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20集大型电视文化专题片《水与中华》在西藏开机

    [内容预览]

    | 2007-6-18 22:05:59
    敬一丹主持《水与中华》开机仪式  “你来自世界之巅,行呤着千年沧桑,讲述着一个民族崛起的故事”——20集大型电视纪录片《水与中华》6月16日在西藏5100米雪域高原正式开机了。  该片由中央电视台《绿色空间》栏目与西藏冰川矿泉水有限公司合作拍摄,由当代文化巨匠余秋雨先生担任本片文化顾问,著名水利文化研究学者靳怀堾先生担任总撰稿人,全片创作周期将耗时一年,预计于2008年3月22号世界水日播出。  

    [阅读全文]

  • 文化部高官提出:要建一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内容预览]

    | 2007-6-18 21:58:36
    中新网苏州6月18日电 (徐燕) 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今天在此间圆满落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中国艺术研究院、各地文化部门的官员和国内著名高校、研究机构的一百多名专家学者,就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三个重大课题发表了建设性意见。中国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作了“承续民族血脉,守护精神家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任重道远”的主题演讲。  周和平说,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给我们留

    [阅读全文]

  • 新重庆森林:变城市灰瘤为城市绿肺

    [内容预览]

    | 2007-6-18 21:50:35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重庆是灰色的,一年四季都有挥之不去的烟雨迷雾。   重庆直辖不仅承担了老工业基地改造、国企脱困的任务,更要进行生态保护,建设宜居城市。未来10年,重庆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既要加快发展经济,成为西部的增长极,又要保护环境,涵养生态。   重钢集团(以下简称重钢)的环保搬迁带走了50%的城市污染。大渡口区要做的,正是成为重庆市的“氧吧”,成为重庆主城区真正的“森林之区”。未来的重庆应该

    [阅读全文]

  • 到2010年环保产业将基本确立为辽宁省新支柱产业

    [内容预览]

    | 2007-6-18 19:15:32
    辽宁日报2007年6月18日报道:“十一五”期间,辽宁省环保总投入将达1200多亿元,2010年产业收入超千亿元。  记者从省环保局获悉,辽宁省“十一五”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现已制定完成,到2010年,环保产业将基本确立为辽宁省新的支柱产业,辽宁省也将成为以高新技术为先导,以先进适用技术为支撑的布局合理化、企业规模化、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环保产业基地。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我国环境保护投资总

    [阅读全文]

  • 中商石油委:中国粮食不能承受“能源化”之重

    [内容预览]

    | 2007-6-18 19:09:52
    人民网2007年6月18日消息  据中华工商时报报道,近来,国内物价的急剧上涨,严重影响了大众的正常生活。中商石油委通过广泛地进行社会调查,认为物价急涨的主要原因是推广燃料乙醇产业发展而导致市场粮食短缺形成的。  据中商石油委披露,为寻找替代能源,消化部分陈化粮,中央财政投入国债资金4.8亿元,用于河南、安徽、吉林三省燃料乙醇企业建设,并对试点企业免征燃料乙醇5%的消费税。而自2002年

    [阅读全文]

  • 绿色之路 景观之路 生态之路

    [内容预览]

    | 2007-6-18 9:31:51
    核心提示    绿色通道是建设秀美山川的重大举措,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国土绿化工程。绿色通道以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为骨架,以城镇、村庄绿化为依托,以公路、铁路、河渠、堤坝等沿线绿化为脉络,对于保护基础设施,改善生态环境,推进城乡和谐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通道建设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应动员全社会和全民参与这项工作,鼓励国家、部门、集

    [阅读全文]

  • 中国节能第一村奥运村 全年节电费450多万元

    [内容预览]

    | 2007-6-18 9:22:12
    奥运会运动员村近日即将安装大型太阳能集热板。据北京城建集团施工人员介绍,这些集热板将分别安装在奥运村A、B、C、D区的18个楼顶上,满足奥运会时运动员洗热水澡,整套系统使用寿命为20年。这也是我国第一个规模最大集中采用节能环保为清洁能源——太阳能转换热能的民用生活小区。据悉,整套设备年节约电费高达4578000元,按设计使用20年计算,这套太阳能系统就能节约电能18324万度电,节省电费9156万

