不小的影响。

    “加强北极环境综合考察,掌握极地环境状况,可以揭示极地在全球气候环境变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提高防范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同时可以拓展我们民族的科学认知空间,提升我国在北极事务中的话语权。”马德毅说。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