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徐旭东建议 设置内陆水体遥感卫星
“当前水色遥感传感器主要面向的是海洋环境,却没有一个专门面向内陆水体水色遥感的。”针对全球内陆水体共同面临的富营养化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水生所副所长徐旭东提出,建造和发射内陆水体水色遥感卫星。
“卫星遥感技术具有监测范围广、频次高、成本较低的优势。”徐旭东解释说,这为实时大范围水体动态监测提供了有力工具。
据悉,当前主要面对海洋环境的水色传感器虽然在光谱分辨率、时间分辨率以及信噪比方面具有优势,但空间分辨率普遍不高,限制了在内陆水体水色遥感中的应用。
徐旭东分析说,内陆水体水色/水质遥感目前主要使用陆地卫星多光谱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但时间分辨率较低,难以及时捕捉内陆水体的污染事件,对整个污染发展过程不能形成有效监测。“更大的问题在于,现有陆地卫星传感器缺乏监测蓝藻和沉水植被所需要的探测谱段,难以通过波谱数据推算出藻类组成、沉水植被等信息。”
徐旭东建议,建造和发射内陆水体水色遥感卫星。据悉,这样的卫星应具有宽广的遥感波段、特殊需求的遥感探测谱段、快速的重访周期、较为精细的空间分辨率、较宽的景幅等指标。(记者 邢飞龙 姚伊乐)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我国发射遥感卫星 长征火箭第198次飞行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卫星二十二号 中国在太原发射遥感卫星十八号用于防灾减灾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卫星十七号 中国成功发射“遥感卫星十三号” 我国将发射"遥感卫星八号" 搭载首颗公益小卫星 中国成功发射“遥感卫星七号” 我国拟在南极建遥感卫星接收站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中国成功发射“遥感卫星五号”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遥感卫星四号"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