    [阅读全文]

  • 太湖水域蓝藻再暴发尚未影响供水

    [内容预览]

    | 2007-6-18 9:04:26
    从15日太湖水情卫星监测图中发现,太湖水域中西部及北部出现了大范围、明显的异常高绿度值信息,经多方会商,判定是大范围蓝藻信息所致。   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15日公布了最新一期的水情监测报告(2007年第5期):卫星监测太湖、巢湖再现蓝藻信息。报告称,从15日太湖水情卫星监测图中发现,太湖水域中西部及北部出现了大范围、明显的异常高绿度值信息,经多方会商,判定是大范围蓝藻信

    [阅读全文]

  • "荒漠化"危害严重 沪不能排除"沙尘暴"威胁

    [内容预览]

    | 2007-6-18 9:02:26
    ■我国每分钟有4.5亩耕地沦为荒漠  ■科学家认为,除积极防治外,也要懂得利用         新闻晨报讯 (记者葛志浩) 在我国,“荒漠化”正逐渐成为一个巨大的威胁,平均每分钟就有4.5亩耕地沦为荒漠,甚至连地处长江口、三面环水的申城,也不能完全排除这一威胁。不过,面对“荒漠化”,人们也不必过于恐慌,若能有效利用,沙漠也能造福人类。这是记者从昨日在沪举行的中国治理荒漠化高峰论坛上获得的

    [阅读全文]

  • 未来的武汉什么样 武汉15年城市总体规划解读

    [内容预览]

    | 2007-6-18 8:54:09
    ■城市定位: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   总规将城市性质定位为:武汉是湖北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交通通信枢纽。   ■城市建设目标:将武汉建设成为宜居城市、创业城市、生态城市和文化城市   ■城市规模:1180万人口   预测到2020年, 市域常住人口为118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990万人,主城区人口为502万人。   ■居住:人均35平方米

    [阅读全文]

  • 西藏计划2015年前超5成农牧民用沼气以保护环境

    [内容预览]

    | 2007-6-18 0:01:02
        新华网拉萨6月17日电(记者刘元旭 胡星)从“十一五”规划开始,西藏计划用10年时间完成25万户沼气池建设任务,使125万农牧民用上清洁沼气,占全区农牧民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西藏自治区拥有人口280多万人,其中农牧民大约占80%。长期以来,西藏农牧民一直用木柴和干牛粪来生火,对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和破坏。

    [阅读全文]

  • 我国科学家将首次对库姆塔格沙漠进行综合科考

    [内容预览]

    | 2007-6-17 23:59:44
    新华社北京6月17日电(记者董峻)由科技部支持、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牵头负责的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库姆塔格沙漠综合科学考察项目17日启动。根据项目计划,我国科学家将于9月份首次对库姆塔格沙漠进行综合性科学考察。  库姆塔格沙漠是我国八大沙漠之一,地处西北内陆极端干旱区的塔里木盆地罗布泊洼地南缘,南以阿尔金山为界,北抵阿奇克堑谷地,向东延伸至甘肃西端,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为全系流动沙丘,以我国沙

    [阅读全文]

  • 崇明国家地质公园9月开园

    [内容预览]

    | 2007-6-17 23:43:57
    本报讯 (记者黄勇娣)观鸟、听潮、探寻湿地奥秘……上海将出现首个大型地质公园。记者近日从崇明旅游部门获悉,今年9月,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将正式揭牌开园,有关旅游规划已基本完成。目前,作为公园核心区的西沙湿地公园一期和世界河口沙洲文化展示馆一期建设已初步完成,并可免费参观。  据了解,崇明岛的地质遗迹有17种之多,大部分在国内地质公园中是独一无二的。比如崇明西部的大河分流、东滩的湿地大草原、日跃东海、

    [阅读全文]

  • 环保总局监察部挂牌督办五开发区

    [内容预览]

    | 2007-6-17 23:36:08
    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近日向媒体透露,5月下旬,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对安徽、河南、广西、四川、陕西5个省、自治区,共16个市工业园区和重点污染企业进行了环保专项行动督查,针对开发区、工业园区中存在的环评、“三同时”执行率低、企业违法排污以及环境监管不力等问题,环保总局与监察部决定联合对5个开发区9家企业挂牌督办。  这位负责人介绍说,环保总局与监察部决定对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安经

    [阅读全文]

  • “食蚊英雄”被疑为“灭鱼杀手”

    [内容预览]

    | 2007-6-17 23:34:24
    本报讯 请来帮忙吃蚊子的食蚊鱼,竟是申城河道的“生态杀手”?记者昨日了解到,有环保志愿者指出,作为外来物种的食蚊鱼具备攻击性,甚至通过试验证明该鱼有杀伤力。对此,市爱卫办表示,目前尚未在沪观察到类似现象。上海水产大学鱼类研究室主任唐文乔则表示,虽然食蚊鱼是外来入侵物种,但由于其个体太小,对本市生态系统影响不大。  在市民自己做的试验中曾咬死金鱼  “柳条鱼就是食蚊鱼,食蚊鱼是全球最危险的100种外

    [阅读全文]

  • 广东饮用水源保护条例下月施行

    [内容预览]

    | 2007-6-15 12:33:50
    《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广东省人大通过,将于下月实施。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所有禁止设置的威胁饮水安全的项目和设施,将限期停业、关闭或拆除。   《条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饮用水源水质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规划项目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须符合饮用水源水质保护的要求。同时还明确了政府保护饮用水源的责任,对政府保护饮用水源水质工作做了详细规定,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

    [阅读全文]

  • 推进清洁发展机制促进温室气体减排

    [内容预览]

    | 2007-6-15 12:24:39
    吕学都 科学技术部全球环境办公室副主任,清华大学工学博士。从1991年开始从事气候变化的科研项目管理、气候变化政策制定及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工作。从1996年开始,成为中国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谈判的中国代表团的主要成员,在制定国内和国际气候变化政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2001年开始兼任《京都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委员,曾任该委员会副主席,现还任该执行理事会下属的

    [阅读全文]

  •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发布

    [内容预览]

    | 2007-6-15 8:39:10
    本报北京6月14日电 我国将从基础科学、技术开发和战略政策等方面开展研究,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今天上午,科技部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以下简称《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万钢部长和刘燕华副部长介绍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工作的情况,并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据介绍,《专项行动》重点在四方面开展研究。一是气候变化的科学问题,二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技

    [阅读全文]

  • 沙化威胁 川西北高原湖泊或消失 我省将综治

    [内容预览]

    | 2007-6-15 8:24:10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消息川西北沙化形势严峻。继1996年全国第三次沙漠化普查后,今年4-5月,四川省林业厅和省川西北沙化科学考察队,再次对全省沙化情况进行大规模科学考察。昨(14)日,考察队公布的《川西北地区沙化科学考察报告》再次敲响环保警钟———  从4月中旬开始,来自四川省林业、环保、气象等多个领域的20多名专家,兵分两路开赴川西北沙化重点区域———甘孜州石渠、色达、理塘以及阿坝州若尔盖等地,开

    [阅读全文]

  • 解决资源生态问题 山西矿山地质灾害治理拉开大幕

    [内容预览]

    | 2007-6-15 8:18:58
        山西是我国的矿业大省,丰富的矿山资源给山西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但矿山资源开采带来的“祸患”也一直困扰着山西。上世纪90年代,山西开始尝试“医治”因矿山开采带来的资源和生态问题,但因法律政策、资金瓶颈、职责权限等问题,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一直进展缓慢。    2007年,山西省政府将采矿主体灭失地201个村庄的地质灾害治理列入了政府要办

    [阅读全文]

4426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